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商海命途 » 第35章 东山四期招标会

第35章 东山四期招标会

    陈阿秀再次叮嘱秦天香保守秘密之后,才上车返回南港。

    秦天香并没有离开,而是返回包厢调整自己的状态,待到差不多之后再返回东山项目部。

    肖振汉取出一份文件交给秦天香,并交代说:“东山四期工程,规划用地1200亩,根据内幕消息,会在一个半月之后举办招标大会。你尽快拿出方案来。”

    秦天香说道:“这么说来,正式的招标公告得一个月之后才公之于众,咱们可以多一个月的筹备时间。为了保密,咱们只能亲自准备投标方案了。”

    肖振汉对秦天香的职业素养有信心,并没有特别的交代。

    秦天香把投标方案拆分成三个板块:土地竞标、拆迁补偿和建设规划。

    秦天香把土地竞标摆在了第一位,然后就让公关部的袁领班开始调查梦想之都所有建筑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资金往来,从而对准备进场的建筑公司以及资金规模进行预判,并针对性的拿出应急措施。

    肖振汉则是带着张道真一起,前往东山的小东山村和大东山村进行实地调研。

    汽车驶出东山三期之后,就走上了一条毛石路。

    路有点窄,仅限单方面通行。

    汽车在行驶期间,偶遇了一次车辆让行。

    司机小丁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的的找到了一处拐弯的地方。

    双方你来我往的折腾了近二十分钟,才勉强的分道扬镳。

    小丁的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同行的张道真似乎见惯了这样的场景,对于蜿蜒盘旋的山路并没有特别的感觉。

    至于肖振汉,经历了卧虎村盘山公路的锻炼,面对小东山村这样的毛石路,也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

    再说这条盘山公路也就是毛石多一点,路基窄一点,其他的问题倒也没有。

    张道真望着山路,取出罗盘开始测算。

    至于肖振汉,则是在考虑如何设计小东山村和大东山村的建设方案。

    张道真若有所指的说道:“闹中取静,静中取闹;和谐自然,悬而不孤。”

    肖振汉闻其音,便知雅意。

    这东山前三期,就是让原本荒凉的东山变成有人气的宝地。

    即将招标的第四期,便是别墅计划的正式启动。

    肖振汉从规划设计部拿了两个方案:其一就是将小东山村和大东山村的近3096位村民整体搬迁到东山二期,然后推倒重建;第二就是对村民的房屋进行翻修,同时以翻修费用抵扣土地使用费。

    肖振汉原本打算使用的是第一个方案,因为整体搬迁虽说比较复杂,却可以做到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还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重新布局功能建筑。

    可是他听了张道真的话,便知道第一个方案不利于小东山村和大东山村的养气。

    须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这一方百姓同样可以反馈水土人气,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方气运之脉。

    村民的房屋布局,其实都是祖祖辈辈通过反复实践才总结出来的养气节点。

    每一户人家的存在,既是人气的根本,也是接地气的关键核心。

    倘若动迁,就相当于毁了两个村子的人气和地气。人气和地气发生移位,小东山村和大东山村原本的风水格局就会推倒重来。

    张道真并不是反对整体搬迁,而是重新规划之后,新进入两村的百姓,是否可以得到两村地气的接纳,从而让人气更旺,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让整个东山受益。

    汽车终于驶入了小东山村。

    小东山村仅有108户人家,布局相当的考究,不仅暗合天罡地煞之数,还依山傍水布局,仿佛是一座天然的养气大阵。

    地气经过多年的积聚,隐隐约约的已经有了地龙的雏形。

    张道真望气片刻,立即以传承符语进行安抚。

    待到法事结束,满头大汗的张道真叮嘱说:“肖主管,小东山村以天罡地煞大阵为根基,导引人气入主地气,已有地龙雏形。故而这个地方的百姓,已经与地气融为一体。强制搬迁,便是太岁头上动土,有伤天和。故而我建议对小东山村的布局可以修补,我会弄出一个整修方案!”

    肖振汉说道:“大师,关键是背后的大东山村,这条路想要直通过去,肯定需要重新拓展改造。”

    张道真一本正经的说道:“你可别低估了前人的智慧,他们已经预留了一条专供交通的大动脉,你只需要按照原有的路基,然后弄出九丈五尺宽的公路,便可以在不伤害地气转化的情况下大搞开发。”

    肖振汉问道:“大师,这有什么讲究吗?”

    张道真回答说:“东山气脉,最近似乎进入了混乱阶段,以村为单位的地龙为了争功,肯定会展开一场残酷的人气争夺战。从小东山村到大东山村的路段,便是地龙拼杀的战场。很多事情,提前准备根本就没有意义,必须要贴近观察,迅速的解决问题。”

    肖振汉问道:“大师的意思,是想让我把东山项目部搬到小东山村。”

    张道真认真的解释说:“小东山村的地龙虽初具规模,然而并没有吸纳足够的意志,故而智商水平极其有限。他只信任小东山村的百姓,修路可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大动静。这肯定会引起地龙的恐惧和不满。小东山村的百姓,届时可以凭借着供养的交情对其进行安抚,从而避免节外生枝。”

    肖振汉倒是听说过,人只有不断接地气,才能好运连连。可是关于地气和地龙是否确有其事,他却没有任何的资料佐证。

    张道真虽不敢泄露天机,却用朴实的语言解释说:“地气与人为善,便会让一方百姓福寿安康,这便是很多地方看起来穷山恶水,却适合养生;倘若地气与人为恶,便会让一方人多病多灾,不再宜居,从而沦落为凶煞之地。”

    肖振汉闻言,立马请教:“大师,江湖传言: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作何解释?”

    张道真怒道:“一派胡言,地气需要人气养,这就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倘若一方百姓以浩然正气为根基,以良善为准绳,那么这个地方一定会变得山清水秀,令人心旷神怡,久而久之,地气得善人之气孕养,自然就变成了福地。若是一方百姓以坑蒙拐骗为业,以恶毒祸害过往行人,那么这个地方就会变成穷山恶水,凡是从此经过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咒骂两句。长此以往,地气吸收了路人的怨怼,肯定会不由自主的乖戾,地方自然就变成了凶地。”

    肖振汉终于明白了,所谓风水,其实是人气导引的结果。善人聚,则生福地;恶人众,则衍凶地。

    吉凶之辨,与水土无关,只与人有关。人心好了,地也就好;若是人心坏了,便是福地也会变成凶地。

    道理很简单,能够吸引百姓落地生根的地方,一开始都是福地。只是百姓进驻之后,就会以自己的人气滋养地气。在这个时候,人气的品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地气的好坏。

    张道真说道:“建设地方,最关键的是培养善气,若是让人生出人心不古的怨怼,再好的地方也会随着地气的变坏而折损福气。故而宏扬真善美,比起金钱投入更加的重要。”

    肖振汉说道:“大师所言甚是,我决定以工程人的身份,将责任和使命贯彻始终,从而引导东山百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心正了,自然就是处处坦途。”

    张道真说道:“咱们可以在村口树立一块广告牌,上面就写:善人养福地,劝人向善福报无穷;恶人生凶地,引人作恶命运多舛!”

    肖振汉笑道:“好,我这就安排!”

    肖振汉立即打电话给秦天香,要求她按照张道真的意思制作广告牌。

    张道真说道:“东山项目看四期,四期项目看大东山村。而决定整体运势的,却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东山村。善恶源泉在此,便得扬善抑恶。土地风水,皆由人心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