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陛下是炮灰女配金大腿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她怕早死

第一百四十三章 她怕早死

    谢玉环顾,这些时日在并州城外忙碌的一众官员身上的官袍都在晃荡,可见的瘦,但百姓们的脸上已经没了最先一路期盼彷徨而来的枯黄无色。

    谢玉淡淡的扫过去,大红的官袍自生威严,在最前排的百姓们不自觉的低垂下视线,不敢对视。

    谢玉示意,跟在身后的谢二搬过来一张桌子,谢玉站在桌子上,居高临下看去。

    这里是百姓们的休憩之所,晚上大多数的百姓都会回来,白天留在这里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还有刚到达这里的流民,在乱事发生之后有附近流民担心家中安危回了来,现在在场的百姓足有一万多人,左右护持的官兵也有上千,在官兵之外还有闻讯赶过来的百姓但都被拦在外面。

    谢玉运足中元,大喊:“本官不会听从一面之词,今日之事,本官定会给在场众位一个交代!”

    谢玉话音落地,就听到了百姓中闷闷回响。

    人太多,又没有扩音器,谢玉的声音不会每个人都能听到,前面的百姓听的清楚,后面的百姓听的不甚清楚,只能从前面百姓的议论中知道是怎么回事。

    谢玉也不着急,就等着那些声音落下去一些,才再说道:“本官意欲唤你们当中一些人在此问话,如何?”

    谢玉这句话说完,又是一阵声音,但这回很快就停下了。

    “草民等听从大人吩咐。”

    有百姓高呼,其他百姓也跟着应。

    城中告示栏上每日都更换的告示在城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经过有认字的读书人诵读,流民也都知道救了他们的就是这位谢大人。

    谢玉颔首,随手在人群中指了几个人,又唤过谢伍低声叮嘱了几句。

    谢伍应诺,带着兵士在人群中把谢玉所指的人请出来。

    那几个人有的是最早来这边的,有的是老人,还有带着一个村子前来的村老,还有几个年轻人。

    谢玉没有从桌上下来,七人站在桌前,每人身侧都有兵士隔开。

    七人有的恭敬,有的凛然不惧,有的目光躲闪。

    谢玉视线在众人脸上扫了眼,然后看向兵士刀剑相向的万数百姓,“本官问话,你们未必能听得到,但问话时,若有闹事者杀无赦!”

    “是!”

    兵士们轰然应声,远处里还有些喧闹的声音也停下来。

    近乎万人的并州城北鸦雀无声。

    谢玉这才看向其中年岁最老的老丈:“请老丈先说。”

    年岁最老的老人家牵着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躬身道:“谢大人,草民确是一开始就在这里,听自家的孩子说有不好的传言,孩子还小,也说的不清楚,不过草民不相信大人要灭杀草民,草民年岁大,本以为并州城就是草民的葬身之地,可是大人救了草民,现在草民的孩儿还有谋生的手段,隔个三五日草民还能吃上一点肉,日子过得说是辛苦一些,可草民已经心满意足了,若是大人有心杀人,又何必待草民这么好。”

    另一个岁数大的村老意思也差不多,不相信流言传播的那些,虽然现在没有耕地,日子也过的辛苦,可如果留在原来的村子不过来的话,这样的日子都没有,岁数大,经历的也多,原来经过的天灾,都是靠着命硬扛过去的,现在的经历想都不敢想。

    三位老人说的泪如雨下,听着就像是恭维拍马屁,可事实如此,不少百姓脸上流露出了愧色,缩着脖子不敢再冒头。

    谢玉也听着舒服,谁不想听好话?

    尤其是自己殚精竭虑辛辛苦苦这些时日总算是看到了效果不是?

    如果不是她,现在到达并州城外的六万百姓能活下来十之三四就是万幸。

    她没有白白辛苦。

    她没有白来一趟。

    但年轻人说话就没这么好听。

    “大人,我等读书人尚有一线谋生的手段,可他们大都是除了耕地其他什么都不会,这么多人,何以生存?”

    谢玉兴味:“你是读书人,为何为他们直言?”

    “读书明理,当知天下之苦,是以直言。”年轻的书生慷慨激昂。

    有人跟着叫好。

    看衣服就看得出来,有的是流民,有的就是并州城里头听说有热闹跑出来的书院学子。

    谢玉扯唇:“所以你是想本官为了他们分田地?”

    谢玉语气轻飘飘,其他在场的人脑袋就像是被狠狠的打了一锤子。

    田地是富户氏族们的命根子,谁敢提分,就是要他们的命!

    当时看向那名书生的目光不善。

    百姓们愣愣的没反应。

    他们有的耕地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有的生下来就是为富户种地,何尝他们还能分到地了?

    书生也慌了,说耕地呢,怎么就成了分田地了!

    他们的意思就是让这位大人想想办法,让农民种地,各司其职,该干什么干什么。

    谢玉摇头,她点人出来哪里是随意的,就是看着人头顶上的白框啊。

    她就是特意的点了个站在最前面义愤填膺的书生。

    果然没出书院的学子就跟牙牙学语的孩童没区别。

    她也想分田地,还想打土豪呢!!

    可别说现在她就是土豪,就算她不是,眼见着天灾人祸就在眼前,她要做的也是尽量的维持稳定,别乱上添乱。

    太乱了,她怕她早死。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认字就会诗词歌赋,也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种地的行家里手,要么得师长教授,要么得长辈传教,各人聪慧不同,师长才厚不同,才有优有劣,所以有的人除却种地什么都不会,也有的人除了种地还会别的,更还有的人原来只会种地,到了这里之后会修屋,会编织,还会做饭。”

    “不要跟本官说什么不知如何谋生,你们到了这里,就有生下去的机会,当然若是什么都不会,又是身强体壮,本官也能给你们一个谋生的机会。”

    谢玉此言一出,先前低下头的百姓们不少又都抬起头,目光灼热。

    他们有的的确是在辛辛苦苦的劳作,可劳作所得也只才够换口饭吃,现在大人这么说,那肯定能让日子过的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