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新水浒传之商海沉浮 » 第四章 开饭馆

第四章 开饭馆

    张琴是我的学生,她的成绩属于中上等,因为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张琴考取了区里的重点高中都放弃了。初中毕业的张琴回到家里,早早地打工,早早地嫁人,早早地有了孩子,张琴的孩子放在婆家当留守儿童,由奶奶帮着照看。

    张琴有一个特长,就是跳舞跳得特别好,劈叉简直是分分钟的事情。张琴的歌也唱得很好,歌声嘹亮得十里八里都很出名。我再次碰到她的时候,是在列车上,那时她刚刚参加星光大道回来,她在星光大道中,因为才艺表演有些单调,在第三轮过后被刷脱了。她说,她很满足,在自己久已羡慕的舞台上发光发热,给全国人民带去快乐,重在参与嘛。这时,我看见张琴的表情,很沉醉的样子。

    几年以前,我听说张琴与丈夫在合川开了一家面馆。面馆的特色有两种,一种是张琴的歌声和劈叉,只要有客人喊张老板唱首歌来听,张琴就连忙放下手中的活,郑重其事地开始唱起来,歌声引来了更多的客人。如果有人喊,张老板,劈个叉来看,张琴立即放下手中的活,横叉竖叉斜叉叉叉精彩。二种是张琴的丈夫会做地道的重庆小面。只看见,张琴的店门口,人们早上来吃面,中午来吃面,晚上来吃面,每个时间段中,都站满了来吃面的人,客人们站成两排,人人手里都握着零钱,一手付钱,一手端面,不找钱,不补钱。张琴的店里面有一口大锅,一次可下几十斤面,负责下面的人手里端着一大簸箕一大簸箕的干面,一下下到锅里,用一双特大号的筷子搅动着,锅台边,就是宽宽的案板,案板上放着整整齐齐的三排碗,一排碗是二十个。碗放好了,有人把佐料放在碗底。面做好了,两个人把面挑起来,一眨眼的功夫,几十碗面做成了,客人纷纷交了钱,端了面,到馆子的某个地方,开始尝美味。唉!人家的小面馆门可罗雀,张琴家的小面馆热闹非凡。

    逐渐地,在这条街上,又开出了几家小面馆,有一家竟然是一个名人开的。逐渐地,张琴家的面生意也没有原来好了,甚至开始出现不盈利的状态。有一天早上,人们发现张琴家的面馆闭门谢客,然后开始升起围栏搞装修。半个月后,馆子开门了,转行做早餐。

    张琴家的早餐主要卖咸鸭蛋和小笼包。张琴家请了三个人,张琴的丈夫和另外一个人人负责批发咸鸭蛋和小笼包,批发到城市里的各个早餐馆。张琴和另外两个人主要经营早餐馆。

    张琴他们的早餐馆一开张,推出了优惠活动。他们的优惠活动是:

    1、如果有人充值六百元,就送十张面额为一百元的券,一张券可以到干洗店、理发店、美容店抵二十元。

    2、送会员两百个咸鸭蛋,一天送一个,一年中送完。

    由于活动太优惠了,在十五天中,就充值了二十万元。

    张琴说,他们是这样盈利的:每天返还一个咸鸭蛋,一家人三个来吃早饭,一个人有

    返还的一个咸鸭蛋,其余两个人也要有咸鸭蛋才对,就带动了两个咸鸭蛋的卖出因为每天要返两元钱,有的家庭干脆就一家一家的不做早饭,就到张琴这里来吃。一个人平均五元的早餐,三个人十五元,扣掉一个咸鸭蛋,还有十四元,再扣掉两元钱,还有十二元,再扣掉成本钱,也可赚净利润八元左右。

    琴家推出优惠早餐活动,带动了周围上千户人家。这些人家早上都不做饭,就到张

    琴家饭张店来吃。

    张琴说,虽然开早餐店很累人,但收益还是比较好,一年下来,百来万还是要赚的,

    张琴还说,向她这种没有文凭,没有啥子知识的人,能找钱就不错了,挣几千万上亿的想都不要想。

    前不久,我回老家,又看见了张琴,这时,她已经四十来岁了,用个词语形容,就是神采奕奕。我问他们还在做早餐没有?她说前几年就没有做了。原因是,人家看见他们赚钱,又来开了几家早餐店,还有他们批发的咸鸭蛋和小笼包也被别人抢了一些生意。他们又改行,做了一个有点技术门槛的工作——专门研究小火锅底料,在淘宝上开了个店,卖桥头火锅底料,以及各种各样味道的鱼佐料,现在没得原先累了。我说你们线下卖没有嘛?她说,在贵州湖南四川重庆有代理商,基本上我们的产品销售到了全中国。我问现在盈利情况怎么样?她说比开馆子好点,现在一年盈利少则八百万,多则上千万,这样的收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我想起了自己这点微博的工资,唉,不说了,说起都是心酸。

    故事五名豪超市

    江津的名豪超市,位于江津的城南市场,周围是江津最早的一批还房,这些还房是步行房。步行房里面住着一些老人,和一些照顾孩子读书的人。凡是有点钱的人都从这些步行房里面搬走了。

    名豪超市的前身是菜市,在屋子里有上百个菜摊子,这些菜摊子是由一块块石头组成,人们就租了这些石头摊位,一个月大概五六百,具体价格根据摊子的位置来定,比如在紧邻门口的摊位就要贵两三百,也有些摊位租不出去,因为它们实在是太里面了。来买菜的人有,但也不是很多,整个超市显得空荡荡的。在这个超市买菜买肉有个好处,就是在大门口有杆公平秤,如果买菜人觉得被人耍了称,就到公平秤上一称,是不是被耍了称就一目了然了。有一个买鱼的,目测这条鱼不足三斤,拿到公平秤上一称,果然少了三两,这个事情就闹大了,不仅卖鱼的称被摔烂了,而且被市场管理所罚款五百元。顺便说一说有个卖菜的人,生了三个姑娘,个个貌美如花。她做菜生意已经十几年了,起早贪黑黑白颠倒的生活让她患上了胃癌。她去做了手术,全靠药物养着。后来她就没有做菜生意了,在学校门口转让了两个门面做文具啊小饰品之类的,但由于不熟悉行情,被套路了。开始转让的是两个门面,转让费是十二万,后来,一个门面的老板不断涨房租,他们就把这个门面还给了老板,这个门面的转让费失了。还有个门面在两年前就挂出去门面转让,可无人问津。直到疫情出现了,转让费从几万降到一万多,还是转不出去。一句话,亏了十多万。闲话不说了,书归正传。

    有一天,名豪超市的前身就不是菜市场了,早早放出消息说,这里要变成超市,要这些卖菜的人自谋生路,自己去找外面的门面,几个月的时间人心惶惶。后来,我离开江津,再回到江津的时候,超市已经办好了,琳琅满目,厕所也宽敞明亮,还有两架电梯。这个超市有两个出口,有一天,一个出口没有人守,一个顾客因为心里想着事情,捡了一包鸡蛋没有称称,没有给钱,就直接从出口走了。回到家在煮蛋时,这个顾客才发现自己没有给钱。当然,就只好白吃了。还有,中午到超市买不到鱼,卖鱼的人回家了,这也让超市损失了很多客流量。

    有一天,从江津网上挂出一条消息,名豪超市要转让,转让费三百万。有一个大学生发现了这条消息,随即叫了几个好朋友一起创业。超市的转让费从三百万变成了两百万,并且还分期付款。为首的这个大学生名字叫刘洋。

    刘洋和几个大学生同伴经过商量,决定让超市做整个江津城的生意,而不仅仅是超市周边的人的生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是这样做的:

    首先,他们在江津网上挂出一则消息:五月五号至十五号,江津城南市场的名豪超市大宴宾客,每到超市来者,发十元钱的红包,来人必须带手机,必须有微信,用微信转账。刘洋他们把这则消息从网上挂出来还不着数,还派起大车小车沿着江津城的大街小巷喊话:捡钱了!捡钱了!位于江津城南市场的名豪超市发钱给各位,请各位来领,来领时带上手机,带上微信,时间是五月五号到五月十五号。

    五月五号到五月十五号这些天,来领钱的人很多,刘洋他们加到了很多微信好友。客户们在超市所发的二十块钱,转眼就交了出去。因为超市有一项活动,用十元钱可以兑奖,奖品是优惠券,优惠券上写着优惠五十元,优惠三十元,优惠二十元,优惠十元,优惠一百元等,全靠自己的运气。也就是说,只要顾客去买东西,到结账的时候,达到了相应的额度,可以减免相应的优惠券。就这样,超市把刚刚发出去的钱又收了回来,并且还卖出去了很多东西,十天下来,超市的营业额几百万。

    其次,因为刘洋他们有很多微信好友,就在好友群里发消息说,如果充值五百元,就可以成为超市的会员,不仅可以得到两百的优惠券,还可以买东西打百分之九十的折扣,还有各种节日送一些东西。并且要买东西商场负责送货,送到家门口,货到付款。并且这五百元还要在十个月内分期返还给客户,一个月返还五十。这个消息一出,立即有不少客户充会员,超市收到现金一百万。同时,刘洋他们又大肆在群里宣扬当了会员的好处,过一会又送会员的东西,过一会儿又送会员的东西,叫会员到超市来拿,会员看见超市里面的东西,想到什么东西快没有了就买,反正打九折,反正有人送货,就几百上千的买。这样一来,那些没有当会员的人也充值五百元,当起了会员。为了更好地让人们来当会员,刘洋他们推出了如果一名会员推荐了十个人来当会员,那么,这十名会员在超市消费的百分之五作为提成记在推荐会员的名下。如果推荐了三十个人来当会员,这三十个人在超市买的东西的百分之一十记在推荐人的名下,一个月后,返还给推荐会员,让推荐会员到超市来取,推荐会员又顺便买了些东西。

    为了把江津城里的客户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刘洋他们又推出了与各个小区的物管联合的号召,就是客户在物管那里交了一年的管理费,物管就发给名豪超市的消费卡,凡是拥有这种消费卡的人,在名豪超市买东西一律九折,反正名豪超市买东西是送货上门。一个月下来,上万张的名豪超市消费卡已经发出去了。

    刘洋他们建起了自己的公众号,把整个超市挂在网上,人们需要什么,直接从网上下单,超市的人就用最快的速度把货送上门。

    就这样,名豪超市的生意做遍了江津城,在刘洋他们的进攻下,很多超市纷纷破产。而刘洋他们,一年净赚几千万。

    故事六服装生意

    表妹是我四舅的女儿,长得小巧玲珑,白白瘦瘦的。她叫袁媛。袁媛毕业于服装职业学院,从高中起,就开始学习服装设计,直到大学毕业,直到出来打工,都是进行的服装设计。她帮一个老板打工,天天就跑到批发市场去看每天流行的什么款式,回来就稍作改动,变成自己的设计,交给老板,老板就成批地生产,一种样式卖掉多少件就与老板分成,每个月的工资也有一万多。有一段时间不愿意干了,想转行,跑去卖房子,结果,几个月房子一套都没有卖出去,只好回来干自己的老本行。因为原先工作的老板与其说是上下级关系,不如说是哥们。哥们听说她要辞职,就说你去吧,我把这个位置给你留起,等你什么时候想回来,你回来上班就是,待遇不变。在此期间,表妹一边工作,一边自己开了个服装店在街上。不得不说,表妹的眼光还真不赖,件件衣服都具特色,但始终生意不温不火,除了高昂的房租和两个工人的工资以外,其余所剩无几。表妹只好关掉了服装店,剩了一堆底货,可以说血本无归。

    好一阵没有表妹的消息了,再有她的消息时,表妹已经自己开了家服装厂,并且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有表妹的服装店,并且听说表妹发财了。我这人好奇心比较重,有一天专门约见表妹,把她的发财之路问得个清清楚楚。

    原来,在表妹读书的时候,班上就有三朵花,一朵花专门设计童装,一朵花专门设计女装,一朵花专门设计男装,表妹也是其中一朵花,专门设计女装。表妹在生意失败之后就找另外两朵花诉苦,说自己亏了多少多少钱,发誓要把这些钱加倍地找回来。另外两朵花也上有老下有小,也想挣钱,苦于没有更好的挣钱门路,因为她们也是在给别人打工,拿点死工资。正在三朵花都忧愁绵绵的时候,表妹的脑袋轰地一下豁然开朗。她说:我们三个都是服装界的绝世天才,我们为何不联合起来,开一家服装生产厂家呢。具体计划这样:

    首先,我们破除服装店单一的男装或者女装,或者童装的格式。我们把多年设计的衣服的样式印刷在书上,每个店配几本童装,几本女装,几本男装。顾客在店里来买衣服时,记下她的衣服尺寸,记下她老公的衣服尺寸,记下她孩子的衣服尺寸,记下她爸妈的衣服尺寸,然后再把样式书给他们看,他们看得起哪种样式就选哪种样式,我们可以根据他们所选的样式,给他们做亲子装,情侣装,或者不做亲子装,不做情侣装也行,并且承诺,他们所穿的衣服,在本城市是独一无二的。也许有人会说,一次做一件衣服太费功夫了。这分情况,如果订做衣服的顾客身材很特殊,衣服只生产一件。如果订做衣服的顾客身材很标准,衣服被批量生产出来,只是批量生产的服装放到别的城市的别的店去推销了。因为在中国有很多城市都有我们的服装加盟店,我们可以把服装加盟店做到几十家,几百家,甚至更多。我们负责成衣配送,负责经营流程管理培训,加盟店负责具体执行。也就是说,我们把自己的厂经营成了衣服批发厂家,整天面对着几十个店,几百个店的衣服批发。同时,对每一个客人来说,穿的是定制衣服,却给的是比市面上的衣服低的价钱。

    其次,光有一些店面还不行,还要引来客流量。为了引来客流量,首先有一个化妆得体的店员在店门口跳舞,看见有人来驻足观看,就有另一个营业员在门口说,男人、女人、儿童的东西都不要钱了,免费送了哈,欢迎人们进店了解。人们一听见免费送东西,就往店里面去了解。于是,店里面的营业员就说,只要充值四十九元钱,就可以成为本店的会员,只要是会员就买东西打九折。只要成为会员,选一样男人、女人、小孩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不要钱。并且解释说,这四十九元钱还会算在你买的东西里面。并且,只要成为会员,每个月都可以来为男人挑选一样东西,为女人挑选一样东西,为孩子挑选一样东西,这些东西都不要钱。这样,这些客人至少每个月回来一趟,稳定了客户源。只要客人进店了,一边看送的东西,一边看卖的东西,如果有人看起了卖的衣服,就成交,如果没有看起卖的衣服,营业员就拿出几本书的衣服样式,供他们挑选,男人的,女人的,孩子的。

    然后,有人不知道自己的衣服尺寸,营业员就帮他量,量了记好。如果男人没有来,孩子没有来,老人没有来,营业员可以上门去量,量了记好,同时带上三本书,找出他们自己喜欢的衣服样式,定做。有的人可以为一家大小做几套,为爸爸做,为妈妈做,为丈夫做,为妻子做,为孩子做,这些就是店里面永远的客源。如果有人在其他店发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样式,只要把照片拍下来,我们就照着做,价钱比其他店便宜。

    最后,凡是成为会员的人都在一个微信群上,那些成功订购衣服的人都要穿着新衣服拍一张照片,或者是情侣照,或者是亲情照,又或者笨拙,或者灵巧,或者正规,或者俏皮。别的会员看见了,也受一下刺激,定制一件或者几件衣服,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