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陛下是炮灰女配金大腿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旗帜鲜明

第二百一十二章 旗帜鲜明

    吴镇谢氏中,谢玉只觉得冥冥中似有所动。

    谢玉长长吐息:“这次必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叫上人,进屋说。”

    “是!”

    钱沐眼睛泛亮。

    跟在谢大人身边,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

    谢大人说过,这叫参谋作战。

    屋中,四个茶杯分列茶壶四侧。各是东南西北之意。

    桌子四周几个人,分别是谢玉,钱沐,刘一,杨八,谢二,吕二。

    “此西方匪人,不过乌合之众,最擅长的就是顺风仗,只要有利可图就会一往无前,一旦看到颓势就会一泻千里,不足为患。”刘一道。

    “杀手功夫高,但都是个人勇武,在战场上没什么大用,但可以在乱的时候添一把火,就像是营中的暗探。”钱沐道,“只要我们不乱,杀手也没用。”

    “所以只要解决了东南两边的军伍就成了,对吧?”吕二问。

    “可怎么解决呢?”刘一挠头。

    谢玉道:“他们的优势是什么?想办法把他们的优势变成劣势就可。”

    “他们的优势是军伍?”谢二问。

    “屁的军伍,连咱们摸到他们跟前他们都没反应。”刘一道。

    “那当是比不得我们常年在关外厮杀的精锐。”杨八嘿嘿。

    “还有火油。”钱沐适时的泼上冷水。

    “对对,火油厉害啊!只要风势一起,就会乘风而盛。”刘一道。

    “西边全是林子,还有这个镇子,真烧起来就惨了。”谢二道。

    “既然他们带了火油,防范必定严密,而且除非突袭,不然火油还是会烧起来。”钱沐道。

    “那怎么办?”杨八道。

    刘一杨八钱沐谢二吕二都看向谢玉。

    从阳门关过来一路上,只要看到数量少的匪人,谢大人就会带他们开这种参谋作战的会,最后总结之后总会干净利落的把那些匪人一网成擒。

    这次面对的是军伍,不知道谢大人又会如何决断。

    谢玉不用看他们的目光就知道这次只能由她断生死。

    “他们是我大炎兵甲,但既然明知道我是朝中大员,仍敢动手,他们就死不足惜。”谢玉道。

    “是。”

    钱沐刘一杨八重重点头,谢二吕二没说话,他们本就是谢氏之人,就是谢玉让他们去死他们也不眨一下眼。

    “火油乘风而起,顺势而下,若是我们在风头之上呢?”谢玉问几人。

    几人忽觉灵光乍现。

    “对啊,我们可以绕到他们后面去。”钱沐道。

    “他们的哨探不成,我们足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刘一道。

    “大人所制‘酒精’,正是起火燃起最为方便之物。”谢二道。

    “吕二擅长制毒,我和吕二可以潜入敌营泼洒酒精。”钱沐道,“再由弓箭手在外投射,定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袍泽有难,必定前来援助,再在来路设下埋伏。”杨八道。

    “一网打尽。”钱沐道。

    谢玉颔首,她知道自己的兵法只是皮毛,所以一路上就拉着这几个一起出谋划策。

    有的人天生是将军,有的人是一点一点练出来的。

    都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好几个人再加上她即便是比不上诸葛亮,对付眼前的困局不也是很容易嘛!

    看,这不就成了吗?

    智慧就是集众人所长。

    参谋作战,绝!

    谢玉拍案。

    半个时辰之后,吴镇更加寂静。

    兵士戎装在四周戒备护卫,灯火晃动下,可见身影。

    但却是在旁人看不到的黑暗处,早有八十名军士披着黑色斗篷潜藏离开吴镇谢府。

    谢玉就在其中,头顶上月色朦胧,前面二十步就什么都看不到,但敌人所在在谢玉眼里如同明月浩亮。

    在军中久为斥候的刘一杨八都不得不佩服谢玉谢大人的本事。

    不用他们提醒,谢大人就好像知道敌人在哪里。

    他们也问过,谢大人说是天生的。

    啧,如谢大人这般天生就应该是哨探。

    八十人无声无息的越过东南两侧敌人,钻到了敌人的屁股后面,敌人还浑然不知。而后钱沐吕二两人夜入敌营,在火油附近悄悄洒下酒水。

    藏在暗处的敌人不知道自己的行踪暴露,所宿之地没有点燃亮光,夜色之下未免有些凉意,也有的兵士喝点儿酒,于是酒水洒下时并没有人察觉到什么,只是待吕二钱沐离开时,正好有敌人尿急,吕二钱沐两人上前,一个捂住口鼻,一个在后面用力一扭脖颈,那人当场命丧。

    谢玉远远的看着钱沐吕二两个蓝框的行动所处,眼前就仿佛看到他们在做什么,两人停顿时间长,更还在那处徘徊几番的地方定然是在洒酒水。

    两人刚刚离开敌营,以谢玉为首,四十名军士弯弓射出点燃着酒精的箭矢。

    夜色下带着火光的箭矢如同流星。

    “噗噗噗”

    弓箭射落,瞬间燃起熊熊大火。

    “着火了!”

    “快!快走!”

    “……”

    短暂的寂静过后,敌人高呼。

    原来他们还藏着痕迹,可大火燃起来,在晚上就像是明灯,吴镇谢氏怎么会发现不了!他们只能快速离开这里。

    但他们正要逃离,外面忽的听到高喝:“匪人祸乱吴镇,奉大人命,为民除害!”

    火光中穿着粼粼盔甲的兵士从暗处冲过来,兵阵列下,气势凛然。

    敌人匆忙之下再行布阵就晚了一步,再加上本来就没有并州兵士精锐,又没有穿着盔甲,几乎是如同靶子的被认长枪刺穿。

    另一边的敌人看到了这边的动静,想要过来相助,却不曾想头顶上突有燃着火光的弓箭往他们这边射过来。

    二三十支弓箭好巧不巧的射中了他们藏方火油的地方。

    “轰”又是火光冲天。

    “匪人祸乱吴镇,奉大人命,为民除害!”

    暗处有兵士高呼,隐约间可见盔甲粼粼。

    同时吴镇谢府大门霍得打开,里面穿着兵甲的兵士冲出来。

    “匪人祸乱吴镇,奉大人命,为民除害!”

    “……”

    三处声音,此起彼伏,穿云裂声,震耳欲聋。

    夜半朦朦间,好像四周有千军万马。

    怎么回事?

    什么时候来了这么多的人马?

    他们是从天而降的吗?

    敌人已经顾不上猜疑自己是怎么被发现的,那些人是怎么突然摸到身边而不自知的,更不知道他们的火油是怎么被对方燃起。

    黑暗中,熊熊燃烧的大火映亮了半个天空。

    西边的匪人看到火光就开始慌忙,再听到近似乎从天而降的声音吓得四散而逃,不触自溃;刺客死士犹豫片刻,隐入夜色中消失不见。

    火光下,谢玉看了眼远处逃离的那一小撮白色刺客死士便收回视线。

    他们的目标在她,先前动吴镇谢氏是想引她前来,只要她不在那里,他们就不会动吴镇谢氏。

    只是可惜了这些兵士,不得不丧生在这片火海中。

    京兆府牧谢玉去往京都路上偶遇敌匪,以兵甲百余趁夜色以迂回之计歼敌匪三百五十一人,俘获二十五人,那夜里火光冲天,百里可见。

    吴镇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并州,京都。

    并州城,汉王拍案而起:“好啊,想不到那位谢大人竟还有如此本事。晟儿啊,你如何看?”

    姜晟道:“父王有所不知,儿子派了麾下的钱沐还有阳门关的几名哨探往谢大人身边护卫平安,想来他们定然也是功不可没。”

    “如四弟所言,我并州兵甲当时所向披靡了。”汉王世子姜堰道。

    姜晟淡然而对:“在阳门关这些许时日我看到阳门关兵甲不惧生死,浴血奋战,比起并州城兵马来确是稍胜一筹。”

    “不错,边关厮杀才是磨砺之道。”汉王道,“不过谢玉也是厉害,只是几名哨探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父王说的是。”姜晟道。

    姜堰轻轻一笑,道:“大火冲天,可见必有火油,火油乃军中机密,匪人可没有,必然是军中兵士假扮,谢玉在阳门关不会不知道,却还是大杀四方,三百多军士,就这么死了,谢玉也是大胆。”

    “世子兄长所言不错,可生死之间退一步就是万劫不复,谢大人也是想要回京复命,当是顾不得许多。”姜晟道。

    “君君臣臣,律法所治,不可逾越。”姜堰沉声。

    “但那些军士所奉,绝非圣命。”姜晟寸毫不让。

    姜堰眼底暗光划过。

    汉王哈哈一笑:“你们啊,还真是随了本王,就是不服气啊!”

    “父王恕罪。”姜堰姜晟同声。

    汉王摆摆手:“即便谢玉再如何不凡,也是往京都而去,咱们这边不过是说说闲话,你们兄弟二人也不必太过计较。”

    “现在看似旱事大抵是过了,依照谢大人所言还是要防备一二,但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冬城如今被围,我并州总不能在旁边看着,还是要做一些准备……”

    姜晟姜堰正色倾听,好似适才的争执不过小事。

    只是身下袖袍中,姜堰手背紧攥,姜晟手指轻捻,各有计较。

    京都之地。

    皇宫九重之中,头发几乎已经全白的皇帝低眉看着龙案上的奏折,目光深沉不定。

    “抓获的那些人怎么样了?”皇帝问。

    皇帝的语气似乎并无不同,但大监王德的脑袋已经低低的垂下,他知道皇帝在生气。

    “如皇上所料,那二十五人根本没有挨到第二天早上。”

    “哈哈!”皇帝大笑,“谢氏谢玉啊,他明明可以把那些歹人都杀了,可他没有,他就是想看看暗处藏着的那些人会做什么,看吧,那些人不止是没有耐性,还无所畏惧。他们就是在告诉谢氏谢玉,他们就是在杀人灭口,可偏偏朕这个皇帝还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着。”

    “皇上息怒。”大监王德跪倒在地。

    皇帝看着王德,摇了摇头:“朕不生气,朕为什么要生气呢?”

    “谢氏的折子上都有写我大炎兵士为挡外敌理应不惧生死,但不应为内乱之刀刃,臣知前路忐忑,仍仰头前来,即便不为朕,也是为天下百姓,为大炎江山以血护持。”

    “朕的官儿都这么说了,朕又怎么能让天下的百姓知道大炎的兵士对我大炎的官儿用刀呢?杀了,正好,也免得朕动手,朕还要下令彻查,若查不出结果,朕要武州上下官员头顶上的乌纱帽,朕还要三司去查清楚,查不清楚,朕也要他们的乌纱帽,哦,朕还要六大氏族都站出来,严讨这次敢对六大氏族谢氏,朝中重臣动手的歹人,不然再有人敢动手怎么办!不,不对,朕应该先杀几个不听话的氏族官员,然后六大氏族就能同仇敌忾了!毕竟只死一家对他们没有什么损失。”

    “……”

    皇帝沉吟间,大监王德浑身上下都快湿透了。

    皇上一直是秉公而断的明君,怎么现在变得狡猾了?

    皇帝好像知道王德在想什么,起身把王德浮起来,苍白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朕也不想动这些心思,可来不及了啊!”

    “朕要给辅星铺路,朕要为大炎铺路。”

    “再宣旨,封谢氏谢玉为正二品。”

    圣旨所下,一路往整个大炎席卷。

    不管是乱世之地还是勉强维持着安宁的大炎所属都看到了这封抵报,正二品的京兆府牧,前所未有,更不要说这位年纪才不过二十。

    若非是明确知道这位是江州谢氏嫡脉家主,祖上并没有人常往京都,都有人怀疑这位莫不是皇上的私生子。

    谢玉也惊讶。

    貌似她没做什么事情立下什么泼天大功啊!

    即便是先前她所上的折子也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了往京都而来,一路上她杀了一波又一波的人,现在遇上了假扮匪人的军伍,就吓得掉头往回跑?不符合她的人设。

    面对皇帝的命令和旁人的威胁,结果她抛弃了皇帝的命令,那日后她再想抱皇帝的大腿,皇帝也不会给她抱。

    不管皇帝是不是一个皇帝,在这里皇帝就是天命!

    她必须要向皇帝表明她坚定的立场。

    果然是旗帜鲜明最重要了哦。

    十日后,谢玉进入了大炎京都。

    就在谢玉进入大炎京都的同一天,冬城被破。

    ------题外话------

    今天更新早一点儿,明天见,明天情人节快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