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岁月的面纱 » 第九章 凋零

第九章 凋零

    何秋子的思想深受西方启蒙学者的影响,特别是狄德罗的思想。他认为一名作家,其使命是追求进步、真理与美德。他也曾深入研究过赫尔德等人的民族文学理论。由于他把绝大多数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文学理论的研究与探讨之上,加上不断的应酬以及来自周晓芸的疾病所带来的打击,使得他长久以来都没能完成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对于一名志在民族文学革新的作家而言,如果不能创作出震动文坛的作品,或者与他志同道合的人们没能没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就犹如一支出征的军队缺少一面旗帜。当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能写出优秀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但没有一部是振聋发聩的。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又或许是因为一系列的时代、社会原因,让很多人看到革新无望,遂渐渐退出。

    《云岭》杂志在经历了最初的繁荣之后,逐渐遭到主流报刊与杂志的排挤,到而今经营惨淡。理想虽然崇高,但是青年人却不得不为自己的饭碗而犯愁。于是,很多人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何秋子,投入到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临行前,他们还会鼓励他不要放弃,相信他能取得成功,只是他们都不敢看何秋子的双眼。何秋子目送着这些曾与他朝夕相处、并肩奋战过的战友,心中升起无限的惆怅之情。

    他知道,一切已经无可挽回,未来也许再也没有机会与条件开展这样的运动。但是,他不会像那些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一样寻死觅活。他很平静,对于这次失败,他做了认真的分析,分析了社会,也分析了自己。痛定思痛,不失为一个好男儿。何秋子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如果事情的发展没能达到他最初的预期,纵使能有所收获,他依然会万分失望,跟别提这次的失败与他的追求有着天壤之别。当然,也有一些忠诚的的斗士愿意留下来,与他并肩作战,他们要以行动告诉他,他们的事业还没有结束,那把光明的火焰还在燃烧。

    但是他轻轻地摇摇头,安慰他们道:“朋友们,我知道你们的心情,我和你们一样,当然不愿意放弃,但是,我们得接受现实,一腔热血并不能改变什么,纵使你们所有人都留下来,也于事无补。社会进步太快,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想,也比我们的行动快多了。如果你们依旧忠于自己的信念,始终追求进步、真理与美德,崇尚正义,那么,就应当更多地投身于社会的各个行列之中,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让自己的声音在各个行业中响起,让自己的生命在各个领域放出光芒。至于我自己,文学是我不变的追求,在往后的日子,我会努力创作。也许,只有安静的生活才能带给我不一样的灵感,也更能促使我写出一些像样的东西。”

    “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将是我生命中难珍贵回忆,感谢你们陪我走过了这段旅程。但遗憾的是,我没能写出好的作品。我很开心有你们这样一群充满热情的青年和我共事,你们的生活和经历,你们的理想和品格,深深地感染着我,这些将是我在未来创作中取之不尽的材料,也将是我人生旅途中珍贵的财富。你们都胸怀天下,抱有崇高的理想,我是多么希望能够与你们一起并肩战斗下去啊。那样,我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永远在燃烧。可是,现实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到社会中多走走。跟着我只会让你们受累,会断送你们的大好前程,你们应该拥有不一样的天地。所以,再见吧,我最亲爱的朋友们!”

    他送别了最后一批人,最后陪在他身边的,是吴天昊、秦仪、陈孟凡和顾婷。何秋子回过头静静地望着《云岭》社馆,回忆起那一个个难忘的日子,现在,他变得一无所有了。他的那些敌人这下却高兴得手舞足蹈,除了在报刊上讽刺外,有人甚至以可怜的话语侮辱他。他没有回击,没有说一句话。

    而今对于何秋子和他的朋友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无疑是周晓芸的健康问题。她时常来信,在信中也会提及自己的病情,她非常乐观,希望朋友们不要太担心。何秋子已经失业了,继续留下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决定南下,一来陪伴自己一直钟爱的女孩,而来则为自己的创作寻找一些改革开放的素材。

    他来到广东,特意绕行经过深圳,发现这里处处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中,改革的大军正昂首前行,推动着这个国家向着一个崭新的时代迈进。他看着这一切,在赞叹之余,也暗暗地问自己:“为什么我自己的‘改革’就不能像这般顺畅呢?”

    再一次见到周晓芸,何秋子几乎认不出她来,她憔悴得犹如一朵即将凋零的玫瑰,多次的化疗已夺去了她美丽的容颜和青春的年华。

    晓芸的妈妈告诉何秋子:“她一心扑在写书上,经常半夜不睡觉,这加速了她病情的恶化,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你能劝劝她。”

    何秋子发现,她那顶秀丽的长发如今已不复存在,清澈的双眼也变成了浑浊的死水,曾经的倾城之貌已经云散烟消。这是多么残忍与痛心之事。

    晓芸的妈妈如今不会在病床前放镜子,她担心女儿会难以接受如今的模样。不过,晓芸已经不在乎自己的容貌,当然,她忙于自己的事情,也就无暇顾及自己的容颜。得知何秋子前来看她,她非常开心,把写好的文字给他看。他坐在床边,读着一行行的文字,那可都是凝聚着一个与病魔抗争的女孩的心血的话语啊。每一个字,都直击何秋子的心灵,可谓一字一泪。

    她兴奋地告诉何秋子:“过不了多久,我就要写完了,到时,我也总算可以为‘前进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了。”

    何秋子点了点头,他不敢告诉她:一切都已经结束。而他最大的愿想,便是晓芸可以枯木逢春,重获生机。后来,天昊一行人也来到晓芸身边,他们知道属于晓芸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而,他们都希望能陪伴她走完最后一程。他们到来的时候,何秋子为晓芸端药送水的画面映入众人心中。吴天昊明白,晓芸的身边,有一个真正爱她的人,这个人在灵魂深处实现了与她的水乳交融,也许,这是自己所难以企及的。

    后来,晓芸从一张废弃的报纸上读到了“前进会”解散的消息,此时,她的作品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而她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临死前,她央求爸爸道:“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出版,这也算是我在这世上走过一回的见证,但是,我希望手稿可以埋葬在我的身边,不然,在另外一个世界我会孤独的。”爸爸含泪点头。

    她还强打精神与家人和朋友们一一告别,妈妈和顾婷已经泣不成声,何秋子、吴天昊和陈孟凡也流下了眼泪。直到这一刻,他们仍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

    两天后,她走了,嘴角带着微笑,那个如春日的阳光一样温暖的微笑!

    何秋子忍住悲痛,打电话到北京,告诉朋友们这一噩耗,那些一直以来始终关心晓芸的人,都泣不成声。他告诉大家:“她走时很安详,她在自己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并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她托我转告大家,不要为她难过,这是她的归宿,她并不为自己悲伤,她到临终前,还担心我们为她太过伤心……”说着说着,他自己也哭了起来。

    几天后,在晓芸的学校,同学们自发地为她举行了一场追悼会,很多老师和外校的学生都参加了,她最亲爱的那些朋友们一一发了言。大家依旧沉浸在悲痛之中,直到追悼会结束,很多人才中走出。对于萍水相逢的人而言,追悼会过后,他们与晓芸也就彻底地告别,重新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之中,慢慢将她遗忘。只有那么几个人,愿意默默地背负心灵的枷锁,在痛苦中前行,因为她长存于他们的心间。

    吴天昊时常会梦中惊醒,他不止一次地梦到童年时代的晓芸与自己,还有那颗参天大树和奔流不止的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