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弃女不弃,医妃当自强 » 第062章 主动请缨

第062章 主动请缨

    李思琪浅笑盈盈,“除了按时服药,还要注意几点。

    第一放宽心,心情很重要;

    第二讲卫生,勤洗手沐浴;

    第三保证营养,不能挑食;

    第四注重睡眠,不可熬夜。”

    岳阳呵呵笑着一一点头应下。

    写下人参败毒散的方子,李思琪将药方递给高奇绩,他随即命人下去取药熬药,自己则仍然不动。

    李思琪心里有点着急,实际上,她对岳阳所说之话确实只是安慰他的。

    之所以说得那么轻描淡写,就是为了宽他的心,以有利于他尽快治愈。

    岳阳体格健壮,这病的症状在他身上表现减弱,但若是在体弱者身上可能会致命。

    不过这事不能当着岳阳的面说,须得跟高奇绩单独商讨。

    想到这里,李思琪面上仍是一副淡然之色,朝岳阳道:“岳将军,你先好生休息,等会儿药熬好了一定要好好吃药。

    王爷刚刚说找我还有别的事,我们就先告辞了。”

    说着,生怕高奇绩当场拆台,还在岳阳看不到的角度冲他眨了眨眼。

    好在高奇绩这次还挺配合,轻点了点头,两人一起出了岳阳的营帐。

    行至一片空旷无人之地,高奇绩停住了脚步,回转身直视李思琪,“说吧,岳阳这病有多严重。”

    他果然看出来了!

    轻吁出一口气,李思琪笃定道:“岳将军病得并不严重,可是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营中肯定还有得这病的人。”

    高奇绩颔首,“不错,比之更甚。”

    李思琪见他明明很清楚状况却仍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不自觉拔高了几分声调,

    一时焦急道:“你既然都知道,那还等什么,快带我去看看!”

    高奇绩微微蹙了蹙眉,并没有因为她的无礼而发怒。

    声音反而比平时带了些温度,“本王也发觉了这是种瘟病,而朝廷对待得了这病的人的做法就是关进庵庐,任其自生自灭。

    而今,营中已有十数人感染,恐继续传播蔓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我想请你帮忙救治。”

    李思琪闻言,眸色凝重了几分,当今的朝廷当真是冷血无情、无作为!

    怪不得,历来古代一旦发生瘟疫,都要死那么多的人。

    岳阳的病她虽能治,但其他严重的病人她还没见到,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可置之不管,又不是李思琪的做事风格。

    李思琪自小的偶像就是南丁格尔,立志成为像南丁格尔那样的女子。

    眼下,她毫不犹豫地脱口答应:“好!”

    一声好字落下,高奇绩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眼中似乎带上了些笑意,“谢谢你,需要我做什么?”

    “绢布裁成小块,发给所有人戴上,遮蔽口鼻,或以豆大的雄黄绵布裹之,让大家塞鼻一窍,男左女右。避免病气相染。”

    李思琪郑重道,又补充一句,“同时在营地内撒白灰或喷醋杀毒。”

    话音刚落,不知道高奇绩给了什么暗号,疾风当即出现,之后按着他的吩咐去做了。

    不消片刻,疾风再次出现时,已是面覆白绢,同时还带来了两块。

    李思琪和高奇绩各戴一块,赶往离集中营帐较远的两处营帐前。

    到达后,高奇绩指着左边的一个营帐道:“这里的将士症状跟岳阳差不多。”

    尔后面色微沉,又指着右边的道:“而他们几个尤为严重,另有腹泻、壮热、急喘的情况。”

    急喘!竟然都已经严重到了这个地步么?

    李思琪不假思索的抬步走向右边的营地。

    高奇绩也不迟疑,举步跟上。

    营帐里,两个军医正在跑来跑去忙碌着。

    地面上,每隔约莫半丈远躺着一个将士,共四人。

    他们或昏睡无声,或咳嗽连连,或皱眉喘息……

    李思琪深锁眉头,看来形势严峻呀!

    军医见了高奇绩齐齐行礼,后者微点头算是回应,问:“怎么样了?”

    年长的军医捻须摇头,“又换了一种药剂,还是不见效。”

    这时,一个士兵在帐外禀报,语调急促,“启禀王爷,又有几人开始咳嗽腹泻了!”

    李思琪闻言一怔,两军医皆是骇然,对视一眼,噗通跪地,惊慌道:“王爷,不好了,怕是瘟疫呀!”

    若真是瘟疫,那可是要上报给朝廷的呀!

    高奇绩面色暗沉,眼眸冰冷的如深潭寒冰,“本王已知晓,你们莫要乱说,扰乱了军心,本王今日便上折禀奏圣上。”

    折子他已经拟定,只是让他置与自己同生共死的弟兄们不顾,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他绝不同意。

    即使要把得了瘟疫的人送往庵庐,也不能放弃他们,好在李思琪说能治,那她就一定会治。

    高奇绩也奇怪此刻自己竟对她有种没来由的信任,或许是她毅然决然的态度吧。

    都说瘟疫是无药可医的不治之症,别的医者都是闻之惶恐,避而远之,偏她却迎难而上。

    高奇绩不耐地挥了挥手,“退下听李姑娘差遣吧!”

    快速扫了李思琪一眼,两军医微有不服,却不敢表现出来,都很识趣地退后了几步。

    而李思琪已是径自上前查看生病将士的情况。

    越是安静就越是危险,有时候病情也是这样,病气没有发出来反而更不利。

    李思琪先看的是那名昏睡的将士,翻开他的眼皮看下眼白、瞳孔,又探了探他的呼吸。

    接着用自制听诊器听了听他的肺部。

    前面的操作都很寻常,两军医并未觉不妥,可当他们看到李思琪用听诊器时,都惊得目瞪口呆,面露异色。

    李思琪无暇理会他们的惊讶反应,根据病症开了辛温解表、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的清肺排毒汤。

    又细心叮咛他们此方中各种药材,水煎温服,每天一付,早晚两次。如果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

    高奇绩将李思琪写好的方子交由一军医去抓药熬药,按照她的嘱咐去办。

    而后,她接着一一诊查另外三人。

    按照原方子,有舌干津液亏虚者药量加服一碗;有不发热者减少药剂中生石膏的用量;有壮热者则加大生石膏的用量。

    为此重病四人诊断开方完毕,李思琪随即马不停蹄地去了另一营帐。

    听说之前有七八人在此,就在她方才诊治期间竟又增加了五人。

    所幸这些人症状较轻,用之前给岳阳开的方子最多七天即可痊愈。

    但如果照着这样的发病数量和传播速度下去,也很是麻烦。

    还是得赶紧把得病的将士和健康的完全隔离开。

    很显然,高奇绩也想到了这一点,“本王即刻命人将他们转移到庵庐,你……”

    “我同他们一起去!”李思琪打断高奇绩的话,主动请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