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软禁诸葛亮 » 第154章:身为主公,不能再以身犯险。

第154章:身为主公,不能再以身犯险。

    徐娘虽然是第一次见到鲁肃,但是对于鲁肃的做法却有点意见。

    周瑜一笑,嘴角露出浅浅的酒窝,想徐娘说道。

    “他这么做其实也有他的想法。我和他之前虽然交情不错,但是那个时候都是东吴的臣子。现如今,我做了东吴的主公,他还是东吴的臣子,心里面的落差绝对会有的。”

    “如此一来,他必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就这些名单,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杜撰的。目的是什么?是想给自己争取一点筹码。”

    “其实这很好理解,以前我们都是臣子的时候,都是为孙权服务,现在对象转变了,他是怕我忘了我们之前的交情。”

    经周瑜这么一解释,徐娘便明白了。

    “也是啊,要不然他也不会和诸葛瑾,张昭一起邀请周郎从汉中回到东吴来。”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就把那些所谓的封赏全部交给鲁肃办理了。”

    周瑜当然能看出来鲁肃此举的意思,这些无关紧要的属官就随他去吧。

    等到自己站稳脚跟,到时候怎么定,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主公……”

    鲁肃刚走,诸葛瑾又来了。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打了一个大胜仗。”

    “子瑜来了,快坐。”

    周瑜让诸葛瑾坐下说话。

    “不知道子瑜此来有何事啊?”

    “主公,我是来给你商量一件大事的,关系到咱们东吴的长治久安啊!”

    诸葛瑾出口就是大事件,周瑜听着怎么都像标题党。

    “哦,不知道子瑜有何大事相商啊?”

    既然你说的这么牛逼,那就洗耳恭听吧。

    “主公,现如今,你贵为东吴之主,而且不光为东吴之主,还是西川之主,汉中之主,已经拥有长江南岸的广大地区。现如今,又打下了合肥,如一根铁定插入中原,直接把曹魏的士气打击了不少。”

    “眼看主公的地盘越来越多,慢慢已经可以与曹操抗衡。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这次来见主公就是要劝劝主公的。”

    劝劝我?

    劝我什么?

    周瑜一脸懵逼,诸葛瑾这是哪里吃的药不对吗?

    “子瑜是要劝我什么?还请明示!”

    周瑜还是很客气的,让子瑜也喘口气歇息一下。

    “我是要劝主公不要以身犯险,以后行军打仗的时候让那些将军们去做就行了。”

    诸葛瑾说完之后,周瑜一听就知道这是说的真心话。

    要是虚情假意,诸葛瑾断不会这么说。

    要是有敌意,那一定会夸奖完周瑜之后,让周瑜率领千军万事再立新功。

    “子瑜说的确实不错,我也真的该考虑考虑这个问题了。”

    周瑜做大将的时候多,率兵打仗的时候更多。可以这么说,他从年少的时候开始,一直率兵打仗到现在。

    相比较的就是,周瑜做东吴之主的时候短,这才几个月?

    一样的是,周瑜做西川之主的时候也不长,做汉中王也是差不多。

    三个地方的一把手,做的时候都很短,现在还是受到带兵打仗的影响。

    正因为收到这个影响,一直冲锋在前,事先士卒。

    “对啊,主公,不考虑不行啊。主公还记得孙伯符之事乎?”

    诸葛瑾提到的孙策的事,就是以前孙策被许贡三个门客刺杀的事情。

    诸葛瑾之所以提到孙策被刺杀这件事,那是因为这件事有许多的疑点。

    一般的逻辑推断来看,就是谁受益最大,谁嫌疑最大。

    毫无疑问,这件事受益最大的人就是孙权。

    孙策被刺杀身亡之后,正是孙权取得了东吴大权,得到了最大利益。

    说来孙策被刺之事疑点重重。

    孙策上山打猎的行踪,竟然能被许贡的三个门客知道。

    三个门客竟然能在山上守株待兔等着孙策。

    当孙策为他们是谁时,他们却说是韩当军营的士兵。

    孙策起了疑心,因为他在韩当军营没有见过这三人。

    一听孙策这么说,许贡的三个门客知道暴露了,马上就开始了行动。

    其中一人拈弓搭箭,一箭射到孙策面门上。

    孙策咬牙忍住,准备取剑反击。

    可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孙策刚把剑拔出来,剑刃就断掉了,手里只有一个剑把。

    这样还如何杀敌?

    没有办法,孙策只好拿着弓箭当武器。

    因为几乎是赤手空拳,被许贡的门客刺成了重伤。

    回到府邸,就伤势严重,医官已经无力回天了。

    孙策这个时候说了一句名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所以周瑜一直怀疑,这件事是不是孙权策划的。

    因为从这件事上来看,获利最大的就是孙权。

    更可能后来周瑜出现中毒的事情,更让他相信这一切都是孙权做的了。

    当然了,孙权一死,已经死无对证。

    今天诸葛瑾再一次给周瑜说孙策的这件事,那就在用实实在在的事例证明他说的正确性。

    “伯符之事确实蹊跷,身为主帅确实不该大意。”

    孙策自己也有诸多错误的地方,自持勇力,连个保镖都没有,这那行。

    周瑜虽然也不弱,一直有保镖,最早的时候是甘宁,后来是魏延,现在是许褚。

    “所以说啊,以后再冲锋陷阵的时候,主公就不要带头出列了。身为主公更应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才是啊!”

    诸葛瑾确实是个大好人,之前周瑜软禁他,他也不记恨,反而在这苦口婆心劝周瑜注意安危。

    “确实应该是这样,冲锋陷阵是将军们的事情,以后不能老给他们抢生意。”

    周瑜一笑,“子瑜真是老实之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主公之人,不能以身犯险。”

    “主公,你不光要在打仗的时候不能冲锋陷阵了,就是在平时的时候也不能单独行动,最好要带着保镖或者侍卫才行。”

    诸葛瑾开始给周瑜提具体要求了,必须要注意安全才行。

    “保镖有啊,许仲康便是啊!”

    现在周瑜有保镖,就是许褚一个人。

    “一个人?就一个许褚?”

    诸葛瑾有点纳闷地问道。

    许褚?

    虎痴?

    “他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就是再突出,也不可能一个人对付一群人吧!所说呢,主公要佩保镖团才行!”

    保镖团?

    这么夸张吗?

    “对,不光是保镖团,我建议最好还是女子保镖团!”

    诸葛瑾一脸认真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