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月色 » 第二章 勇锐

第二章 勇锐

    虽然已有人接应,但李承乾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在两名士卒的照料下坐到担架上,披上了貂裘,重新进入了密林之中,脚上已经抹了上好的金创药,据高侃估计,应该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让一直提心吊胆的李承乾稍稍松了一口气。

    席君买已经被一队骑兵迅速运了回去,高侃暂时接替了他的工作,抽出腰刀拱卫在李承乾的身边,不是李承乾不担心自己的爱将,而是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天色已然大亮,但是林子里面的路并不好走,逐渐升起的温度在林间制造出了薄薄的轻雾,脚下荆棘密布,阻拦着这一行人的前进,李承乾很难想象,自己当时究竟是怎么硬生生地把席君买从这林子里面拖出来的。

    有时候真的就是那一口气未泄,所以才能坚持做到如此不容易的事情,高侃一边走一边听李承乾叙述着昨夜发生的事情,忍不住露出了一个佩服的眼神。

    毕竟太子和他们这种常年习武的人不一样,太子虽然偶有习武,但也仅仅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而已,能做到这一步,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毅力。

    终于在走了不少冤枉路之后,李承乾再次回到了昨夜最后厮杀的地点。

    尸体仍在,周围却有狼群已经出现在了这里,呲牙咧嘴的发出阵阵兽吼,试图吓走这一群过来抢夺他们口粮的人类,高侃当即弯弓搭箭,一箭正好命中头狼的脑袋,剩下的士卒也纷纷出手,将其驱逐。

    李承乾从担架上下来,在高侃的搀扶下,朝着自己这些忠心耿耿的护卫的尸体走去,距离还有十多米的时侯,又推开了高侃,一瘸一拐的来到他们面前。

    昨夜,就是他们的死,换来了自己的生。

    他们高呼着誓死保护殿下,丧生在敌人的乱箭之中。

    两年前的玄武门虽然是自己老爹最后胜利,但这并不代表自己的大伯李建成很弱,相反,李建成几乎掌握了整个文官系统,只是他是在太过天真,以为掌握了文官系统就能和手握兵权的李世民对抗。

    殊不知所谓文武之争,那是在和平年间才会发生的事情,若是在天下大乱的时侯,手中有兵有地盘才是大爷。

    李承乾来到一个尸体面前,蹲下身子,看向那个死不瞑目的护卫。

    这个护卫名叫姚孝忠,贫苦人家出身,名字还是李承乾亲自取的,平时和席君买关系最好,席君买有好几次都开玩笑,如果有一天李承乾让他出去领兵了,便把护卫首领的职位交给他。

    姚孝忠身材高大,脾气很好,平时甚至都没有什么喜欢的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跟在李承乾身后听李承乾讲话,因为李承乾总是会说很多他听不懂的话语,让他大开眼界,攒下来的钱基本上都赠予了当初帮助过他的穷苦街坊。

    昨夜那些死士来的时候,他一路护卫着李承乾来到这里,等到退无可退的时侯,又是第一个冲上前去的,所以身上的箭矢格外的多,死法也格外的惨烈。

    李承乾木着脸,把箭矢一一抽出,然后又擦干了上面的血迹,递给护卫在一旁的高侃。

    “收好,将来本宫要用这些箭矢,替他们报仇。”

    “是。”

    高侃深吸了一口气,恭敬的接过那些箭矢,收在一个红色的绸缎中。

    李承乾继续往前走去,然后又看到了景卫波。

    景卫波同样是贫苦出身,去年逃灾的时侯晕倒在路边,被李承乾救了下来,和他一起被救的,还有他的老母以及妻儿,也是一个忠厚的汉子,有一次李承乾去看他的时侯,他的老母让他跪下来朝着李承乾磕了三个响头,后来进入了太子六率。

    景卫波平时寡言少语,很少说话,原因在于他正常说话的时侯声音有些女性化,让他倍感羞臊,只有大声说话的时侯才会雄浑起来,所以他平时要么不说话,要么一说话就是大吼,周围的人没少拿此事取乐。

    这货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李承乾偶然提起的一句:功成不必在我,昨夜他也是高呼着这句话上前搏杀,中箭了也没退缩,最后先是被砍断了左臂,最后又被一刀刺穿了腹部,流血而死,临死之前还用牙齿死死的咬着一个死士和其同归于尽。

    “这下好了,你真的功成不必在我了。”李承乾低头看了他好大一会,笑骂了一声,然后一瘸一拐的走到不远处,在周围打量了一下,才找到了他那断掉的左臂,给他接了回去。

    李承乾一个一个的看过去,帮他们每个人将眼睛合上,轮到晏斗的时侯,却是怎么合都合不上。

    肠子流了一地的晏斗平生最喜欢两件事,第一是喝花酒,第二是喝平康坊杏儿姑娘的花酒,虽然杏儿姑娘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年轻,但却是一个这个时代三十余岁的老姑娘了,李承乾曾经想着撮合撮合他俩,他却总是腼腆的摇头拒绝,说是等自己攒够了钱,一定要光明正大的帮对方赎身。

    不过晏斗也说过,相对于自己的两个爱好来说,他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太子殿下平安的活着,因为万一他真的攒不够钱了,到时候还能请太子殿下帮忙,所以这个本来能当骑兵的晏斗最后自愿留下来成为了李承乾的护卫。

    不过李承乾总是怀疑他在骗自己,还经常问他自己和杏儿姑娘一块掉进河里了他先救谁,这厮总是一本正经的告诉李承乾先救殿下。

    而昨夜,他替李承乾挡掉了一发射过来的箭矢。

    李承乾想了想,开口说道,“本宫这次回去就帮你的杏儿姑娘赎身?”

    晏斗却仍旧怒瞪着双眼,充满着血丝眼珠子朝外突出,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又思索了一会,重新开口说道,“好了好了,本宫活下来了,活得好好的,被你们的高侃将军找到了。”

    也不知道是偶然还是巧合,亦或者生理上的自然反应,原本死不瞑目的晏斗此时竟然缓缓闭上了双眼。

    这次李承乾相信了。

    但他却宁愿自己永远都不相信。

    李承乾站起身,开始吩咐高侃将这些护卫的尸体运回去,因为秋狩的缘故,所以他带的护卫不多,只有二十几人,这也是昨天他遭受危险的原因。

    但这并不能完全怪他,因为秋狩本来就是先用大军跑马圈地,驱逐野兽,然后才由他们这些达官贵人进去狩猎,而且不远处还会有兵卒游戈,所以安全一般是能够保障的,只是谁也不知道昨天回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

    将战袍取下来铺在地上,李承乾亲手将这些护卫的尸体放在战袍当中,紧接着守候在一旁的骑兵立刻就将尸体包裹起来,放在马背上,虽然仅仅只是一个这么简单的动作,可李承乾的力气也就那样,所以足足花费了小半个时辰才完成。

    期间一旁的高侃想要上前帮忙,被李承乾瞪了一眼,只好站在了原地,指挥骑兵搬运那些死士的尸体,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明明那么严密的组织会留下这样的破绽,但总比没有强。

    “殿下。”

    注意到李承乾正站在原地发呆,高侃走上前去,轻轻呼唤了一声。

    “高侃。”

    李承乾没有回头,而是望着眼前的景色,已经升起来的阳光透过树杈的缝隙落下数不清的斑点,其中一块正好落在李承乾的右眼上,让他看起来有些微微的晃眼。

    “本宫很痛苦。”李承乾继续说道。

    “在下知道,但在下觉得,此时您更应该去治疗一下您身上的伤口。”

    “身体上的伤痛,更能麻痹我的情绪。”

    “若是席君买还清醒着的话,一定不会愿意看见这样的殿下。”

    扭过头,李承乾看向站在自己身后半步的高侃,高侃的年龄不大,大概也就十七八岁,脸庞上的稚气未脱,但眼神却十分的坚毅。

    “殿下,自从我们决定追随于您的时侯,就已经将命卖给了您,从此生死便不在了自己的手里,九死不悔,因为我们相信您可以带领大唐更加强盛,您会是一个好的太子,将来也会是好的陛下,但此时的您……有些颓废了。”

    “哦。”

    李承乾应了一声,有些茫然的摊开双手,手上有一些老茧,但不多,也有密密麻麻在丛林中刮开的伤口,仿佛一张张咧开嘲笑他的嘴。

    “殿下?”

    发现李承乾没有回应,高侃只好又呼唤了一下。

    “我们走吧。”

    李承乾一瘸一拐的走到担架那边,躺下,很快担架便被抬了起来,摇摇晃晃的并不舒服,等到了树林外的时侯,已经有骑兵来回带来了一辆马车。

    逃亡了一夜,又忙碌了一响的李承乾只感觉自己腰酸背痛,只好在高侃的搀扶下又坐进了马车,朝着营地中赶去。

    此时的营地显然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喧哗,显然整个营地都已经知道了李承乾昨天遇袭失踪的事情,眼见着一队打着李字旗号的骑兵护送着一辆马车从远方赶来,精锐程度叹为观止。

    一个想要表现一把自己的文官来到大门营地中央,厉声疾喝:

    “来者何人!此乃陛下秋狩之所,安敢放肆!”

    不得不说,这个文官还是很聪明的,至少还知道将皇帝拉上,出错了也能解释说自己这是在维护皇帝威严,对了又是大功一件,总之不亏。

    半靠在马车窗户旁边的李承乾虽然听不到,但能明显的感觉到了速度的下降。

    “怎么回事?”李承乾拉开窗帘,看向一直并排在旁的高侃。

    “殿下,有人拦路。”

    “什么?”

    “营帐外面有一个文官拦路,看起来品阶不高,应该是想要借此上位,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罢了。”

    “哦。”

    李承乾放下窗帘,平静的说道,

    “碾过去。”

    “是!”

    大地轰鸣,风云变色,原本渐渐减速的队伍再次提高速度,浑身上下包裹的密不透风的黑色骑兵直接撞开人群,护送着李承乾朝着营地内而去。

    一时间,人仰马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