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代号:烈焰 » 第0093章:工地

第0093章:工地

    有了钢筋水泥,土地也都平整好了,于是大规模建造活动开始了。

    所有的工地几乎是同时展开的,美国工程师监督厂房,主要是挖洞,工程要求几乎是要将山掏空。上海和重庆本地招聘的建筑师监督建房,包括宿舍,小别墅。

    保安团加入了山洞掏空队伍,他们都是年轻小伙,只要吃食营养跟上了,干起活来嗷嗷叫,压根不用人管。农村娃憨实,他们知道今天能吃饱饭,能拿薪水多么不容易。五万人选了他们三千个,如果不珍惜那真的是瓜娃子了。

    随着采购的铁锹,榔头,铁钎,十字镐,黑火药等东西陆陆续续到位,山谷里人声鼎沸,炮声隆隆,十几万人劳作的场景,绝对能用壮观来形容了。

    美国妇女在中国妇女的带领下,给男人们烧饭洗衣,费用是指挥部统一结算的。还是按照美国的时候分成几个队,每个队选出一名队长,由队长带领她们劳动。

    指挥部每天都会把工作量贴出来,让每个队来领,然后由监督人员审核。虽然还是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有了谢克强压阵,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很快都会得到解决。

    护卫队的教练们也在陆陆续续赶过来,陈嘉没有接见他们,实在没有时间,他现在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李伯颜把他们直接带到保安团,让他们融入队伍里参加劳动,正好借这个机会与团丁们熟悉一下。

    第三批美国人到了以后,能帮助陈嘉的人多了起来,约翰逊负责管理美国人,谢克强负责后勤保障,李伯颜负责保安团,宋克勤负责工地秩序,建筑师各守一块,质量如果有问题就追究他们的责任。

    随船来的还有两台大功率电台,谢克强去重庆警察局报备后,便可投入使用,这样他们与上海的联系就开始紧密起来,随时随地联络,随时随地解决问题。

    陈嘉发了一份清单给郭书毅,要求美国协助采购。郭书毅看了清单之后,吓了一大跳。不吓一跳就奇怪了,玻璃生产设备,帆布生产设备,卡车,轿车,轮胎,药瓶设备,汽油,实验室各种设备,6倍狙击镜……林林总总又是四百多万美元。而且要求这些货半年内交齐,全部运到重庆。

    郭书毅不敢怠慢,将陈嘉的清单传送美国,让顾明华和奎因去头痛吧,反正他只负责把货运回来。

    他是做了甩手掌柜,麻烦制造人却在重庆吃不香睡不好,太落后了啊,要啥没啥。在上海感觉还没有那么强烈,无非是个价格性能的问题,总归能解决。可这里不行,大多数东西都需要外购,上海的价格太贵,只能紧急采购顶事,最终还是要从美国进口。

    造房子也是毛病百出,虽然有建筑师们盯着,返工现象还是出现了很多次。百姓是憨厚老实的,是愿意吃苦耐劳的,可99%是文盲,理解力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手把手教很多次都教不会。你不会吧就虚心学习,可是稍微有点岁数的就是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坚持,拖延了工期不说,还造成了浪费。

    都是穷得叮当乱响的百姓,你要他赔是不可能的,打人也是禁止的,也只有换个岗位,去做一些比如砍树之类的活计。

    因为干活的人多,随之而来的是周边地区的食物等价格上涨。陈嘉倒也没什么,可周边的群众不愿意了,凭啥啊?你们硬生生把物价搞上去了,人家啥好处也没有捞到,贫困的人岂不是愈加艰难?怎么解决?开仓放粮这种蠢事不能做的,帮扶贫困也没法做,九成都是贫困户,跟开仓放粮有啥区别?

    只能紧急从武汉调运粮食进来,大批的粮食到位,市场价格总算慢慢稳定后回落到最初的价位。

    刘湘来看过两次,来一次就大变样,眼瞅着房子天天长个子,不过半个多月,很多房子已经开始封顶了。老头很满意,至少陈嘉来了以后没有给他添麻烦,实际上隔着嘉陵江,想添也添不着。养活了十几万的人口,还顺带火了重庆商贸。等建设好投产,这片区域就是重庆最能下蛋的金鸡,做为重庆的实际主人到时候也会赚得眉开眼笑。

    为了保证建设进度,刘湘特地派来一个团为他们保驾护航,还跟那些黑社会袍哥老大都打了招呼,谁敢和美国人过不去,就是和他刘湘过不去。做为重庆最大的袍哥说话,底下人无有不从,连小偷也远离此地,想涨价捞一票的不法奸商也都偃旗息鼓,乖乖赚他们该赚的钱。

    陈嘉也不是小气人,那个团的晚餐天天加肉,团长,团副人手一把柯尔特,另外再送二百把步枪,子弹十万发。

    这事传到刘湘耳朵里,心里对陈嘉的为人更加认可。大方的人总归受欢迎的,于是干脆将麾下唯一一艘小火轮派到码头,以方便他们出行。

    一个多月后,宿舍全部竣工,二千多美国人,三千保安团都住了进去,自来水厂也第一次开始通水,家家户户也开始用上了煤炉,那些美国人从一开始的不适应,慢慢开始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

    第一家面包店诞生了,第一家成衣店诞生了,第一家咖啡馆开张了,第一家酒吧,第一家律师事务所,第一家美国子弟学校……随着这些熟悉的店铺开张,美国人也逐渐闻到到了他们熟悉的味道。所有这些都是指挥部先垫资,让那些有技艺的人有发挥自己技能的地方。

    根据他们的技能,这些美国男人们都是有薪水的,最低的也有100大洋每月,随着建设不断推进,工厂开工后,他们每个月的薪水会是美国的两倍到三倍,而这里的物价比美国要低很多。以后大多数妇女也会走出家门,加入适合她们的岗位上,他们的生活就会比美国要好得多。

    人心稳定了,带来的好处就是工作积极性高涨,工作推进速度也都加快了许多。

    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向人民敞开了怀抱。

    工程结束的最后一天,拿着薪水的人们满怀喜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片土地。保安团开始接手防务,他们的新兵训练生涯也开始了。陈嘉在李伯颜的训练计划中加入了一些内容,主要是如何分辨异常,如何排雷排爆,如何跟踪监视等等,

    忙碌了二个多月的谢克强变得又黑又瘦,不过他的心理很是满意。组织到底掺进来多少人他不晓得,但是李伯颜的小动作他是看在眼里的。保安团的连级以上干部,都应该是李伯颜从组织那里要来的,这一点陈嘉肯定也知道,就是装傻不说而已。

    接下去他的任务就是去武汉招人,挖汉阳兵工厂和汉阳铁厂的墙角。几千台设备,按照陈嘉的要求是要翻三班工作的,那不得好两万人啊?把汉阳两个厂挖来一半人估计才够用。

    没有电的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天一黑,街上除了保安团巡逻队伍,就没有其他人了。

    陈嘉今天忽然睡不着了,也不晓得为什么。在院子里面闲逛了一圈,一回头却看见宋克勤在身后台阶上坐着,被吓了一跳,“鬼鬼祟祟的干什么?怎么不去睡觉?白天不累么?”

    “我看你半夜出来活动,就来陪陪你。怎么了?有什么烦心事么?”

    陈嘉走过去,与他一起坐在台阶上,看着天上那弯冷月,叹了一口气,“不知道为啥,今天总是心神不宁的。怕不是有什么事发生了吧。”

    宋克勤呵呵一笑,“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利啊,你看这里,原本就是荒山农地,现在呢?再过几年,也许这里比重庆还要热闹吧。”

    “比重庆还要热闹不敢说,至少大家能在这里安居乐业。克勤啊,叫人把家小搬来吧,上海就要打仗了。”

    没几日,消息传来了,顾长官被任命为四川行营主任,行营大本营就设在重庆。

    这特么就要命了,只要一见面,这戏怎么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