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月色 » 第三十七章 赈灾

第三十七章 赈灾

    次日。

    伴随着阵阵锣鼓声,炸响了城外原本寂静的场面,宛如一瓢凉水进入了沸腾的油锅,叮叮当当的响个不停。

    城门刚刚解禁,便有数十名骑士骑着油光发亮的高头大马从四门驰骋而出,吵醒了仍旧在熟睡中的灾民。

    “天将大寒,若有想饱食者,俱往骊山,有司招工,过时不候!”

    “天将大寒,若有想饱食者,俱往骊山,有司招工,过时不候!”

    “天将大寒,若有想饱食者,俱往骊山,有司招工,过时不候!”

    每次敲几下锣鼓后都会停顿,连喊三声,然后重新敲锣,循环往复,直到声音逐渐变小。

    饥寒交迫了一夜的难民纷纷从棚舍里面探出头来,面面相觑。

    “刚才那是怎么回事?有地方招工,真的假的?”

    “不像是假的,刚才不是说有司了么?”

    “但这提前也没有什么风声消息传出啊,别的不说,昨天的米粥可是又少了一些,朝廷哪来的多余的粮食管咱?”

    诸如此类的议论声不断,有保持怀疑的,当然也有决定去的。

    “去吧,再不去咱老母就要饿死了。”

    “行,不管怎么说,咱还有个把子力气,去看看也不亏。”

    “晦气,总比在这里等死强。”

    当然,也有不去的,

    “张家那小子,你去不去?”

    “不去了,万一是骗人的怎么办?”

    “我看不像啊。”

    “不像?你说说以前这个时候有招工的么?”

    “这倒也是……”

    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反应,只不过棚舍中已经有人陆陆续续走了出来,紧接着,还有不少盲从的人群,大概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至于剩下的人,自然是更愿意相信这已经连续放粮了好几日的官府。

    下定了决心的灾民开始浩浩荡荡的朝着骊山走去。

    此时的骊山是极美的。

    山是安静的,

    虽然大雪未降,但温度的变化让骊山的树木早早就裹上一层银霜,山体和树木之间线条明朗,层次有别,仿佛一副不会腐朽的水墨画,配上寥无的人烟,更是让人心生感慨。

    水是流淌的,

    一条无名的河流从峡谷而过,注入山中的湖水,波光粼粼的湖水仿佛因此而有了生机,仿佛捧着青葱的少女卧在山间,笑靥如花。

    李承乾一行七人齐聚一堂。

    “来来来,分赃了分赃了。”李承乾和自己的一众手下坐在厅堂中,一边大笑一边将一个小盒子从身边拿出来,扣在桌子上,“为了庆祝君买终于恢复,也为了给你们挺直挺直腰杆,今天本宫给你们提前发点奖金。”

    昨天晚上李承乾琢磨了半响,想到刘仁轨提起结婚时侯那有些尴尬的表情,发现自己的这些手下好像都是靠自己养活着的,而且自己好像除了好吃好喝的供着,基本上就没发过钱,话说这怎么能行。

    于是李承乾果断半夜从床上爬了起来,在晓晓惊讶的目光中将这个小盒子翻了出来,这些可都是李承乾这两年扣扣嗖嗖攒出来的家底,各种房契地契什么的,老值钱了。

    “呦呵,那我们这次可是占了君买的便宜了啊。”王玄策哈哈大笑起来,朝着脸色仍旧苍白的席君买拱了拱手,“君买终于恢复得差不多了,恭喜恭喜。”

    “别闹别闹,这可是本宫将来娶媳妇儿准备的压箱底,你们一个人挑个三五张,剩下的还得给本宫放回来,要不然本宫到时候没钱吃饭了,非得让到你们家里蹭饭去。”

    “哈哈,那敢情好。”马周也拱拱手,“既然如此,殿下,我们就不客气了。”

    倒是薛仁贵和高侃那里比较羞涩,毕竟他们一直感觉自己自从来了之后都没做过什么贡献,还是李承乾直接把地契拍在了他们身上才收了下来。

    虽然没开口之前心肝都有些疼,但是开口之后瞬间就豪放了许多,别看一个人只是分了三五张,但这一张纸每月的收入差不多也有个十贯左右,加在一起顶上半个聚仙楼了,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一贯钱可是能顶上后世七八千呢,更别说这个时代的银子购买力还更强!

    发完奖金的李承乾顿时感觉腰杆好像都直了一些,敲敲桌子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好了好了,以后的福利也不会少,至于以后缺钱了就自己去店里面提,接下来说说正事,赈灾准备的怎么样了。”

    “是,殿下。”马周站起身来,“在下负责的是物资的收集,口粮方面,预计能够维持三万灾民一个半月长短,若是省一些还能维持更长时间。

    保暖方面,在下已经收集到了足以维持三万灾民过冬的程度,但是因为运输问题,并没有一步到位,但也已经在路上了;

    还有一些过冬的衣物,按照您之前的吩咐,在下已经尽可能地收购了不少白叠子,另外,各种砖瓦,农具等等也已收集齐全,还有各种生石灰,各种煤渣,也基本上在转运中,属下可以保证,绝对不会中断。”

    紧接着,是王玄策,虽然马周已经负责了收集口粮,但明显是不够的,这个时候,就要靠他出马了。

    “殿下,在下这里怕是有些问题。”提起这个,王玄策半眯着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杀气,

    “在下这两天已经把城中确定有多余米粮的大户都跑了一遍,林林总总统共十几家,竟然才捐出了千石米粮,数百贯钱财,要么是他们串通好的,准备来一次哄抬米价,要么就是为富不仁,不过没关系,在下已经有了应对的策略……

    他们不是要为富不仁么?那在下就为他们勒石记功,保证他们把吃进去的完完整整的都吐出来,甚至还要搭上一些,放心,在下一定要好好的为他们宣传,让他们事迹流芳百世。”

    “这……”马周是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个计策的目的,赶紧开口道,“有些毒了吧。”

    毒?

    剩下的几个人面面相觑,不是没有搞到钱粮么?还要为这些商人勒石记功,这不是把自己的脸往地上丢么,但马周为什么又要这么说?

    “呵呵。”王玄策冷笑一声,“我还感觉有些对他们太好了呢,至少还给他们留了条活路,若不是考虑到殿下对我的看法,我还能使出更毒的计策,比如绑架敲闷棍门口泼粪什么的,最好再留一个诗篇传芳百世,到时候几管齐下,保证他们光着来,光着走,活得过今年,活不过明年。”

    马周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好吧好吧,你说的对,你有理。

    “殿下,你可不能对在下有看法。”王玄策悲天悯人的说道,“在下可都是为了那些灾民考虑啊。”

    “……”李承乾。

    薛仁贵和高侃也站起身来,两人对视了一眼,高侃做了个请的手势。

    “末将和高将军也已经随时准备就绪,接下来末将和高将军将会轮替着深入骊山,清扫骊山的野兽,保证灾民不会受到野兽的侵扰,另外一部分则会留在这里,一方面保证殿下的安全,另外一方面,也能帮助维持秩序,末将已经和弟兄们说好了,绝对不会有侵扰百姓的情况出现,敢有犯者,立斩不饶。”

    这个时代的兵祸还是挺严重的,由不得薛仁贵对那些人多叮嘱两句。

    “那么……”刘仁轨抖了抖袖子,站了起来。

    正好,此时有人敲响了厅门。

    刘仁轨露出一个笑容,

    “哈哈,殿下,各位,某去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