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时空监管局 » 第五十八章:清缅之战

第五十八章:清缅之战

    时空通道

    陈升躺在一个角落翘着二郎腿悠哉道:

    “找着没有啊,效率这么慢,找个简单点的啊,别耽搁了我考证的时间。”

    就在秃顶警司告诉他古董的事已经了结和他没关系后,时间碎片就嚷嚷着要去絮乱的时空吸收时空能量补身子。没办法,这事他在赤壁那会就答应了时间碎片,陈升只好尽快诊治于几名绝症病人、报考上医师证后就立刻来到时空通道。

    “找到了找到了,1767年11月21日,坐标-115,-158,走起!”

    ......

    脚落地,有种松软的感觉,四周更是有股湿热的气息铺面而来,陈升抬眼望气,只见大片一望无际的巨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只有零星的光点照射下来。到处都是从未见过的奇花异草,鲜艳果实、巨叶根茎,还有悦耳的虫鸣、飘然的蝴蝶、扑扇的小鸟。

    “这是热带雨林?缅甸?什么情况?”

    陈升一脸懵逼,这是要他搞荒野求生吗?来这个么鬼地方!

    “这是缅甸北部的老官屯,清缅第三次战争时期,你自己查查历史吧,我得先把这段时空切割出来。”

    时间碎片简单的解释了句便突然临空飞起,而后猛的爆发出一股能量轰击在天空上。陈升则是点开时空手环开始查看历史:

    1767年4月,清朝两次对缅甸作战失败后,伊犁将军明瑞奉命入云南准备征战缅甸,乾隆帝调满洲兵三千,四川绿旗兵八千,贵州绿旗兵一万、云南绿旗兵五千,合计二万五千兵,分两路进军。

    南路军:明瑞亲率一万七千兵出宛顶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

    北路兵:参赞大臣额尔景额率八千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回合阿瓦。

    十一月二日,明瑞率南路兵出宛顶进入缅境,十日,占领木邦城,留参赞大臣珠鲁讷率兵五千留守木邦城,自率一万二千兵继续前进。

    北路兵则于十一月十六日抵达老官屯与伊洛瓦底江对面夹江树栅防守的数千缅军对峙,现在陈升位置就在老官屯往南三里之外,北路兵和缅兵正在开战!

    “终于~完事了~”

    时间碎片疲惫的声音在陈升的脑海中响起:

    “告诉你啊,就两个月时间,絮乱值能爆多高就爆多高,我的能量已经耗尽~需要躺~躺会。”

    “喂喂,什么意思?你个碎渣居然要躺平!这可是为你自己干活!”

    “喂~!!!”

    确定时间碎片真瘫了之后陈升顿时就不爽了,之前给陈杰兑换了颗小药丸,又使用时空穿梭功能后他就没绩效点了,本来就还想着时间碎片能帮忙,遇到危险的时候能救急,谁知道这货居然躺了!

    【这可咋整?】

    陈升顿感牙疼,爆絮乱值不难,这一战明瑞不但输了,还战死当场,只要帮助明瑞战胜缅甸就行。本想着有时间碎片的静止能力,他直接杀到缅军大营把那些将校全砍了甚至把缅甸王剁了完事儿。现在就很蛋疼了,要改变战局他就得亲自上场,可战场上刀枪无眼啊,更恶心的是现在清缅双方都有在使用火器、大炮,缅甸军更有小部英军驻扎,不但拥有燧发枪,还装备上了舰载炮以及陆战炮,这些玩意要是给他来一发妥妥就是粉身碎骨啊!

    放出鹰隼,陈升蹲在一旁盯着战况深思了片刻,一抹脸便成了一张面容黝黑、皮肤粗糙、浓眉大眼还满口黄牙的标准云南绿营兵的模样,换上鹰隼叼来的死卒衣服、长刀,大摇大摆的朝额尔景额营地走去。

    “咦,黄威你不是死了吗?”

    营门外,一名站岗的兵卒咳嗽两声问道,他记得自己明明看见这小子中枪倒地,掉入河中的。

    “你臭了老子都不会死。”

    陈升谩骂一声,他现在的身份是云南曲靖本地人黄威,三十二岁单身狗,家里有一个老娘和妹妹,在绿旗混了五年,是个典型的兵油子。而现在对他发问的也是曲靖人、一个锅里捞饭吃的混子,双方熟得很。

    对方被骂后也不生气,嘿嘿笑了两声便放他进去,在他看来黄威八成又是装死了,不过这种事在他们这些人里那是常规操作,杀敌建功什么的没这想法,保命才是第一,命保住了资历就有了,再剁点死人脑袋、杀点土人冒功自然就能升迁。

    【靠,真够烂的!】

    进了大营,陈升扫视四周心中不由鄙夷,营地的建造毫无章法,既不通五行六道,又不似八卦九宫,看着像是个从没学过兵法的新手布置的营地。营地中该有的瞭望塔、箭楼、暗哨全都没布置,物资四处乱放、兵器胡乱堆积,兵卒散懒居然还有在堵牌的,简直就是乌合之众!这要是被人冲营妥妥炸啊。

    【绿旗兵啊,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陈升心中暗叹,见识过曹军营地、精锐的他相当看不起这些家伙的,绿营兵是明朝投降清军的降军,清朝中期以前还是相当精锐的。但以后承平日久,营务废弛,日趋腐败,嘉庆初年镇压白莲教的时候就不行了。同治、光绪年间逐渐裁汰,最后更是被改编为警察性质的巡防营。

    【好在,缅甸兵更烂。】

    陈升暗暗翻了个白眼,如果说绿营兵是三级兵种,那由本地土人壮丁组成的缅甸兵就是三级的地板砖,不过缅甸兵中的一万精锐倒是勉强称得上是二流兵,而清朝精锐满洲八旗兵又稳压缅甸精兵一头,算得上是二流天花板。

    但八旗兵更擅长在北地平原作战,不擅长在缅甸这种热带雨林地区厮杀。而且八旗兵少,这次乾隆帝一共就给了三千八旗兵,明瑞分了两千一,额尔景额才九百。绿营兵也少,一共才两万二,明瑞带走了一万五,额尔景额七千。可缅甸兵就不同了,普通兵卒一共参战了五万余,再加精锐一万,总兵力已经是清军的一倍有多,还是在本土作战占尽了地利。

    天时、地利、人和没一个占优的,说句实话,在这种情况要想干翻缅甸难度真不是一般的大。特别是前两次清军战败极大的提升了缅甸军的士气,降低对清军的敬畏之心。后面清朝第四次征战缅甸,乾隆任重臣傅恒为经略,阿里衮、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鄂宁为云贵总督,可以说是豪华阵容了,还增派三千满洲八旗兵、两千水师,最终的结果还是议和了。

    可想而知,像这种远征作战的难度真心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