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陛下是炮灰女配金大腿 » 第一百三十八 怪怪的

第一百三十八 怪怪的

    姜晟在说出那番话时已经明白了谢玉的用意。

    这是在逼姜宏出手。

    若是那时候姜宏发生了什么事儿,谁也说不出什么。

    “若我是你,就什么都不做,若飞戎当真有意想要做什么,就需要你和老四同心协力。”姜堰如是对姜宏说。

    姜宏知道了姜堰给他争取了机会,但也知道同行的还有姜晟。

    姜宏强压下心头的怒意,道:“我不动手,姜晟未必。”

    姜堰沉吟:“不错,总不能盼着别人心慈手软。”

    姜宏一喜,在姜堰的眼里,姜晟同样也不是好东西。

    姜堰继续道:“按照惯例,你可带二百精兵,而既然父王应允,定然不会让你松了口子,此行便把你的亲兵都带上吧。”

    姜宏瞪大眼睛,他这些年身边的亲兵可是为数不少。

    “此话当真?”姜宏欣喜不已。

    姜堰瞥他:“此行最要警惕的是飞戎,飞戎敢劫你的商队,就敢劫你。”

    “是是,弟弟明白了。”姜宏连声的应。

    姜堰看着高兴的姜宏,扯唇:“万务小心。”

    “杨将军深悉排兵布阵,此行不过二百人,绰绰有余,崔尘乃崔家子弟,一身马上功夫也不逊色十六骑,还有钱沐护卫,必然不会有事。”

    姜晟温声道。

    谢玉觉得姜晟是在安慰自己。

    其实也不怪她,先前她是看到姜堰在使手段,索性就想让姜晟努力拼一拼,可后来越想越担心,本来男主儿安安稳稳的待在并州城就成,她非要让男主往边塞战火连天去跑,万一出了什么事儿,不就玉石俱焚了?

    现在看人家早有准备。

    哎,不对,不会是就算她不提,姜晟也会找汉王要求往边塞一行吧?

    算了,这都不重要。

    “吕二闲着,此行就让他走一趟,权当长长见识。”谢玉道。

    姜晟眼中瞬间绚亮,点头:“好啊!”

    谢玉被姜晟那双晶亮的眼睛看的心头一突,躲避的闪过目光,只是转移前还是下意识的瞄过姜晟头顶。

    只要头顶上还是金灿灿,她就可以先放心。

    谢玉只匆匆一瞥,姜晟却如福至心灵。

    “我有一物送与谢兄。”姜晟拿出一个盒子。

    这几日好像送她的东西有点儿多啊!

    但盒子里的物什却也真的入眼。

    一枚白色的兰花簪子,没有多余的佩饰雕琢,简单明朗的痛快。

    “如何?”姜晟盯着谢玉。

    “极好。”谢玉盯着兰花簪子,这枚大小长度正可以梳在她的发髻上,又和姜晟给她雕刻的印鉴相辅相成。

    “多谢。”谢玉由衷道。

    “谢倒不必,我走时,不知谢兄可否戴上它送我一程?”姜晟道。

    谢玉有些发愣,姜晟的要求怪怪的。

    可看着这枚簪子,再看看姜晟头顶上的金框……这好像也不是什么太过为难的事情。

    “好!”谢玉道。

    姜晟眉眼扬起,雪白的牙齿因为太过欢喜露出来,却更看着这少年如风雪初融万物初生的惊艳。

    谢玉微微失神,手中的兰花簪子握的更紧。

    簪子另一头的尖刺刺疼了手心,谢玉幡然清醒。

    眼前姜晟正在泡茶,看茶杯两个,正就是她和他一人一杯。

    仿佛又回到那次往玉明寺的车上,他对她的偏让……

    回程时她说的那些如何帮三公子博取美人儿欢心的手段,不止三公子会用,他也会用吧。

    就像是现在。

    她是兄长,在他艰辛之时拔箭相助,现在他发达了,给些回报也寻常。

    她手里有兰花簪子,那姜晟心仪之女手中的还不知道是什么珍宝。

    不然他怎么会突然给她这个。

    总不会是特意给她寻来的。

    说不定就是在给心仪之人挑选的时候一错眼看到这个还不错,哦,给谢兄正合适。

    她不是计较的人,这样也对。

    见色忘友的人多了!

    男人又都是渣!

    可就是不舒服呢啊!

    谢玉转手把簪子给了旁边的小玖。

    姜晟正好抬头看到,目光所落谢玉的脸色似有不虞。

    “谢兄,可是有什么事?”姜晟问。

    谢玉扬唇:“只是觉得二弟临走送我这般贵重之物,我却没有可送二弟的,深感愧然。”

    “谢兄借贴身护卫与我,已是情重。”姜晟正色。

    谢玉看着姜晟的神色,暗暗叹气。

    人长得好看就是有理。

    刚才她还不高兴,现在轻飘飘。

    姜宏姜晟还没有出并州城,并州边塞阳门关外已经有大批的哨兵派出去,五人一伍,十人一队,直突边塞百里之外。

    有精明的商人感觉到边塞风雨欲来,或停止从商,或加紧运送。

    不管是为保护家财不失,还是为了在最后的时候再发一笔钱财,边塞之地百姓们脸上的笑容都渐渐的少了。

    并州城内还是热闹一如从前,战事没有波及过来,城外的流民在刺史府还有下辖乡镇县域的管理之下井井有条。

    现在天不冷,不用修屋取暖,只要给流民们一口饭,水渠沟道挖井都在修葺的热热闹闹。

    只有为官者眼底流露出沉重,大旱无粮播种,百姓们这一年的吃食都不知道在哪里着落,现在还只是初见端倪,听说已经有数万的流民开始往并州过来,这还是托了并州乃边塞之地的福,不然还不知道多少百姓涌过来,到时候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听说有些州郡已经有乱民起,冲击衙门,举刀称王了。

    并州上下官员们的心底都有些颤颤,谢玉镇定许多,她看到的比他们以为的还要严重。现在还远远不到时候,当半壁江山都陷于战乱之时,才是千钧一发之刻。

    距离姜晟姜宏出发还有一日,王观找上了谢玉。

    王观亲自往谢府,在外说是公务,实则是道谢。

    花会上谢玉亲自上场救了王氏宛如,对王氏来说不止挽回了颜面,更是逼得汉王不得不在某些事情上让步,当然汉王也不亏,汉王妃老实了,不然即便姜晟能力出众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接手军需监。

    只是很快谢玉就知道王观的道谢都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