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静水微澜 » 第八章 迷雾

第八章 迷雾

    第三周,王利给高菁菁打了电话。

    王利通过交警队的朋友详细查了交通事故的记录,车祸另一方是汽车玻璃厂的大货车。还查到当年高父工作的医大附属药厂就在附近,这对高母出现在那里有了合理解释。现在这个附属药厂已经被泰盛收购,更名为泰盛集团保健品厂。

    关于车祸责任归属问题,记录中高母方是全责,对方不给付任何赔偿。但高菁菁记得当年叔叔说肇事司机赔偿了30万?

    还有王利注意到笔录中对方司机的表述,称在出事的时候,他的车与高母的车同向并行,高母车另一侧还有一辆车,两辆车速度都很快,高母车撞上他的大货车的时候,另一辆车没有停留,直接开走了,那个路段没有监控,那辆车对高母的车是否有挤撞,从而导致车失控撞到大货车中部,也只能是怀疑,高母的车损毁严重,是否有第三辆车撞击很难查证,家属没有强烈要求,也就没有继续调查,认定责任后,很快就结案了。

    知道了车祸案的详细经过和处理结果,高菁菁可以断定,不论是父亲的死还是母亲的死,都隐藏着秘密。

    下一步要去寻找父亲的死亡真相。

    可是,父亲究竟在那里去世的?

    死因究竟是什么?

    母亲的死与父亲有什么联系?

    高菁菁拨通了叔叔的电话,有必要去镇里当面问清楚了。

    从高父去世后,高志刚就很少联系姐弟俩。

    高志刚没有读过书,靠到处打短工养家,当年家里出了高菁菁爸爸一个大学生,几乎是举全家之力供下来的,高父工作后一直在经济上支援唯一的弟弟,可好景不长,高父的意外离世,让高志刚的好日子也到了头。

    料理完高父的后事,高志刚本打算卖掉哥哥的住房,把姐弟俩带回镇里,让姐姐尽快工作,和他一起供养弟弟和自己的两个儿子读书。没想到,高菁菁断然拒绝,不惜断绝与亲叔叔的关系。

    高志刚也奈何不得高菁菁,就把高父母的赔偿金30万,留下10万作为在世的高奶奶的养老费,20万给了高菁菁姐弟。至此断了联系,后来得知高亮亮得了大病,为了治病卖了房,自己还暗自庆幸,如果当初带回姐弟俩,那不是更大的拖累?

    高菁菁坐在高志刚对面,她没有去叔叔家里,而是约在镇上小饭店里。

    对面的高志刚有点茫然,几年不见,脸上的皱纹更深了,高菁菁看着曾经亲近的叔叔。

    当年断绝了关系,她并不记恨他,她不能指望没读过书的叔叔能把希望寄托在女孩子的渺茫未来上。

    可知道可能有问题,却没有追查自己亲哥哥的死亡真相,她不能不怨恨。

    “叔,我特地来找你,是想告诉你,我查到我爸爸的死是怎么回事了,我也知道车祸根本没赔钱。”

    高菁菁的声音冷冷的,眼睛死死的盯着高志刚的双眼。

    高志刚先是猛然张大眼睛,嘴微微张开,嘴唇翕动着却没有发出声音。

    半晌,高志刚才慢慢道:“你知道了?!谁告诉你的?他们不是说不会说吗?”

    高志刚没再隐瞒,高父当年在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起因是厂子丢了什么菌株,高父负有责任,被厂保卫处问询的时候过于激动,发病了。被送到医大附属医院,但没有抢救过来。

    厂子通知高母到单位,在回去的路上出了车祸。

    厂子怕影响不好和家属追究责任就补偿了30万,让高志刚对外声称是肇事司机赔偿。

    高志刚被告知,厂子考虑到高家的不幸,不再追究高父丢失菌株的责任。还给了额外大笔的补偿,自然是感激不尽,诺诺的同意保守秘密。

    高菁菁无奈,她知道高志刚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对于工厂方面漏洞百出的说辞也是鸵鸟的态度,估计是工厂还给了他额外的好处吧。

    好在信息足够多,她可以继续查下去了。

    张浩通过在医院工作的同学查到高父的死在医院档案中记录是心脏病,整个抢救过程有较详细记录。找了专家根据抢救记录详细分析,发病和抢救等一系列过程是否有人为因素导致高父死亡,答案是否定的。

    父亲前一天晚上在医院去世,母亲并没有出现在医院,而是第二天在工厂附近出车祸,这其中的秘密只在工厂内。

    高菁菁猜测所谓的丢失的菌株应该就是父亲花两年时间筛选出的高效菌株,这也是高菁菁第一次对父亲的死产生质疑的最初原因。但,父亲工作日志上并没有提到菌株丢失,那么会是诬陷还是确有其事?

    有了这个高效菌株,校办厂当年出售的估值应该提高不止一倍,这是父亲质疑收购价并据理力争的原因,可是父亲去世后泰盛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完成了收购.

    泰盛之后的发展顺风顺水,短短3年时间坐上单品种全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位子,与高效菌株是否有关系?

    高菁菁看着眼前的电脑屏幕上的OA系统,她现在是最低权限,能看到的只是集团公告,财务,人事以及销售的基本管理制度。

    盯着集团分公司的名字,每个分公司只几个业务板块的标题显示出来。

    高菁菁计算着从营销部最基层员工岗位到集团业务拓展部参与到收购业务中,至少三个同部门级别跨度,再转部门还要跨两个级别。如何在最短时间做到,这是个问题。

    高菁菁最大的困难还不是跨级别和跨部门,主要是跨了专业。

    对于业务拓展部门来说,非专业人员几乎不可能接触到核心业务,专业能力足够强才能做好收购项目的价值,尤其是医药保健品,没有专业知识就是两眼一抹黑,只能做辅助性工作。

    高菁菁在大学自学过生物相关知识,她自认专业能力够,但缺了一纸文凭。

    专业不对口她也进入了公司从事专业销售工作,她要做的如何在最快时间证明自己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