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族长 » 168 福建全境,拿 下

168 福建全境,拿 下

    陆长乐率人赶到时,郑芝龙已经自杀。

    来不及庆祝,陆长乐把这里交给二叔公和杨正保打扫,

    自己收拢人马、武器装备,特别是弹药,

    保乡队加上水师,凑了一万人,

    从前来支援的民团抽了三千,苦力营抽了四千,

    又在郑氏的降兵中挑了五千人,

    就挑那些老家在福建的降兵,全计二万二千人,

    汇合新建的水师,再加上新缴获的战船,

    集结大小战船一百二十艘,迎风起帆,

    浩浩荡荡直奔泉州、彰化两府。

    郑芝龙、郑鸿逵、郑芝豹死了,

    郑渡被杀,郑森暂时下落不明,

    现在泉州只有郑恩和郑芝虎的遗子郑翼守家,

    郑氏的几个扛头人都没了,主力水师也被陆长乐拿下,

    趁他病,拿他命,

    把郑氏一窝端,

    预期的反抗和战斗没有出现,

    保乡队大军压境时,

    码头上站着的,不是郑氏的军队,

    而是鼓着锣鼓、欢迎的人群,

    都是当地的官员、乡绅和百姓,

    原来逃掉的船回来告知郑恩和郑翼后,

    兄弟两人一商量,知道守不住,匆匆收拾了细软,

    带着亲卫还有郑氏一族亲近的人,再次逃回鸡笼山。

    父亲、叔父还有那么多精锐都挡不住,更别说自己,

    再不跑,只能等死。

    那些官员、乡绅商量后,打开城门,一起到码头迎接,

    在郑芝龙撤退鸡笼山这段日子里,

    除了郑氏的族亲,谁不让郑渡和郑芝豹弄得胆颤心惊,

    早就想这伙瘟神走了,只是没能力而己,

    听到保乡队的船队来了,一个个飞奔着前来迎接。

    “陆将军,现在怎么办,要不要追到鸡笼山,把他们斩草除根?”刘若兰开口问道。

    大仇得报,也在陆长乐身上看到潜力,

    刘若兰也把自己视作保乡队的一份子,

    乱世中,找一个靠山很重要。

    特别是陆长乐抛弃对女子的成见,

    力排众议安排刘若兰做水师的第二号人物,

    这让刘若兰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陆长乐扭头问甘辉:“辉叔,你怎么看?”

    “遇林莫入,穷寇别追”甘辉摇摇头说:“郑芝龙几兄弟都没了,郑氏那几个不成器的公子哥儿,太嫩了,而郑芝龙手底那些人可不是吃素的”

    “主弱仆强,早晚会有一场争斗”

    “这个时候追上去,那是逼他们拧成一根绳,再加上郑芝龙等人在鸡笼山经营多年,人口有数十万之巨,他们都忠于郑氏一脉,贸然前去,即使能拿下,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还不如先让他们内斗,我们再伺机而动”

    “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先把地盘整合,免得让他人有机会乘。”

    说话时,还望了李定国一眼,

    一旁的李定国用手擦擦鼻子,没说话。

    陆晋远也同意甘辉的意见:“贪多嚼不烂,先把福建整合再说。”

    陆长乐只是犹豫一下,最后还是点头同意。

    郑氏主力已灭,没几年时间恢复不了元气,

    时间越久,双方的力量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于是,船队一分为二,陆长乐和陆晋远带一队人接收泉州府,

    甘辉、刘若兰、陆长和带一队人接收彰州府。

    出身彰州府海澄县的甘辉,

    当年就是得罪族长,被迫背井离乡,

    现在保乡队总教头的身份,带着大队人马回去,

    绝对是衣锦还乡,

    陆长乐没有跟着去,

    就是让甘辉了结昔日恩怨,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大丈夫,不就是追求快意恩仇吗,

    算是对他出色表现的褒奖。

    甘辉哪里不明白陆长乐的安排,再三谢过后,带队直扑彰州府。

    船队靠近泉州码头,陆晋远带着士兵先下船,

    控制泉州城后,陆长乐这才带着杨璇等人下船。

    一下船,在场的官员、乡绅纷纷向陆长乐跪下行礼,

    所有人的生死,就在这位福建新贵的一念之间,

    在这乱世,该低头还是要低头。

    陆长乐没拿架子,和颜悦色让他们全站起来,

    人数太多,让他推举几个代表跟自己谈。

    最后,众人推举现任泉州林氏族长林凡清、泉州商会会长、也是张氏商行大掌柜张立波、泉州同知黄如辉、安溪陆氏族长陆仲德作代表。

    被推选出来后,四人在府衙等待陆长乐接见。

    进城后,陆长乐没有第一时间接见他们,而是忙着检查泉州的情况,

    接收城门、各衙门还有官仓,

    搜索郑氏余孽、收缴郑氏遗留财产,

    还要派人接管关卡、卫所等,忙得团团转。

    迟迟没接见,四名代表开始有些焦急了。

    林凡清小心翼翼地说:“诸位,陆将军不会对我等有意见吧。”

    “不好说”黄如辉摇摇头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陆将军就是胜,估计也折损不少人手,那口气不发泄一下,肯定不行,泉州是郑氏的大本营,诸位,想想苏州、松江两府的下场吧。”

    大明开国皇帝朱重八,对苏州、松州两地支持死对头张士诚非常生气,

    两地所征收的税赋,也是大明最重的。

    张立波对一旁陆仲德拱拱手说:“陆族长,你跟福州陆氏关系匪浅,一会还得陆族长在将军面前,多替我美言几句。”

    “唉,族里有些后生,被姓郑的强征进去,也不知陆将军怎么想。”陆仲德苦笑地说。

    郑芝龙当上福建总兵后,多次在福建征兵,

    这年头当兵当吃也是一条出路,谁会想到远在福州的陆氏突然崛起了。

    黄如辉开口道:“张会长,你们商会商量过了吗,保乡队远道而来,犒劳方面,可不能怠慢。”

    “请黄同知放心,商会所有同仁,一定会拿出最大诚意,让保乡队感受到我们这份热情。”张立波是连忙说。

    说是犒劳,其实就是孝敬保乡队,

    把人哄好了,一切都好说。

    众人一边小心议论,一边焦急等着陆长乐的接见。

    等到脖子都长了,终于等到陆长乐接见他们的消息。

    见面又是一番行礼,四人被安排坐在下首的位置,

    为了表示对陆长乐的尊敬,四人都斜签地坐着,

    半个屁股悬着。

    “本将刚才接管这里,有很多公务要忙,让诸位久候了。”陆长乐面带笑容地解释。

    从得知郑芝龙、郑鸿逵挥师回福建开始,

    陆长乐就没睡过安稳觉,这些天连战三路郑家军,

    快要累瘫了。

    接管泉州后,清查郑氏余孽和收缴郑氏的财产,

    让陆长乐惊喜的是,郑翼和郑恩明显是吓坏了,

    只收拾一些细软就逃跑,大部分的财货还在,

    估计也与人多,船少有关,

    就以粮食为例,官仓加上郑氏私仓,目测不少于二十万石的粮食,

    有不少还是最近从鸡笼山运来,

    据说郑芝龙想趁着大明缺粮,想大赚一笔,

    像武器库、马匹、家具这些也没带走,

    最后便宜了陆长乐。

    郑恩走前,也不是什么也没有做,

    下令亲信把粮草烧掉、把马匹杀死、府第毁坏,

    宁愿毁掉也不便宜陆长乐,

    泉州同知黄如辉知道后,联同林凡清带人制止,

    把人赶走,把火扑灭,这才得到幸存。

    他们这么上路,陆长乐也笑脸相对。

    众人连说不敢,张立波主动说:“将军,泉州百姓苦郑氏久矣,终于等到正义之师到来,父老乡亲都非常高兴,踊跃犒军,这是泉州城父老乡亲的一点心意,请将军千万不要嫌弃。”

    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张礼单呈上。

    有亲卫拿过礼单,再转给陆长乐。

    陆长乐只是瞄了一眼,随手放在桌面上。

    下面的四人看到,眼皮忍不住跳了跳,

    礼单上的东西真不少,金银珠宝、酒、羊、布匹等,应有尽有,

    只看一眼就放下,

    这算什么意思?不够?

    陆仲德在三人的示意下,硬着头皮说:“算起来,安溪陆氏和福州陆氏还没出五系,算起来还是一家人,将军难得来到,一定要到安溪看看。”

    先打打亲情牌吧。

    “那是一定的,来之前,族里的老人已经叮嘱了,老族长不嫌我唠扰就好。”

    乱世中,宗族血亲是很牢固的关系,陆长乐也是以宗族发家的,

    稳定泉州府,肯定要得到本地大族和士绅的支持。

    “不嫌,不嫌,族里的后生早就想目睹将军的风采了”陆仲德笑逐颜开地说。

    只要认这个亲就好。

    看到气氛稍缓,黄如辉开口道:“陆将军保卫家乡、爱护百姓的事,早就传到泉州府,泉州府的父老乡亲,早就盼着将军到来,现在如愿以偿,不知...将军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若是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我等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黄如辉补充道。

    福建的事,朝廷早就鞭长莫及,

    就像泉州知府周家栋,到任后因一件小事被郑芝豹当面泼了茶水,

    感到颜面无存的他,告了病假回老家养病,一年多还不回来,

    郑氏没有意见,朝廷也睁一眼闭一眼。

    陆长乐刚刚接管这里,很多情况不清楚,正是最需要人的时候,

    整个福建都在保乡队掌控下,有机会,肯定要争取。

    陆长乐呵呵一笑:“有黄同知相助,求之不得,我就先谢过了。”

    林凡清和张立波也纷纷开口,陆长乐也给予积极的回答。

    原来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很多。

    安抚了一下,陆长乐不紧不慢地说:“郑芝龙目无王法,为一己之私让福建陷于水深火热,惨死的百姓不计其数,本将也是顺从天意民心,将他们绳之于法”

    “罪魁祸首已伏诛,但是那些助纣为虐的帮凶也不能放过”

    “福州、福宁、延平、建宁四地的模式,效果不错,这种模式会在整个福建推行,泉州自然不会例外”

    “想听一下四位的意见,那些跟郑氏交往甚密、助纣为虐的人,怎么处理,或者说怎么追究责任。”

    郑芝龙兄弟死了,剩下那些人也逃到鸡笼山,

    泉州府和彰州府都是郑氏的大本营,肯定要敲打一下,

    也要给那些被郑氏祸害百姓一个公道。

    黄如辉、林凡情、陆仲德和张立波四人面面相觑,

    说了半天,戏肉终于到了。

    陆仲德咬咬牙,主动承认错误:“将军,安溪陆氏有少弟子进入郑氏的军营,说起来他们也算助纣为虐,只是他们也没想到是这种结果,求将军从轻发落。”

    以陆长乐的精明,早晚会查到这些事,

    主动认错,说不定还能赚个好感。

    “郑芝豹说要剿匪,下令商户助饷,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按他的意思来,我们这些买卖人,最认和气生财这四个字,都是被逼的,请将军明察秋毫”张立波有些焦急地解释。

    林凡清苦笑地说:“将军,泉州林氏的情况跟安溪陆氏差不多,都是被逼的,请将军开恩。”

    黄如辉斟酌着说:“郑芝豹残暴好杀,是有名的四阎王,郑渡狂妄自大、喜怒无常,要是有人逆他们叔侄的意,轻则揍一顿关入大牢,重则全门抄斩,很多人都是迫于无奈,只能听他们的命令,还请将军怜悯我等不容易,从轻发落。”

    郑氏归顺朝廷十五年,也在福建经营十五年,

    真要追究起来,受牵连的人太多了。

    就是在坐的四人,真追究起来,也可以当成郑氏余孽论罪。

    有机会发言,自然是要尽量开脱。

    陆长乐不动声色地说:“四位的意见很中肯,只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总不能一句话就能抹平吧,真这样做,就是本将同意,只怕那些受苦受难的父老乡亲也不答应。”

    福建八府一州,泉州府是最富有的,

    可能是兔子不吃窝边草或少吃窝边草的原因,郑氏对泉州府的剥削最轻,

    延平府、汀州府、邵武府在动乱中受损严重,

    特别是延平府,差点让混天魔王弄成无人区了,

    重建需要大量钱财,光靠保乡队的缴获和陆长乐经商赚的钱,

    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杀羊嘛,也得挑一个肥的宰,

    这次无论说什么,也要泉州府多出力。

    张立波听到陆长乐说受苦受难四个字时,明显停顿了一下,心中领悟,

    思索一下,很快有了主意:“郑将军说得对,犯了错,不能说一句话就算了,还得拿出诚意,小的有个建议,犯了错的,罚他捐钱捐物,救助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

    “犯的错越多,需要捐献的钱财和物资也越多,就当是赎罪用”

    “将军认为此计如何?”

    福建改姓陆了,大乱之后要大建,

    大建是要海量的钱财,张立波领悟到陆长乐的暗示,

    又想起保乡队接管泉州城时,第一时间接管郑氏的遗产和仓库,

    不用说,肯定是急着用钱。

    陆长乐心中一动,忍不住赞赏地看了张立波一眼,

    都说商人八面玲珑,这个张立波,这么快就猜到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