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一梦千年不觉晓 » 第七卷 世事难料 第八节 缘来缘去

第七卷 世事难料 第八节 缘来缘去

    生活恢复了平淡。或者说,生活本来就是平淡的。

    对于这一场情变,苏侍郎夫妇甚至不知道它曾经发生过。苏拂云的身体恢复了健康,也恢复了她的淡定从容。这大概是苏览月见过的恢复得最快的失恋者,这不能不让她感到惊诧。

    就她自己的记忆,前生的每一次失恋,她至少要痛哭不下几十次,至少要在酒吧买醉流连个把月,至少要连续几个午夜坐在不开灯的房间里云雾缭绕制造出一地的烟蒂,企图以尼古丁造成慢性自杀。

    然后发呆,听歌,流泪。

    不停的流泪。

    她甚至曾在半夜开车跑到北京西面漆黑的香山,走在山道上,伸手不见五指。偶尔响起的不知何种鸟类的嚎哭似的啼叫,让她悚然心惊。她害怕这种黑暗和其中隐匿着的诡异。但,惟有这种恐惧才能使她忘却那些,破碎了的恋情。

    很久以前,她曾经把这些略加修改,编纂成故事,坐在她自己院落中的廊檐下,讲给苏拂云。苏拂云嗔笑道:“哪有这样放浪形骸的女子?”她唱了那首每每听到必会流泪的《白月光》给她听。她皱眉:“曲调倒甚是凄美,词却直白不文。”

    那时她抬起头,看到苏拂云的瞳眸,清澈得能够一望到底,毫无瑕疵的皮肤在阳光下雪白剔透。多么美丽又年轻的女孩,她还不曾沐浴过爱情的芬芳,也未曾为情所伤。

    那时亦菲轻摇小扇,望着一炉露水清茶滚沸。那时雅芝手托香腮,挥舞着团扇为她驱赶流萤。那时小枫、小霜在院中支起支架,将她那些美丽的衣裳拿到耀眼的阳光下晾晒。那时小雪、小雨刚刚迈进院门,怀里抱着大束奉命为她采集的甜美的鲜花。

    所有这些姑娘,都年轻,清澈。和苏拂云一样听不懂她的故事,也不相信那故事中的女子存在。

    “不会有这样的女子。”她们出人意料的一致。

    那时的苏览月,身高还不及雅芝的腰带。无法说服她们,亦没有非说不可的必要。于是她只是嗅着新鲜采摘来的花朵沁满院落的芳香,懒洋洋的枕在苏拂云的腿上。

    她想,这些孩子们迟早会懂的。虽然在别人眼里,这院中只有她才是孩子。

    而现在,她不能确定苏拂云是否真的懂了。她见过抑郁的,疯癫的,强颜欢笑的,自暴自弃的。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表现出这样真实的平静。

    她忽然体悟出这时代的女子与后世是不同的。

    这个时代的女子其实远不像后世的人所想的那样被各种教条禁锢着。

    其实,用胳膊肘想也能想得出来,在宋之前是几十年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时代,更早之前则是社会风气开放的唐。唐自不必说了,是一个连女人都可以当皇帝的时代。而后的五代十国,纷争不断,称之为乱世也不过分。在那样的时代,柔弱的女子如何保住性命都是一个难题,谁还指望她们能在乱世中恪守所谓“妇道”,保住所谓“贞操”?

    而社会风气这种东西,是具有延续性的。

    不错,重视女子的贞操乃至到变态程度的这一习俗,确实是自宋代起一日盛过一日的。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

    宋。北宋。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时代。

    这才只能说是北宋的前期。

    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北宋前期和中期的女性所受的束缚,其实远比后世大多数人所想的要少得多。

    这个时代女性还没有裹脚。寡妇改嫁并非不可以的事。社会下层家庭的女性因为要出外务工来供养家庭,在家庭中处于一种经济独立的状态,对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有很大的发言权。所谓“万恶的封建包办婚姻”并非没有,却决不像后世人想得那样可怕。

    反倒是社会的中上阶层,特别是高贵的门第,囿于门第、家族的关系,女性的婚姻反而受到较多的限制。

    像苏拂云这样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的女子,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也必须遵从她所属于的女性群体必须遵从的一些行为规则。在她接受的教育中,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女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的是灌输社会整体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陶冶受教者的情操,指导受教者的行为规范。

    这也是和后世的教育区别最大的一点。想一想,是这样的。后世的语文课本里都是些什么东西?除了寥寥可数的几篇古文、诗词和散文,还有什么能称得上是“文化”的东西?贫瘠得如沙漠一般。

    唯一学到的是汉字,还被简化得七零八落。

    其他,如数学,化学,物理,都是传授知识的学科。可是化学能陶冶你的情操吗?

    而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启蒙用的三字经,每一句每一段,都是带着典故含着寓意的。这里面纵然有被后世认为是糟粕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更多的是在识字之始便开始教导人们社会的整体道德理念。

    像苏拂云这样的女子,高贵娴雅。无论这样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伤她到何种程度,她都不会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过多的表露。缘于她自小便接受的教育,使得她养成了深深的内敛的习惯。她更注重的是如何把个人的感受隐藏在内心深处,如何协调自己与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关系。

    后世的电视剧里,女主角们总是撕心裂肺的哭喊:“XX,没有你我可怎么活?”仿佛爱人就是天,就是地,就是生命的全部。仿佛这世界上除了爱人就再也没有别人。

    这不是古时的女子,这是后世的女子。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爱和自己的痛。

    而苏拂云不能这样。

    她的身份、地位和家庭,以及她所接受的教育,长久以来的修心养性,使得她必须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像苏览月故事中那样因为失恋而崩溃的女子,对她来说,才是不可想象的。

    又或许,她的伤痛已经以一场大病的形式宣泄过了。病愈的她,仿若破茧的蝶。

    当然,也并不是一点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玉玲珑被装入了匣中,丝绳捆绕,打了一个复杂结实的结。仿佛一个轻易无法打破的封印。

    母女叙话的时候,苏览月偎在徐氏的怀中,听徐氏问起为何将那琴束之高阁。

    “那琴伤了女儿,不吉。”

    苏拂云微笑回答,下意识的抚弄着右手的手指。淡淡的粉颜色的伤痕,已经快消失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