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月色 » 第十八章 抢人(二)

第十八章 抢人(二)

    “看起来你好像对朕很不服气啊。”老李显然注意到了李承乾的神情,不动声色的问道。

    “父皇,儿臣哪里敢不服气,只是觉得薛仁贵他不会跟您走而已,不想父皇竟然如此看待儿臣,实在是让儿臣寒心。”

    自己感觉老李会把薛仁贵搞废掉这件事李承乾自然是不敢说出口的,所以只能选择用迂回的方式来回答,就算这个时代皇权大过天,但人家薛仁贵当时挨饿受苦的时侯你在哪呢?更何况,储君也是君嘛。

    “这么说太子你好像对你自己的眼光很有自信?”李世民绕了一圈终究是绕了回来,臭小子想要跟老子斗还差的很远呢。

    其实他早就注意到了太子手底下的那几个人人,别看李承乾平时将人藏得很深,但太子毕竟是太子,若是李承乾平时接触到那些人老李都不调查一下的话,那他这个父皇当的也就太不称职了。

    只不过李承乾平时不争不抢,也不惹事,他总不能一拍大腿就说朕觉得你那个护卫很厉害,调来给朕吧,唔……老李同志还是要脸的。

    “回父皇,不若我们打一个赌。”李承乾想了一下之后,决定还是试试看能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件事,要不然自己的手下一直被老李盯着也不是办法。

    “哦?你想赌什么?”

    “就赌薛仁贵!”李承乾说道,“薛仁贵现在就在隔壁吃饭,父皇大可以直接将他召来这里直接询问,若是薛仁贵肯跟父皇走,儿臣二话不说立马放人,但若是薛仁贵不肯的话……”

    “不肯又如何?”

    “那父皇以后不能再从儿臣这里挖人,母后和舅舅都在这里,他们两个就是见证人!”

    “呵呵,既然是赌约,那就得保证公平,可如果按你所说的,这个赌约可就太不公平了。”老李表示自己可不会上当,皇帝就没有好相处的。

    “那儿臣就退一步,若是薛仁贵不肯的话,儿臣迄今为止的手下父皇就统统不能挖。”李承乾终于图穷匕见,暴露出了自己的根本目的。

    “如此,你便把那马周,王玄策,高侃,刘仁轨全都叫出来让朕看看吧,若是他们愿意跟朕,你就不得阻拦,否则的话,朕可以保证,以后不打他们的主意,曹德,去吧。”谁也不知道老李是怎么想的,话锋一转,忽然就把人全都叫了过来。

    但这里面其实是有讲究的,李承乾作为以后唐朝的继承人,李世民可以说对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寄予着厚望,自然不想让李承乾接触一些不良之人,虽然平时调查过这几个人,但那也终究是道听途说,实在不如亲眼得见让人踏实。

    至于说这个赌约,由头罢了,老李默默给自己催眠了一下。

    自己绝对不是眼馋人才,绝对不是,再说这个帝国终究还是要交给他的,自己现在先替他提前把把关,替他培养一下,到时候儿子拿到手就能直接用啦。

    李世民悲天悯人的想道:自己真是个好人。

    “这……”李承乾轻轻皱了皱眉,倒不是对他们没有信心,宜秋宫虽然不是在内廷,但也算是宫内,来来往往进出记录是必然的,自家老子知道也是正常的。

    他发愁的是老李对于自己的了解到底有多少,自己明面上的产业不多,长安城中心的聚仙楼就是一个,但是暗地里的产业却真的不少,基本上他都是做幕后人的幕后人,套了三四层马甲才到自己手里,老头子大概应该……不会发现吧。

    虽然就算发现了也无所谓,但是这种藏东西偷偷发育给人的感觉特别爽。

    “走吧,太子,你这聚仙楼的也是有后院的,曹德,你去让他们都去后院候着,也让朕看看太子平时藏得跟宝贝似的这几个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老李瞥了一眼,甩开袖子便朝着屋外走去。

    “哦……儿臣遵旨。”眼见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李承乾只好苦着脸跟了出去,更重要的是他还得在前面领路,等来到后院的时侯,一眼就看见了站在丽正殿外或是雄姿英发,或是果敢坚毅,或是镇定自若的五人。

    “臣薛仁贵/马周/刘仁轨/王玄策/高侃/,参见陛下。”

    “好,好,免礼,都免礼,不枉太子刚才如此夸赞你们,果然都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才。”见到这五人,李世民顿时眼前一亮,别的不说,就这种气质和风度就很符合他的胃口,一辈子识人无数的李世民眼眸中精光闪烁,这可都是人才啊。

    “你便是薛礼薛仁贵?”李世民走到一身白袍的薛仁贵面前,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太子说你有统帅之才,也不知是真是假。”

    “陛下谬赞,臣惶恐。”薛仁贵又行了个军礼。

    “呵呵,”李世民轻笑了一声,随手从一旁抓来一根镔铁棍,递给薛仁贵,“可敢与朕比拼比拼武艺?”

    “这……陛下万金之躯,兵凶战危,若有不测,臣万死莫赎。”薛仁贵委婉的回答道,废话,谁敢跟皇帝拼武艺,找死么?

    马周拱了拱手,开口替薛仁贵解围道,“启禀陛下,陛下乃是真命天子,正所谓天威煌煌,不可测也,就算薛将军真的与陛下比拼武艺,也会被陛下天威震慑,无法全力出手,到时陛下也难得尽兴,不若让薛将军与高将军比拼一番,一来可以借此以娱陛下,二来也可向陛下展露自己的平生所学,岂不美哉?”

    “如此……也好。”见才心喜的李世民在心中叹了口气,终究身份地位不一样了,别说这些年轻人,就算是当初的那些老伙计,嘴上花花没准还可以,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动手动脚了。

    “朕观爱卿谈吐不凡,气度自若,太子平时性格轻浮,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可是苦了爱卿?”李世民摆摆手,又将视线放在了马周身上。

    马周恭声答道,“启禀陛下,太子仁厚,臣乃是自愿追随太子,还请陛下恕罪。”

    得,这个应该是没了,不过愈是如此,李世民便愈是欣赏对方,开口说道,“不必如此自谦,爱卿腹有才学,气质书华,好生追随太子,将来必有大用。”

    虽然只是寥寥几句话,马周的这番风范却让李世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一个老臣:房玄龄。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历史上的马周后来就成为了中书令,正好是房玄龄此时的职务,不得不说,李世民看人的眼光是真的准。

    而那边,已经做好准备的薛仁贵和高侃已经分别站在了院子中的两侧。

    薛仁贵惯穿白袍银甲,高侃则喜黑袍黑甲,一白一黑立于两边,身上的气势不由自主地宣泄而出,一个沉稳内敛,一个庄严肃穆,仿佛要将这庭院也分成两半。

    “请。”薛仁贵开口道。

    “请。”高侃亦回答道。

    手持镔铁棍的两人瞬间就战做一团,兵器的碰撞声不断响起,短短几秒内,两人便已经交手了数十招。

    看着庭院中的两人,李世民甚至都感觉到了自己的鲜血正在燃烧,一幅幅画面,一个个人影正在自己的眼前闪烁。

    九天攻破西河郡,潜水源置诸死地,

    虎牢三千破十万,南征北战铸神威。

    刀枪剑戟,腥风血雨,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出生入死,沙场征战,定鼎中原,横扫寰宇,这,才是他!

    “好,好一个薛仁贵,好一个高侃!朕亦来也!”李世民忍不住高声称赞道,抓住兵器架上的一杆无刃陌刀就加入了战斗,庭院中的两人对视了一眼,立刻读懂了对方的意思,点点头,迎了上去。

    长孙皇后也在原地看的精光闪烁,捧着自己的胸口望着庭院中李世民英武的身姿,只感觉自己的心都快醉了,一旁的长孙无忌也有些跃跃欲试,若不是这几年的政务让他的身体开始发福,恐怕他就也跟着上了。

    大唐,是尚武的。

    李承乾蹲在台阶上,双手拢袖,有些牙疼。

    这都是个什么事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