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杰克逆袭之路 » 第24章热评

第24章热评

    挪威销量第一大报纸《晚邮报》,1863年11月10日。

    很多人看到今天这份报纸的人,都惊喜万分,因为挪威传奇媒体大亨贝克,竟然亲自在自己的报纸上发布了一份声明,而且还是一份关于支持不属于挪威的戏剧文学作品声明。

    随着他的出现,轰动了整个挪威,甚至就连瑞典都被震动了,还外溢到了其他地方,比如说一衣带水的丹麦王国、普鲁士王国和大英帝国和沙俄帝国等,因为相比起《国内邮报》专注瑞典-挪威联合王国国内,私人的《晚邮报》可是不止在国内瑞典挪威市场,国外也发展的不错。

    “本人贝克,挪威人,拥有《晚邮报》报纸,最近偶然猎得一份读物,惊喜若狂,留恋万分,每天在白天阳光、晚上在煤油灯照耀下,短短的三天,我总共读了不下100次,每次都感触颇深。

    每次读哈利两个字的时候,总难免神经紧张,一面折服于他赋予《朱丽小姐》中下笔的犀利精到功力,一面又被他的厌女洁癖刺伤和激怒了我。

    就拿我刚才所说的《朱丽小姐》情节寓言而言,这可是让我难以自拔。

    特别是每每看里面的情结更是让我难以转移出里面的世界。

    因为朱丽小姐的乖戾,致使她和未婚夫接触了婚约,一个仲夏之夜晚,她拒绝了和父亲一起探亲,却在那一天开始和仆人们混在了一起。

    借着月光和酒精以及解除婚姻带来的烦躁心情,朱丽小姐和自己的贴身男仆人让越走越近,最终倘开心怀,说出了自己潜藏的梦想。

    两人的纠葛就此展开。

    仆人让的梦想是他经常梦见躺在幽暗的森林里面一棵大树底下。

    他很想上去,为的是爬到树顶,去眺望周围阳光灿烂的原野,并顺便洗劫鸟巢里面的金鸟蛋。

    而朱丽的梦跟他相反,她做梦梦到自己爬到了一根柱子顶端,坐在那里下不来,而且她又鼓不起勇气往下跳,她实在抓不住,渴望下来,但是又下不来,心里面总是不安宁。

    她发现,在她下来之前,她的心总是不安宁,甚至她觉得,当她下来的时候,她可能不是回到地面,而是一头扎进地里面死去不可。

    “我读到这里灵机一动,这难道就是现在这个社会现实中,底层人士和上层人士之间对阶级漂移的一种形象传达吗?男仆让的梦不难理解,一个久居下层之人对上层世界的觊觎罢了;

    但是,朱丽小姐的下降执念之强,实在是令人费解,她的想法又来自何处,做如何解释?

    特别是那句‘可能进入地里面’代表我们通俗的死亡理解,显然她对死亡已经开始预见了。

    我读懂到这里,感觉到这部竟然伟大到交织着性别和阶级之间斗争的戏剧作品中,更掩藏着朱丽小姐早已经让读者预见她会一头扎进地里死亡的命运。”

    “朱丽最终心慌意乱又心浮气躁的情况下,竟然委身给了仆人让,由此达成了开头的上升和下降阶级转变。

    朱丽下降了,而仆人却是因为攀上了高枝而上升了社会地位。

    但是上升后的让不仅没感激朱丽拉他上来,反而是开始鄙视她为什么如此不懂自身高贵的保护,怎么能如此轻易就让他得到手,轻易的委身于他。

    于是朱丽由施舍者,变成了被仆人拿捏得死死的可怜虫,起初她被狂乱的勇气激励,顷刻间又变成了丧失勇士的可怜虫。

    于是在迷乱中渴望脱逃,整个人全然崩溃,

    最终在仆人让命令下,自杀了。

    让的命令源自于朱丽小姐给的贵族荣誉观,朱丽拥有的时候不以为意,丢失的时候却要为之而丧命。

    从阶级看,其实朱丽小姐未必需要死去,但是谁叫她是哈利的人物,我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哈利对女人的态度可能是既渴望有恐惧状态,他应该被女人伤害过,又或者说,是对女人的有着不小的埋怨。”

    “自然主义通过非处上帝而废除了犯罪感,但是并不能够因为废除而得到自由,只能够遭遇严重的失败,如同一场阴谋。

    朱丽小姐和仆人让盲目追求阶级的上升和下降,却不敢承担自由的后果,他们将自己掩盖在那些空洞无物的观念下面,甘心做小跟屁虫,一旦遮羞布被拿掉,只剩下求饶或者羞辱的而自杀,朱丽以死相殉,充当了遮羞布,而仆人让则是继续在贵族家当差,只是为了在某一时间段,将遮羞布更好的为他上升更高活得更灿烂些.......”

    易卜生显然不会让贝克专美于前,于是他在1863年11月11日,在挪威第二大报纸《挪威日报》上刊登了自己的观点。

    “显然女主角的不偿命和悲惨人生,朱丽小姐缺乏了和现实的协调,受到压抑本能失去控制,她想赶上男人的希望突然被破灭。

    在作者哈利的这部戏剧中,他让男人和女人与自然绝望对抗,于是他的戏剧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自然主义戏剧。

    仆人让延续着链式的激愤,但英雄气概早已不复存在,而朱丽小姐不体面的结局更是令人惊悸,让人们不由的想到一个问题-她如果活下来,其实才是一个真正的悲剧。

    悲剧不只是毁灭,更是一种承担,是热爱命运所启迪的神秘。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哈利不信任如此的结局,没了自由、爱以及信仰,人类如何能拗得过自然?或许,哈利在下一部作品出来的时候,将会出现新的情景也说不定呢?”

    .......

    事实上不只是瑞典-挪威联合王国在关注,世界各地都在关注着这新出来的《朱丽小姐》。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戏剧作品,它代表着文学创作的新生”

    瑞典—挪威联合王国海对面一衣带水、同属北欧国家的丹麦王国中,家住菲英岛的欧登塞市,享誉世界的著名童话大王安徒生也忍不住在丹麦最大的报纸《哥本哈根日报》上这样写道:“

    这部《朱丽小姐》带有着鲜明的心理分析色彩,而作者哈利在世界戏剧历史上,他将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毋容置疑的。

    《朱丽小姐》是一出典型的自然主义悲剧,精确的细节描写于场景布置,人的动物本能,也被是遗传本能的决定作用,讽刺和批判贵族的思想作风与生活方式,同时揭示了人受制于某些生物特性,听凭命运摆布的生存悲剧。

    这部作品中口语化的对白、单纯的人物关系、简洁有力的戏剧冲突与象征性的道具十分契合,这是近些年来难得的好作品,来自瑞典的这部作品,显然已经成为新的经典之作,还是那句话,毋庸置疑它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