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静水微澜 » 第三十九章 偶遇

第三十九章 偶遇

    “一切顺利!赵总已经搞定了!”收到李文一条微信信息,高菁菁笑了。

    计划方案开始落实后,缩减商业公司的工作难度大幅降低,李文最难啃的骨头也啃了下来了。

    这项工作开展的结果是商业公司的供货价趋向透明,款期也基本统一,表面上看有些损失,但从长远看,透明的供货价和款期对所有商业公司都是一个约束,把泰盛的工作化被动为主动,为营造规范的商业环境迈开了第一步。

    宜北市场又招聘了一名销售人员,接替高菁菁的市场,李文等三人顺利转正,小团队暂时还是各司其职,下一步是区域经理岗位的竞争了。

    郭晓鲁的销售成绩依然领先,张运良紧随其后,这两个人是这个岗位的有力竞争者。

    高菁菁也完成了案头工作,开始了忙碌的市场活动。蒋利丰与高菁菁开了碰头会,两人即将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全国各地区出差。

    这是高菁菁第一次离开宜北市,有点兴奋,脱离了生活了二十几年的熟悉环境,这些城市的繁华给她一种陌生的感觉,确切的说,不是城市带来的陌生感,而是同龄人的生活方式让她觉得遥远。

    蒋利丰和高菁菁配合默契,一系列活动开展得很顺利,以至于蒋利丰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经常是晚上和当地同事工作餐后还要拉着高菁菁去泡泡酒吧逛逛夜店。高菁菁不排斥这些活动,她需要不断的拓宽自己的生活范围,也需要摒弃这些年自己的刻板。

    走在五光十色的繁华夜景中,擦身而过的亲密情侣,嬉笑打闹的小姐妹,如一颗小石子落进深不见底的寒潭,水面激起一圈圈的涟漪,给暗沉的潭底带进一丝光。

    常常的,高菁菁看到街上的同龄人,不自觉的露出微笑,感受到暖暖的小美好。

    最后一站是杭州,恰逢圣诞和元旦,蒋利丰请了几天年假,决定让家人来杭州汇合,一起在西湖边过节。

    高菁菁一个人返回宜北,返程前一天,收到张浩的短信,才知道她在出差,刚好他到机场办事,顺路送她回家。

    张浩看着拉着行李箱走出来的高菁菁,觉得她好像变了,哪里变了呢?他好奇的寻找,没有找到什么明确的东西,可就是感觉她变了。

    高菁菁远远的看到张浩,看着他歪着头,一脸困惑的样子,低头看看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妥,依然是中规中矩的牛仔裤棉外套。

    当走近了,张浩才突然发现,是高菁菁的笑,笑容里少了一些疏离多了一些暖意。张浩咧开嘴,给了高菁菁一个大笑脸,伸手接过拉杆箱,另一只手轻轻拍了下她的头:“菁菁,你变了,像个年轻人了,哈哈!”

    高菁菁也笑得更深:“我原来是有多老啊!”

    两人互相调侃着边说边走。

    来接机的司机老李注意到身旁的卢晟铭的视线,也转头才看到曾经送过的叫高菁菁的女孩子,他对那女孩子印象很好,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和内敛,他看到过她面对老板卢晟铭时的不卑不亢,没有常见的讨好和谄媚,很难得。

    “是高菁菁,要不要我们顺路送送她。”老李说,话音刚落就看到一个高个年轻男人接过高菁菁的拉杆箱。

    卢晟铭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我们走吧,她有人接了。”

    卢晟铭坐在车里,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高菁菁那样的笑,纯粹的快乐的笑。大概,那是那个男人所独有的吧。

    高菁菁长时间的飞行没有觉得很累,张浩也是谈性正盛,两人一路聊着各自的工作,高菁菁对张浩的经侦很感兴趣,对一些已经结案的案件一直追问细节,张浩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知道高菁菁还在调查父母的死亡真相,让她多了解一些真实案例也许有帮助。

    “你在泰盛发展太好了,这速度堪称神话了,现在这个岗位方便查吗?”张浩注视着前面的路,问了一句。

    “只能说在接近了,我可以借市场部整理资料去研发部看看,我觉得可能会有收获。”提到这个话题,高菁菁收敛了笑。

    “你爸爸原来就在研发部工作的,可是毕竟过了这么多年,还换了公司了,能查到什么呢?”张浩皱着眉,替高菁菁为难。

    “那也要查一下,研发记录估计没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关键还是人,看看原来实验室的哪些人还在,如果在不会不知道的。”这个问题高菁菁一直在想。

    “上次我说的那个人还要等等,其他人也有知道这个收购项目的,但没有亲自参与,当时医大三产公司很乱,同时几个三产项目要卖,人手不够,临时找了一些外部机构整理资料,但最主要拍板的就是这个人了,说是最近要回来。”张浩介绍着他调查的进展。

    “除了他,还有其他人吗?比如老药厂的人”

    “药厂当时基本在亏损状态,没人重视,只有老厂长是医大系统正式编制,被派到药厂去的,其他都是外聘的,药厂卖了,给了一笔遣散费就都另谋出路去了,这些人也接触不到核心的信息,老厂长当年中风了,收购完成没多久就去世了。找来找去也就这个三产的李处长,他也已经退休了,和老伴儿在上海给女儿看孩子。”

    “我要了他电话,但觉得不认识的情况下,贸然打电话问不合适,这些人对当年三产改制出售的事都很敏感,有个校办企业,比这个药厂规模大多了,被收购的时候出了很多问题,负责人因受贿被判刑了。所以,咱们还是别着急,等他回宜北,咱俩一起找他当面问。”

    高菁菁点点头,“找到人,还要找证据。”她爸爸的工作日志只有她一个人知道,张浩并不知道日志的存在。

    “我实习的时候,查了很多案件资料,那个时候这种集体,乡镇企业性质的改制案件特别多,后来还有国有资产改制的案子,但多数还是盈利情况好的企业,像医大药厂这样亏损的企业改制有问题的少,毕竟不是优质资产,低价卖掉很正常。”

    张浩给高菁菁泼冷水,高菁菁几乎是赌上了自己的前途来查,如果查不出问题或者确实没有问题,他不知道高菁菁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