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许宣成道 » 第四十四章 黑白分明

第四十四章 黑白分明

    天机阁。

    观星台。

    此地高若千丈,仿佛耸立在云霄之中,在整个京城,都是宛如一道直插云霄的利剑,令人仰视而不敢亵渎。

    而这高耸的观星台之上,四周风声凄厉,却无法吹到台上。一白一灰两道身影相对而坐,正在对弈。

    棋盘之上,犬牙交错,黑白难分。

    忽然,那白色身影道:“那个人出现了,或许将会改变整个格局的变化。”

    灰色身影道:“格局就在这里,不是任凭改变的,谁又能有什么把握,谈这改变之事?”

    白色身影道:“但某位阁主,却悄悄地派人去余杭,还混在执灯人中,提前十年开始布局,所谓如何?”

    灰色身影手中的棋子略微一顿,紧接着,他毫无阻滞地落下一子。

    “布局谈不上,天机阁本来就有堪布未来,未雨绸缪之职,况且萧魁首既早有打算,又何必来找老夫相谈?”

    萧容若淡淡道:“我自然是不愿与阁主谈这种破坏雅兴之事的,但我执灯人向来清正廉明,不容沙尘。我大玄国策便是执灯人只能归于皇上直接管辖,即便是与天机阁有合作,却也并非混为一物之事。阁主的行为,令我很难办啊。”

    灰色身影笑道:“萧魁首,所谓好办与否,不都在你的手上么?况且,萧魁首有何打算,又何必与我相谈?”

    萧容若默默不言,只是再下一子。

    灰色身影淡淡道:“佛家所讲,有因便有果。萧魁首之所以这次来找我,若非心中有事,又何必这般多费口舌?”

    萧容若平静道:“若非有事无事,又怎能随波平和?阁主在这观星台上如此之久,岂非总有些不胜的寒意?”

    天机阁主道:“你若知道,天行有常,我不过只是一个糟老头子而已,便了当。”

    萧容若摇了摇头,道:“阁主正当风华正茂之时,当辅佐大玄昌盛久隆,怎可说此颓然之语?”

    天机阁主捻起一子,淡淡道:“大玄昌盛久隆,又岂是人力所能算及?”

    萧容若道:“若是如此,阁主何必妄自插手?”

    天机阁主淡淡道:“我并未插手,只是天数使然。”

    萧容若默然无语。

    过了半晌,他说道:“冯易也颇有年岁了,你忍心让他在余杭度过余生么?”

    灰色身影下出一子解围,道:“我自然会安排他回来。”

    “脱身么?”

    萧容若忽然下出一子:“事到如今,还想脱身?”

    看着这一子,天机阁主陷入出神之中,萧容若的这一子,将他的后路尽数封死,即便是继续下下去,也不过是延缓输棋的时间而已了。

    盯着棋盘沉默良久,天机阁主最后叹了口气。

    “大儒萧万机的棋艺,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就是常常败于皇帝之手,令老夫颇难想象当今皇帝的棋艺究竟何等出神入化,天下无双。”

    萧容若细细捻着棋子,闻言抬头诧异道:“这局棋,难道不是阁主故意输于我的?”

    天机阁主笑道:“我就喜欢和你说话,明明输了棋,我心里还很舒坦。”

    萧容若颔首。

    ……

    安阳诗会虽然还在进行中,但经过了刚才许宣的事情冲击,加上那文气冲霄的影响,令众人的兴致被极大的消耗,接下来的诗会,便多少有些兴致缺缺的样子。

    更多的人则是在回味和讨论刚才的事情,无论是许宣的风流姿态,还是难得一见的文气冲霄、千古词的出世,都是令人大开眼界,津津乐道的。

    更何况还有小侯爷这个大瓜,让他们吃的乐此不疲。

    “李兄,你说这真的假的,小侯爷竟然是妖魔?南候府可是勋贵之家,这怎么可能啊?”

    “我也觉得不太可能,人家可是五品鹰扬将军,被皇上嘉奖的,加上这身份地位,怎么想都不可能是妖魔。但执灯人既然出动,那肯定不是毫无理由的,执灯人也知道小侯爷背后代表着什么,但仍然敢抓小侯爷,恐怕这件事情没有误会那么简单。”

    “诶你说,是不是执灯人公报私仇,为了给那个许宣报仇所以针对小侯爷?”

    那李姓男子一脸鄙夷:“你也太天真了吧,他许宣虽然写出了千古词,实力也胜过小侯爷,但你当南候府是吃干饭的?若是执灯人为了这么一个小黄灯不惜得罪南候府,这事捅到皇上那里,执灯人能有好果子吃,他萧容若能有好果子吃?”

    周围人听到这李姓男子的话,也纷纷点头。

    “此言有理。”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况且是执灯人?执灯人这么做,肯定是抓住了些什么。”

    “那照这么说,可能那小侯爷真的是妖魔?”

    “当朝五品将军竟然是妖魔,这也太可怕了吧?”

    此刻,就连之前和小侯爷在一起的勋贵子弟们,都是神色有些惶恐。

    不是吧,小侯爷竟然是妖魔?刚才,他们竟然在和一个妖魔把酒言欢!

    想到那妖魔的种种恐怖传闻,几个人的脸色越发的苍白下来,直接起身,打道回府。

    这件事情,要快点回去报告各自的长辈,提前做好打算。

    而且,这些子弟,都打算找高人,好好检查下身体了。

    与此同时,诗会中许多人物都提前离开了,便是花雅亭的众多皇子皇女,此刻也是纷纷起身,离开诗会。

    今天这个消息太过于令人意外,小侯爷竟然被执灯人公然抓捕,而且还涉嫌成为妖魔,这件事情将在朝中掀起怎样的波澜,简直难以想象。而且,千古词的出现,无疑也在说明着什么。或许,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无论如何,许宣这个名字,开始真正的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内,这个名字,注定要伴随着这段风波而起起伏伏了。

    皇宫。

    常公公快步赶到御书房的时候,便见明帝站在窗前,正凝视着某个方向。

    “陛下。”常公公跪在地上,道:“老奴亲自参与了安阳诗会,如今提前回来了。”

    明帝没有回头,只是淡淡道:“有何发现?”

    常公公道:“此次的诗会发生的事情颇多,先是有一个年轻人写出了千古词,然后,执灯人又把南候府小侯爷抓走了,说是涉嫌妖魔。”

    “嗯?”明帝颇感意外:“小侯爷涉嫌妖魔被抓?是执灯人动的手?”

    常公公道:“的确如此,当时地灯都出动了,若非如此,小侯爷也不会被轻易抓去。”

    明帝沉默片刻,道:“执灯人秉公执法,若是没有理由,绝不会做毫无根据之事,这件事情,便让萧容若去办吧。”

    他幽幽叹了口气:“没想到,这五品鹰扬将军,南候府的后人,竟然会涉嫌妖魔,实在是令朕痛心啊。”

    常公公道:“陛下保重龙体,为这件事伤了身子不值得。有萧魁首为您分忧,这件事情定会水落石出。”

    明帝摇了摇头,问道:“那写出千古词的人是谁?朕很好奇,这京城中有名的才人我也清楚一二,但从未知晓竟有人能有如此大才。”

    常公公回道:“是一个名为许宣的青年。”

    “许宣?”明帝面色一变。

    “没错,老奴也正要和皇上讲,这许宣虽然是一个执灯人,却能写出如此精妙的词,简直令老奴大开眼……”

    “何等精妙?”明帝忽然转过头,神色淡淡。

    常公公脸色一变,低下头道:“其实,也并非太过精妙,不过是世人夸大而已。”

    明帝迈动脚步,坐在椅子上,道:“你给我讲一讲,他写的是什么。”

    常公公一时不敢疏忽,一字一句地讲了起来。

    待到讲完以后,明帝闭上了双目,品味了片刻,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向远处灯火。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人究竟是在写情,还是在写事?

    国子监。

    夜晚,灯笼高挂,影影重重。

    自白简生一踏入国子监大门后,王玄渡的身影,便如同闪电般,来到他的面前,把正回味诗会的白简生吓了一跳。

    见到是王玄渡,白简生连忙行礼道:“见过老师。”

    “嗯。”

    王玄渡点了点头,道:“为师今日见诗会的方向文气冲霄,不知道这是否是诗会发生之事。”

    白简生道:“的确是诗会发生之事,今日的安阳诗会,真可谓是平生罕见。若不是后无来者,也是前无古人了。”

    这听得王玄渡更加心痒难耐,他问道:“你来讲讲,诗会中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白简生便将今日诗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

    听完白简生的话,王玄渡沉默了片刻后,若有所思道:“萧容若从来不做毫无把握之事,况且此事还有许宣参与,这次,恐怕小侯爷真的难脱其咎,这南候府,也是风雨欲来了。若是萧容若对南候府动手,这京城的局势便出现了变数。”

    见王玄渡陷入思索中,白简生站在一旁,静静等待着。

    过了会儿,王玄渡看了白简生一眼,见他还在那里恭恭敬敬地等着。

    于是又沉思了片刻……

    终于,王玄渡忍不住道:“那许宣写的词如何?”

    白简生道:“非常好,是千古词。”

    “你知道人家写得好,那还不快点说?”

    “我以为老师在思考执灯人的大事,分析今后京城的局势如何……”

    “我一个清水闲职,关心什么朝中局势?赶快给我抄写出来,算了,念,给我念出来。”王玄渡站在原地,颇有些恨铁不成钢之态。

    这首词写的非常好,乃是千古词,自然让白简生直接便是记了下来。

    回想着词句,白简生抑扬顿挫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白简生将词念了一遍。

    刚刚听到第一句地时候,王玄渡便是被词中的意境所吸引了。

    但听到中途,却觉得这首词虽然写的不错,却只是在描绘了一种普通的美景,虽然华美优雅,但却并没有什么深意。

    然而,听到那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他的胃口便被吊起来了。之后,当听到最后一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他登时忍不住的一拍手掌。

    “这首词妙,妙啊!”

    王玄渡整个人的神色都是带着股激动,这么多年了,他终于又听到了这样一首令人颇有共鸣的好词,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从他的内心深处散发而出。

    这首词,如果从前面而言,虽然优秀,却当不得经典,然而这首词从下半阙后,峰回路转,极尽升华,直接给本词提高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而之前的一切,都成了这最后一句词的铺垫!

    无论是写情写景,还是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诉求,都完美的融入到了这诗词之中,令人听着都感觉到一阵的美妙。

    更不必说,最后几句蕴含着很深的道理,绝对会在民间流传开来,化用至普通事情之上。

    难怪是千古词!

    王玄渡忍不住遗憾道:“恨不能在当场,恨不能在当场啊!”

    千古词,文气冲霄,对大儒有一定的帮助,或许能够参悟出什么儒家之道。

    而且,即便是没什么帮助,能亲眼见到那气冲霄汉之景,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而与此一幕幕,还在京城各处,随着参加安阳诗会的人回去而复现着。

    “真的难以想象,这样的词竟然出自一个执灯人,一个武夫之手。我还以为,那武夫都是粗鄙之人,粗鲁的很,当不得雅士之座。”

    “这等人才竟然在执灯人中,那萧容若实在是埋没人才!”

    “听闻此人俊美无俦,我很想见见他,与他探讨诗词一道,不知道他住在哪里?”

    “文采斐然又武力超绝,不能细说,一想起来,我就直流口水,嘶溜……”

    一时间,许多人因为许宣这一首词,而心神动摇。

    ……

    在萧容若走后,观星台上,狂风呼啸,在天地之间回响,整片天地,仿佛只剩下了一个人,一道灰色的身影,和一张棋盘。

    棋盘上,犹有残局。

    那身影盯着整个棋盘,忽然双指夹起一子,落在棋盘之上。

    啪嗒。

    清脆的声音,回响在这空旷的观星台四周。

    这一瞬间,棋盘形式逆转。

    黑白分明。

    半晌后,一道声音在这空旷的观星台之上,幽幽响起。

    “破道火,文气冲霄,小家伙,就让我看看,你究竟有什么本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