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商海命途 » 第55章 扛起艰辛勇担当

第55章 扛起艰辛勇担当

    吃完早餐,肖振汉一如既往的把做好的塑料桶搬上皮卡车,开始给便利店送货,最后还剩下一部分,他便直接前往阿旺批发部。

    阿旺很满意塑料桶的外观,很痛快的给予肖振汉现金结算。

    肖振汉并没有接钱,而是在阿旺批发部进行采购,毕竟公司便利店需要补货,宋雅在他出门的时候,还特别塞了一张清单在他上衣的口袋里。

    肖振汉取出清单,阿旺接过之后立即备货。

    最后结算,抺了零头,刚好二百块钱。

    肖振汉拿了四百,踩着三轮车满载而归。

    他回到公司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

    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宋雅收购的塑料瓶堆了大半个仓库。

    肖振汉例行通报过后,又聆听了三人的汇报。

    例会结束之后,大壮和盈盈下班回家。

    肖振汉则把钱取出来交给宋雅入账。

    宋雅照例留下一部分给肖振汉备用,然而才把剩下的注入公司。

    晚饭过后,两人按照往常的节奏开工生产。

    宋雅似乎受不了生产集装箱里面的异味,整个人不停的咳嗽,甚至还呛得泪流满面。

    肖振汉见状,立即强行把宋雅送回房间,为了避免她强行开工,还把门给上了锁。

    宋雅哭道:“肖大哥,你混蛋!”

    肖振汉平静的说道:“你好好休息,你的那部分工作,我会帮你完成!”

    宋雅的哭声越来越大,肖振汉却硬着心肠回到了生产车间。

    这一夜他只生产了150只合格的塑料桶,待到他把最后一只装配完毕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上早上6点。

    肖振汉摇摇晃晃的走到房间门口,摸索了几次都没有能够把锁打开。极致的困意袭来,他扭身半靠在门上进入了熟睡状态。

    七点的闹钟准时响起,肖振汉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的睁开了红肿的眼睛。

    他吹着冷风清醒了一会儿,才打开集装箱的门。

    宋雅蜷缩在门边,闹钟的声音都没有唤醒她。她的眼角还残留着泪痕,似乎在责怪着肖振汉的霸道。

    肖振汉怜惜的望着宋雅,从床上拖过被子给她盖上。

    半小时之后,肖振汉正在专心致志的做早餐,宋雅突然跑进了厨房,不顾一切的抱住了他,带着哭腔哀求说:“肖大哥,以后可不许像昨天那样对我!我说过要和你一起奋斗,可不能再当逃兵。”

    肖振汉没有反驳,轻轻的点了点头。

    待到宋雅吃完早餐,肖振汉为了让她多休息一会儿,便把厨房收拾干净再去送货,很快就轮到阿旺批发部了。

    阿旺接收完货物之后,忍不住的吐槽道:“肖老板,你的东西倒是不错,就是颜色不讨喜。女人们倒是觉得绿色好心情,可男人们就讨厌这样的颜色了。东山这边农民工比较多,很多人一看见绿色就有点上头,原来兴致勃勃的购物计划,也降到了冰点。”

    肖振汉说道:“明白,我回去之后就调换其他颜色。”

    阿旺看着略显滞销的绿色塑料桶,对肖振汉的承诺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毕竟调换颜料盒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肖振汉路过医院的时候,想起宋雅的事情,于是就买了一箱医用口罩和一扎医用手套。

    回到公司之后,肖振汉在例会结束之后并没有宣布散会,而是说道:“随着咱们的名气扩大,塑料瓶回收的种类越来越杂,多种残留物都有刺激性气味。我觉得咱们在进行分捡的时候,必须要做好防护措施。”

    肖振汉说着,随手取出一个口罩,按照医生的交袋把口鼻完全保护起来,只露出了一双眼睛。然后又取出一副手套,把手给保护起来。

    宋雅也跟着照做,她把换下来的旧手套小心翼翼的送回房间珍藏起来。这可是肖振汉亲手缝制的手套,是她眼中最珍贵的东西。

    大壮和盈盈也学会了口罩和手套的使用。

    有了口罩的保护,晚上的塑料桶生产就顺利多了。

    由于肖振汉的调色失误,更换颜料盒之后,居然整出了一批杂色塑料桶。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到凌晨三点的时候,他们居然生产了480只合格的塑料桶。

    所有的桶装配完毕之后,时间也才3:26分,两人简单的收拾一番,互道晚安之后,便回到了各自的房间休息。

    天亮之后,肖振汉依旧在给其他便利店送完货之后,再把利下的部分送到了阿旺批发部。

    阿旺面露难色,毕竟市场有限,前面的桶还处于滞销状态,他才勉强的收回成本。

    若是再接收肖振汉的180只新塑料桶,批发部的现金就会被抽空,以至于影响力批发部的正常运转。

    阿旺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要么塑料桶的单价降为七块钱;要么单价不变,结算方式由售前改为售后。

    与此同时,供货方式也得发生变化,由肖振汉自主供货,改为订单生产模式。

    也就是说由阿旺决定塑料桶的规格、颜色、外观和数量。肖振汉的公司只负责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里进行交货。

    肖振汉敏锐的察觉到,阿旺提出的订单生产模式,才是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大势所趋。

    只是订单生产模式,会分担一部分市场风险。雅汉公司刚刚起步,暂时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

    肖振汉深知顺应潮流才能更好的发展,只是调整生产模式的决定事关重大,他必须要跟宋雅商议之后,才能给阿旺答复。

    阿旺倒也通情达理,同意给肖振汉三天的时间进行协调。

    肖振汉返回之后,跟宋雅说了阿旺提议的新模式。

    她权衡之后,认真的说道:“订单模式乃是未来的趋势,可自主推销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依旧是主流。毕竟本小利薄,无力应对订单库存所带来的市场风险。”

    肖振汉说道:“我觉得咱们应该雇几个人来帮忙生产,而我需要到外面跑原料和市场,你负责公司这边的生产统筹。大壮和盈盈年龄太小,再加上到了上学的时候,不能在公司这边荒废了。”

    宋雅说道:“肖大哥,我提议咱们可以把生产的重心放在订单生产这边,然后再把多出来的产品推销给其他人。”

    肖振汉说道:“我同意,材料和市场由我负责,你先预算一下产能以及市场规模,我再看看找几家批发部合作。”

    宋雅很快就进行测算,发现雇佣五个人进行生产,一条生产线一天的产能可以达到1300只塑料桶。即便是排除一些时间浪费,最不济也可以达到1200只塑料桶的生产量。

    按照东山这边农民工日薪20块,进厂由于工作环境和工资稳定的双重优势,员工的日薪定在15元,肯定可以迅速的把人招齐。

    肖振汉说道:“小雅,固定计时工资模式,容易搞成大锅饭,到最后干的没有看的多,大家都没有心情干活。不如咱们以每天生产1200只塑料桶的产能核定单价,执行多劳多得原则,争取让进厂的工人赚得比农民工多,活得比农民工体面。”

    宋雅说道:“肖大哥,就按你说的办,我现在就统筹方案,规划职能部门。”

    宋雅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发现单纯的计时工资或者是计件工资,都容易导致员工心态不平衡。特别是处于辅助职能的员工,根本就没有办法量化产出,若是采用计件工资,根本就没有办法找到合理的结算模式。

    对于辅助职位上的员工,宋雅觉得还是基本工资加绩效,以及行政级别对应薪酬的三合一模式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对于可以精准量化的生产部门,宋雅决定按照肖振汉的交代配置计件模式,并且分析出合理的单价体系。

    她根据每个生产环节正常操作需要的时间,再结合八小时工作制条件下的正常月薪,从而制定出了相应的计件单价。

    所有的数据,都是宋雅亲自操作,由肖振汉负责记录。

    肖振汉问道:“小雅,为什么不能以我的生产数据为准?”

    宋雅解释说:“肖大哥,你作为男人,天生具备体能优势,在开机和喂料以及后续环节,都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若是以你的生产数据作为制定单价的标准,就会出现单价偏低的情况。”

    宋雅的解释,让肖振汉明白——制定合理的单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