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造士 » 第十二章(10)

第十二章(10)

    众人见赵建国发威,谁也不说话,低着头,等着事态的发展。

    王向阳不知道轻重,听见赵建国说无端撤了辛怀玉的班主任,先就不高兴了。但赵建国毕竟长他几岁,在教导主任的位置上干了多年,起码的尊重还是有的。所以说话时语气包容了许多。

    “赵主任,撤辛怀玉班主任是学校的决定,咋能说无端呢?学校这么决定总是有理由的。”

    “你给我说说什么理由?”

    赵建国正愁没处发泄呢,见王向阳接了话,所有肚子里憋的气自然全冲着王向阳去了。

    “你又不是管政教的,我凭啥要给你说理由?”

    王向阳也蛮横起来。

    “关于印刷厂的事……”

    郭怀仁见两人杠上了,怕事情发展下去不好收场,就想岔开话题。

    “别说印刷厂的事,先把这件事说清楚再说。”

    赵建国毫不客气打断了郭怀仁的话,脖子一拧,又冲王向阳去了。

    这时陆天福笑呵呵的对着赵建国说:“我说老赵呀,咱们都多大岁数了,还生这闲气?较这邪劲?不就是一个辛怀玉嘛。养鸡不也是学校工作?吴校长说得对,人家尹老师能干,辛怀玉咋就不能干?年轻人,多锻炼锻炼有啥坏处?”

    “这能一样吗?”赵建国对陆天福还是留了份客气。“尹老师多大岁数了,辛怀玉多大岁数。这么做不是等于把辛怀玉给荒了?再说,你们平心而论,谁不知道辛怀玉这两年来心事全放在了教学上,你们现在突然不让他登讲台了,你们想过他的感受吗?”

    “赵主任言重了。”

    吴天硕不冷不热的说道。

    “我言重了?”赵建国轻蔑中带着怒气。“你们把一个一心只想做好教师的人弄到鸡场去养鸡,还说我言重了?”

    “赵主任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马向前突然发话了。“一口一个你们你们,难道是我们故意要迫害辛怀玉?”

    “我看……”

    后面的话没说完,石宝亮抢先截断了赵建国的话,慢条斯理的说道:“赵主任这么说话就不对了。咱们现在是开行政会,所有的决定都是集体决定,这不正研究了嘛。”

    说完故意停顿下来,看着赵建国,意思是让赵建国冷静,不要冲动。等赵建国理解了他的苦心,才又慢条斯理的继续道:“辛怀玉去鸡场这件事我事先不知道,我觉得不太合适吧?”

    石宝亮说着转眼看向吴天硕和马向前。眼神却并不坚决,好像是在征求意见似的。

    “去年撤班主任,今年又不让上初三,我觉得这就够了,再打发到鸡场养鸡,怕老师们会有议论了。”

    说完了,眼睛一闭,靠在沙发上不说话了。

    郝振国这时也说话了。

    “老师们的事本来不在我的管辖范围,不过,关于辛怀玉,我还是有所耳闻,我们做教育,眼睛不能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要多看优点嘛。”

    郝振国说话时并不严肃,始终打着哈哈,脸上笑嘻嘻的,好像是在起哄。

    恰恰是郝振国嘻哈中的一番话动摇了吴天硕。

    吴天硕开始犹豫了。扭头看着马向前,似乎在征求马向前的意见。马向前看了吴天硕一眼,低下头思想。

    眼看着事情有了转机。赵建国心里暗暗欢喜。一口长气还没出出来,就听见李军像是自语似的说了一句话。

    “听说辛怀玉对一个叫刘丽的女生挺好。”

    这话出来的时候声音很小,却犹如晴天炸响的春雷,惊呆了众人。会场顿时安静了。你能听见人们的呼吸声。

    死般沉寂了几秒钟后,马向前厉声道:“不要瞎说。”

    “我也是听说……”

    李军委屈的小声嘟囔了一句。最后的申诉拖着尾音跌进了泥潭里,谁也没有听清。

    “老郭,你接着说印刷厂的事。”

    “印刷厂的事……”

    经过了刚才的风波,郭怀仁说话变得慢吞吞的,犹豫间似乎顾虑重重,说不下去。

    吴天硕毛了,大声道:“有啥吞吞吐吐的,说就行了。”

    郭怀仁这才又捡起话,在情愿与不情愿间把印刷厂的事说了。

    郭怀仁并没有提到开印刷厂的后台是吴天硕的亲家,厂长是女婿。只是说了背景。

    郭怀仁说这家印刷厂的老板原来是市一印的厂长,儿子在厂里既管生产,又管销售。路子宽。所有设备都是人家的,跟咱们学校合作开厂子主要是吴校长的关系,要不人家还不来呢。

    “不来算毬,谁稀罕。”

    工会主席霍希突然骂了一句。

    郭怀仁见怪不怪的继续往下说。

    “当然,他也不是白来,现在印刷厂不景气,揽不上活,跟咱们合作主要是看准了教育上的业务。吴校长说了,办起印刷厂后,整个东河教育上用的作业本就够了。”

    说完看了眼吴天硕。

    吴天硕点点头,接过话:“除了印制作业本外,还可以承揽试卷。另外,我在市里有些关系,找了两家大企业,答应他们的活给咱们。”

    “要是有业务,这事还商量啥?干呗。”霍希阴阳怪气的说道。

    马向前不快的瞅了霍希一眼。

    吴天硕并没有显出不高兴,环视了众人一圈,说:“你们看这事怎么样?”

    “厂房放哪儿?”

    郝振国问。

    “西面那栋房有三间库房,可以腾出来做车间。”

    “还有问题吗?”吴天硕问。

    “没有了。”众人有摇头的,有顺口回答的。

    “那这两件事就这么定了。回头办公室和总务处就开始着手准备吧。要做的事还很多。大家务必全力以赴,把我们的校办工厂办好。工厂办好了,学校发展就有希望了。”

    吴天硕说完了,扭身面对马向前。

    “马书记,你说两句。”

    马向前正了正身子,清了清嗓子,放开声音说道:“勤工俭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补充学校经费的重要渠道。希望大家能充分重视,把这项工作做好。”

    “那就散会吧。”

    吴天硕说着探手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水杯,站了起来。众人也纷纷收拾笔记本,站起来准备走人。

    “辛怀玉的事……”

    赵建国急了,大声道。

    正往外走的众人听到声音有都站住了,所有的目光全集中在了赵建国身上。赵建国在沙发上,身子早坐直了,红着脸,挂着急切,露着气,眼睛却不知道该往哪里看。看吴天硕,看马向前,看众人。像被扔到了孤岛,四处看,却无法把目光集中起来。

    “回头再说吧。”

    吴天硕宽容的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边说边往外走。众人跟着就都出去了。会议室里只剩下了气恼的赵建国和整理笔记本的郝振国。

    “你这是生的那门子气?犯得着吗?”

    郝振国冲着赵建国笑了笑,宽慰道。

    “甚他妈的事。”

    赵建国骂道。

    “唉!现在这事,你没看出来?谁还出来主持公道?算了。”

    郝振国说完,把笔记本和资料往胳膊肘里一夹,准备走人。

    “你等……”

    赵建国急了,叫了一声,好像快要淹死的人看见了远处漂来一根稻草似的。

    “咋?”

    郝振国停下来,看着赵建国。

    赵建国满脸沮丧,叹了口气:“没啥。”

    说着站了起来,低下头往外走。

    郝振国跟在后面,边摇头边笑边叹息。

    出了门,也不管纪律不纪律了,径直到了初二办公室。李军刚回办公室,正沉浸在自得之中,脸上浮着笑。见赵建国进来,原来隐约的笑就绽放开了。

    “赵主任……”

    赵建国厌恶的瞅了李军一眼,不等李军的话说完就冲着辛怀玉叫道:“辛老师,你来往办公室一下。”

    说完,转身就走。

    辛怀玉莫名其妙的站了起来,看了看李军,见李军脸像猪肝似的憋在那里。两人目光相遇时辛怀玉感受到了李军的怨毒。心里想,我哪里得罪你了,你这样看我?

    跟在赵建国后面,见赵建国的背影在狭窄的甬道上摇晃,像风吹起的浪花。辛怀玉心里嘀咕,这是咋的了?李军怨我,赵建国气我。

    莫名的跟着赵建国进了办公室,只见赵建国往椅子里一跌,歪着身子,恼火的看着辛怀玉,劈脸就问:“你咋惹下李军的?”

    辛怀玉被问了个愣怔,茫然的看着赵建国说:“没有呀?咋了?”

    “咋了?你死定了。”

    赵建国恨声说完,扭正了身子,爬在办公桌上,顺手拿起放在办公桌上的材料,看了起来。

    这下辛怀玉更蒙了。站在中间,奇怪的看着赵建国。见赵建国没了下文,奇怪的问道:“到底咋回事呀?”

    “唉——”赵建国长叹一声,指了指沙发,对辛怀玉说,“坐吧!”

    等辛怀玉坐下了,赵建国愁眉不展的骂道:“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知道吗?”

    “可我没有得罪谁呀?”

    辛怀玉委屈道。

    “没有得罪谁?谁也没得罪众人把你往屎坑里塞?”

    “你说李军?”辛怀玉回想道,“也没个啥呀。无非是反对他打学生,不讲方法让学生背题。可这些事……”

    “行了。这些事还算小?你这等于什么?等于把李军给否定了。你知道不?”

    “难道打学生,背数学题不应该否定?”

    “你呀!”赵建国指着辛怀玉的鼻子骂,“我该说你甚呢?生就个榆木脑袋。”

    辛怀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没办法。”

    “你还笑。”赵建国急恼道,“这回可是惨了。”

    辛怀玉不笑了。问:“咋惨了?”

    赵建国就把刚才行政会上的决定跟辛怀玉说了。末了说,虽然没有最后定下来,但估计十有八九要去鸡场养鸡了。

    辛怀玉始终平静的听赵建国讲。听完了还是那么平静。赵建国奇怪了,问,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辛怀玉说你们刚才开完会,我那能早知道呢?赵建国说你咋就这么淡定呢?辛怀玉说既然是学校行政会决定的,急有啥用?赵建国说我都替你急,你反倒不急。

    辛怀玉这才把魏静之前跟他说的事说了一遍。说完了,辛怀玉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遇上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我也没办法。”

    赵建国说:“原来你早预料到了。”

    辛怀玉说:“也不能说预料到,但自从魏静跟我说完之后,我观察了一段时间李军、陆天福、杜朋义,发觉确实如魏静所说,这些人心里恨上了我。还有图书馆里的张老师,说不上结怨,背后跟一群老女人添我坏话。你想吴天硕能放过我?”

    赵建国说:“我说吴天硕咋那么坚决要你去鸡场。原来是这样。可你既然知道了,为啥不早点跟我说。”

    辛怀玉淡然一笑:“跟你说有啥用?你不也在今天的会场上据理力争了吗?可谁听你的?不过,我倒是真的要谢谢你。”

    “谢我干啥?”

    “谢谢你支持我搞课改,谢谢你据理力争的为我争取上课堂。”

    “都这样了,还谢啥呢?”赵建国气恼的说。沉思了一会儿问辛怀玉:“真要是不让你上课了,可咋办呢?”

    “我也不想离开课堂。我还是那句话,我这一辈子干不了别的,能把老师当好就知足了。可他们非不让我上课我也没办法。先在鸡场干着呗。”

    “不行,我还得跟吴天硕说说去。”

    赵建国说着就要站起来找吴天硕。

    “算了吧!”辛怀玉拦住了赵建国,说,“正如你刚才说的,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可既然已经得罪了,再想逃脱,怕是难了。倒不如先去养鸡场躲躲。等过一阵子再说。我就不信吴天硕能在这儿干一辈子?”

    “你倒是豁达。”

    赵建国脸上挤出些轻松的笑。

    “我跟你说个历史上的事,你就明白我的心思了。”

    辛怀玉笑着说。

    “说来听听。”赵建国受辛怀玉情绪感染,真的放松下来。

    辛怀玉就说到了唐朝重臣郭子仪晚年退休在家,当时还是个尚未成名的小角色的卢杞前去拜访他的事。

    说有一天,卢杞前往拜访郭子仪。郭子仪正被家里所养的一班歌伎们包围着,得意地欣赏音乐。一听说卢杞来了,郭子仪马上命令所有的女眷和歌伎,一律退到大会客厅的屏风后面去,一个也不准出来见客。

    郭子仪收拾好容装才出去见卢杞,两个人单独谈了很久。等到客人走了,家眷们奇怪地问郭子仪:“您平日接见客人,都不避讳我们在场,谈谈笑笑,无所顾忌。为什么今天接见一个书生,却要如此慎重呢?”郭子仪说:“你们不知道,卢杞这个人,很有才干,但他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而且他的长相很难看,半边脸是青的,好像庙里的鬼怪一样。你们女人最爱笑,平时没有事都要笑笑,如果看见卢杞的半边青脸,一定忍不住要笑。你们一笑,他就会记恨在心。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就没有一个活得成了。”

    其后,卢杞果然做了宰相,凡是过去那些看不惯他或得罪了他的人,他一律给以杀人抄家的报复。唯有对郭子仪的全家却很宽厚,即使郭家人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也曲为保全。

    在卢杞看来,郭子仪对他一向都是颇为重视的,因而便大有感恩知遇的意思。

    这事记在唐史《奸臣会传》中。

    “既是这样,你为啥还要得罪他们呢?”

    赵建国不解的问道。

    辛怀玉于是又讲了三国时期嵇康的故事。

    辛怀玉说,三国时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是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又喜爱老庄学说。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郎中,调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司隶校尉钟会,遭其构陷,而被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说起来竟是一件小事。

    嵇康曾生活困窘,和向秀一起在大树底下打铁,“以自赡给”。

    颖川钟会身出名门,是钟繇之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气”。年少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三年后又升为尚书郎,二十九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

    钟会对年长其两岁的嵇康,敬佩有加。但嵇康却拒绝与其交往。《世说新语》记载:钟会撰写完《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

    显赫后的钟会再次造访嵇康。嵇康当时正在打铁,对钟会不加理睬,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觉得无趣,便悻悻离开。嵇康在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会对此记恨在心。

    就这么一件小事,丢了嵇康的命。

    “真是小人难缠啊。”

    赵建国感叹道。

    辛怀玉道:“白居易曾有一首诗,题为《杂感》,专说此事:‘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赵主任你说是非能由己吗?”

    赵建国叹息摇头道:“这么做太委屈你。”

    辛怀玉说:“嵇康有《家诫》传世,开篇有几句话,说得非常好。‘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准行,自当。’说的是一个人活着却没有理想,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作为一个君子,只要用心,想做的事情终能成就。我就是到了鸡场,也不会放弃课改的,没有了实践,我可以做些理论上的储备,总会用得上的。乘到鸡场,也避一避这些个风头正盛的人。”

    “你真能想得开。”赵建国叹道。“你能不放弃课改,我很高兴。我没有看错你。总有一天,当你重登讲台时,会有大的成就。”

    见赵建国宽了心,辛怀玉心里也高兴,就说:“检举别人的坏事,总会遭人怨恨,我以后尽量做到少说话,谨慎戒备,守好自己的言行口舌。这样就可以远离那种难以避免的被人怨恨或责备的境地了。”

    “有了这一次吃亏,是该警醒了。”

    赵建国语重心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