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食神的太阳花园 » 第二十五章 乾隆南巡

第二十五章 乾隆南巡

    这里记得是有一条进山的路,绕过一家开在山里的酒楼,然后就能攀上‘灵白线’——那是从灵岩山一路攀爬到白马涧的登山路。

    因为后厨无事,孙若涵闲得坐在堂前,从魁星楼的后窗向外看着风景。

    风景与记忆中很是不同。

    少小离家老大回,那本该是将眼前的风景和过去的记忆去对比,孙若涵比照的却是两百多年后,也别有一番趣味。只觉得隐隐间对时间的观念都有些变化了,恍恍惚惚的捉摸不透。

    “孙哥,孙哥,皇帝要来了。”

    小冬子是个闲不住的,十六岁在后世还是上学的年纪,好奇心旺盛也难免。但不止是他,后厨的伙计、扫洒的帮工,甚至连掌柜的都好奇的望着屋外的路。对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能够看一眼皇帝,大概是能够吹一辈子牛的事。

    孙若涵不一样,他看的仅仅是风景,不是皇帝。绝对不是。

    皇帝今天要来天平山。

    皇帝的行程对平头百姓来说是保密的,可每天来楼里的范瑶范先生本就是负责接驾的,‘内部人员’自然清楚行程。为了确定献画的时限他当然会和画师说,然后几个画师闲聊,于是整个魁星楼都知道了——随口装作不经意的透露只有自己知道的‘大秘密’,人本能地就会获得愉悦感。

    皇帝来苏州府,第一日遣天使来祭拜了泰伯祠、范文正公祠,又拜了韩世忠墓,昨日亲自驾辛虎丘、狮子林、元妙观(玄妙观,避讳玄烨的‘玄’字)、报恩寺,今日便要亲临天平山,并至灵岩山寺拈香祈福,今夜驻跸灵岩山行宫——就是曾经吴王为西施造的那个皇家花园。

    都是皇帝,想必吴王也不会介意他的宫殿在两千多年后被另一个皇帝住一夜,就当是外交接待别国元首了。

    就这么向窗外看,实则是看不见皇帝的。魁星楼在山湾中,距离大路还有一两百米。沿街行人多是警戒的侍卫所扮,寻常人无法靠近。至多也就能看到浩浩荡荡的车队,从中找一找皇帝的龙辇而已。

    热热闹闹的人群就这么簇拥着过了,事实上连龙辇都没能注意到,皇帝就这么过去了。

    “看到了吗?”

    酒楼里的杂役和伙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有不知何时出现在大堂里的三位画师,相顾都有些茫然。特别是三位画师,说要画皇帝出巡图,可别说是龙颜了,就连龙辇都没看清。哪怕笔端再精妙,什么都没看清自然也画不出来。还不如之前的‘彩排’呢。

    “我看到了。”小冬子突然喊道,“皇帝就是龙王爷,眼睛那么大,还冒着光。”

    皇帝就是真龙,谁说不是呢?小冬子这么一嗓子,别管看到没看到的,也都跟着点头。

    看到了皇帝这件事让小冬子很得意,接下来在上午剩余的时间里都上窜下跳,只觉得做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酒楼里其他人都附和了一阵子,只有三位画师有些苦恼,总不能真在《万笏朝天图》里画个龙王爷吧?麻烦,笔又不能随性搁着,赶鸭子上架也要画。

    乾隆爱爬山,这倒是有些奇怪。不过苏州的山或许只能称为‘丘陵’,真要说是山难免被北方见惯了高山的朋友所嘲笑。就算是当年孙子写成兵法的穹窿山,已经是苏州最高峰,海拔也就三百多米而已。天平山号称‘与天齐平’,实则也就比隔壁的灵岩山稍冒出个头,恰好两百米的高度。

    但乾隆几次下江南却次次不忘爬天平山,因为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当地官府甚至特意在山脚下搭建了‘更衣亭’,以供皇帝换一身便于行动的运动装。

    果然,这次更衣亭就用上了。

    “众爱卿有心了。”换衣服的乾隆随口一句。

    只这一句话,就让陪同在一旁的巡抚、知府,以及一众官员心里乐开了花。只为这句话,别说是造一个亭子,就是造一片别墅都值得。

    范瑶也陪同在队伍后面,离着皇帝有二三十步的距离,搭不上话,但又不算太远,以便皇帝想起要问话时随传随到。依稀也能听到皇帝和一众苏州府最高层官员,以及京师随同而来的近臣们的闲聊,这位置已经足够让人眼红。

    至少普福曹荦就很眼红,他在队伍里的位置比范瑶还要远得多,中间隔着一众侍卫,甚至看不见皇帝的影子。

    皇帝驻跸织造府,按理说他是织造府的当家,却连皇帝的面都没机会见几次,唯一见到的,还是因为保举张东官献御膳的时候。

    说起张东官,他心里有了主意,在队伍里寻了片刻就找到了对方,走过去嘀咕了几句。

    他对张东官的态度已经好了很多,原本是家中的奴仆,虽没有打骂过,平时却也呼来喝去不假辞色。如今张东官一步成了六品官,虽然比他还差了级,却简在帝心。自己的前途说不得就靠在张东官身上了。

    这边,乾隆照常题了几个御字——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是他的习惯,在清朝以前皇帝的御笔都是极珍贵文物,到了乾隆这里成了批发货。天平山、灵岩山、木渎山塘街,光一个木渎镇上就不下十多处。

    文采又不行,就如昨日他在狮子林玩地开心,兴致来了给一处亭子题字,随手就是“真有趣”的大白话,辛好旁边跟随的臣子才思敏捷,去掉了‘有’字,成了“真趣亭”,还算是能读地过去。日常随手的白话文也就是‘乾隆到此一游’的水准,简直是城市牛皮癣。皇帝的字又不能随意对待,甚至还要废人工去制碑摹刻。

    官员照例作出感激涕零样地接过御字,一阵不要钱的马屁随口道来。

    一群人真敢拍,一个人真敢信。有些话说着说着就会习以为常,听着听着就会引以为真。所以也真不怪乾隆,有些话听了几年、几十年,周边的所有人都是如此奉承,他难免会有自己是李、杜再世的想法。

    此时乾隆换了一身明黄色的短衫,说起来他也已经五十多岁的年纪了,看着却并不显老,甚至比周围几个四十多岁的官员看着还年轻些。准备妥当,正打算出亭子登山,太监总管马国用走上前来。

    “皇上,织造使曹荦与御膳监张东官候在外面,称备了‘生津百果汤’,您可要用?”马国用轻声问,袖子里收下了一锭足有十两的银子,那是曹荦的‘孝敬’。

    这钱作为太监总管的他收得熟门熟路,只要办事不出岔,皇帝知道了也不会怪罪。

    乾隆砸吧了一下嘴唇,还真有些口渴。

    “宣”

    “遵旨。宣曹荦、张东官觐见!”

    早等在亭子外候着的曹荦赶紧领着张东官上前,也不敢靠近亭前台阶,远远跪下叩拜。马国用从张东官手里接过盛放百果汤的竹节,先验尝了一口,片刻后确定没有不适的异感,恭敬地奉给了皇帝。

    乾隆喝了一口,只觉得味道确实不错,多种果香很是清爽,又连着喝了几口,一竹筒的百果汤见了底,“张爱卿的手艺总是不会让人失望。这百果汤,准备许久了吧?”

    “启禀万岁,是昨夜曹大人提醒下官,今日万岁爷行程紧凑,路途上怕会口干,让下官准备一些生津解渴的饮品。下官今晨让人采了晨露,用初春的果子做了这百果汤。”

    “曹大人,是织造使普福吧?”

    “奴才在,奴才叩见万岁,万圣金安。”终于有了自己面圣开口的机会,曹荦赶紧道。

    有资格自称皇帝奴才的人可不多,乾隆想了想,恍然道:“你可是内务府出身,正白旗的包衣?”

    内务府确实是皇家的家奴,自称一声‘奴才’并不逾越。正白旗是多尔衮一支,当年因多尔衮被抬为‘上三旗’,也算是根正苗红。

    “荣陛下惦记,奴才惶恐。”

    “嗯,你有这心思,不错,朕记得了,退下吧。”

    曹荦等的岂不就是这句话?当下心花怒放,只觉得平步青云之日可待,再次叩首后退下了。张东官也想跟着走,却被乾隆拦了下来。

    “记得爱卿前日说,这姑苏城有厨子手艺更胜于你,如今在那魁星楼掌厨?”

    “回万岁,确实如此。下官本是魁星楼掌厨,因入了曹大人门庭,只能离了魁星楼。前阵子偶遇了孙先生,厨艺胜下官不知凡几,便将魁星楼托付给了先生。”

    “哦,张大人的厨艺已让朕惊为天人,能让你心服口服的,朕还真想不出能如何。那魁星楼可在近郊?”

    听出皇帝的意思,张东官也不知这对孙先生是好是坏。寻常厨师若能为皇帝做一顿饭,那是烧香拜佛都求不来的,可孙先生之前却有意推脱。只是皇帝开口问,张东官也不敢耽搁,更不敢打诳语。

    “魁星楼正在这天平山、灵岩山的脚下,陛下之后去灵岩山寺捻香,途中会经过此地。”

    “那可正巧,待朕下山,今日午膳就改为此地吧。马国用,你去安排一下。”

    “喳!”

    皇帝的午膳原定在灵岩山内用斋的,想必一应准备早就做好,临时该行程,造成的浪费无算。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自然是随心所欲。

    对苏州府的官员来说,能让皇帝满意,就是倾一府的资源也是毫不犹豫。别说浪费一些食材,那是连想一想的念头都没有的。

    倒是巡抚庄有恭想了想,前阵子去魁星楼接待他的还是张东官的徒弟,手艺虽比不上师傅,也有了几分火候,却没听说何时来了新的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