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杰克逆袭之路 » 第56章《哥德堡时报》采访篇

第56章《哥德堡时报》采访篇

    在报纸的引导下,整个瑞典在1863年12月1日引来了巨大的震动的同时,也在西大陆引来巨大的争议。

    斯德哥尔摩、伦敦、柏林、维也纳、巴黎、圣彼得堡、莫斯科街头都在议论纷纷。

    “自从昨天,也就是1863年11月30日,瑞典管辖的挪威王国现任首相弗雷德里克.斯唐被媒体踢爆出私底下跟丹麦眉来眼去,被怀疑有出卖瑞典国家利益的嫌疑后,很多瑞典报纸更是猜测他私通丹麦王国,最近这些年挪威想要从瑞典独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就是处于挪位政府中许多人的暗中支持下的结果,我不认为丹麦王国敢于直接参与到这样的计划中,因为丹麦王国没有这样的分量和实力敢于对抗瑞典,至于其他国家,却是不一定了”

    1863年12月1日,刊登最新一刊的《哥德堡日报》很多人都惊讶无比,因为他们在到达报刊的时候,却是发现这份已经超过30年历史、在瑞典和挪威具有影响力的报纸竟然改名字了,新的名字叫做《哥德堡时报》,专注全球政治板块。

    而最新的头版头条上,赫然就是一片关于瑞典刚刚曝出的挪威首相叛国事件的报道。

    这还不是令人最惊讶的,最惊讶的是,这份报纸中,接受采访的人数竟然多达是十数人,而且要么是瑞典政府高官,要嘛是外国政要和学者,总之,都是影响力巨大的人物。

    第一个在上面发表观点,并占据报纸第一版最顶端位置的,更是惊呆了所有人,因为,他赫然竟是来自普鲁士王国的首相俾斯麦。

    只见这位普鲁士王国的权相似有所指的道:“挪威的地理位置太独特了,它绵长的海岸线,注定了它是海上国家都需要非常重视的所在。

    这样的海岸线,对于海军来说就跟自己后院一样的让人兴奋,瑞典注重陆军,在海军上比较弱,而挪威这些年因为跟瑞典的关系很僵,让其他人有机可乘。

    因此,这次挪威事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而是经过处心积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触碰到了瑞典的最核心的利益和底线,才会引起的北方的瑞典国民如此愤怒。

    普鲁士王国很珍惜和瑞典的亲密关系,我们对我们的伙伴如今遭遇的情形感到难过,最后真心的建言,希望瑞典在挪威的统治,能够更加实际的以本土统治的方法来完成,如此,我们北方的邻居安定,我们普鲁士王国才因此受益而安宁”

    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是一愣,他们没想到,俾斯麦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对瑞典示好,很多人猜测,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普鲁士王国现在正在攻打瑞典一致的盟友丹麦王国,而刚好现在的时机出现,可以搅乱瑞丹两国同盟的关系,这可是天赐良机啊,怎能够放过。

    不只是在瑞典的各国大使馆内外的外国人这样看,甚至不少的瑞典和挪威本土人士,都是带着同样的想法来看待俾斯麦的公开评论的目的。

    《哥德堡时报》除了引起轰动的俾斯麦这位南方首相发表意见外,改名后的第二个亮点,则是来自瑞典农民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哈利.杰克的首次专访。

    报纸开头就发出了一小段序言:

    瑞典是要面对“两个婆婆还是两个小姑子?这取决于瑞典自己的对外政策和做法。

    这里面的两个婆婆和两个小姑子,两个婆婆都是指的是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两个小姑子则是德意志邦联(奥地利王国和普鲁士王国)和沙俄帝国,无论是哪一个亲戚,瑞典的亲近谁处境都十分困难。

    这是农民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哈利.杰克在描述当前瑞典夹在四方五国之间尴尬处境使用的比喻。

    当前英法德俄四大势力的关系就像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样,都是以代理人战争的形式进行削弱对方,表面上都是以调和的形象出现,可是都在以调和姿态进行着压制的策略。

    这四个国家都宣称不要求相关的国家选编站,但是暗地里都在用尽办法拉帮结派、互相排挤,这里面运用的最溜最娴熟的,自然是伟大的大英帝国了,在这种情况下,稍不留神,瑞典的国家命运就会受到影响,北欧将会永无宁日。

    19世纪已经过去一半,但是瑞典王国又该何去何从?应该以什么为标准来在这四个势力五个国家霸权竞争的风浪中前行?

    本报在1863年112月30日晚主编费丽雯专门采访了毕业于瑞典最著名学府乌普萨拉大学、现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理查德主席的前任秘书、瑞典第三大党农民党的全国委员会主席哈利.杰克先生,在接受本报王牌主编费丽雯采访时发表对于现在瑞典面临局势的观点。

    费丽雯:“从目前看来,大英帝国和德意志邦联的盟友期似乎已经到了终点,特别是在维多利亚公主加入普鲁士王国后,你为什么这么想呢?”

    哈利.杰克:“大英帝国维多利亚女皇陛下和她内阁的执政者眼光都很毒,把长公主嫁到普鲁士王国为王储妃,这是一个既拉拢普鲁士王国的做派,又是一个打乱普鲁士王国完全依靠沙俄帝国崛起的固定模式,甚至因此,在德意志邦联中种下了一个契子,以此打破了德意志邦联中,一直以奥地利为老大哥,普鲁士王国为老二结构。

    并一举在奥普两国和沙俄与德意志邦联之间都让他们产生了怀疑的隔膜。因此,德意志邦联因此而开始分裂,在这个观点下,大家就很容易预测的事情。”

    费丽雯:“沙俄帝国一直都在背后支持普鲁士王国发展崛起,因此也打乱德意志邦联的稳固同盟,难道这支持是无限制的吗?”

    哈利.杰克:“自然不会,沙俄帝国是因为尼古拉一世1817年迎娶了普鲁士王国夏洛特公主(现任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姐姐),两国关系因此在那开始缔结了联姻的关系

    而奥地利则是在1848年之前跟沙俄帝国关系同样密切,但是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沙俄帮助了奥地利,但奥地利却帮助沙俄帝国国内的波兰大起义,连同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一起试压要求沙俄帝国放弃对波兰公国的统治。

    普鲁士王国在俾斯麦的主动寻求和沙俄合作,并想要支持沙俄的情况下,却是获得沙俄帝国同意下出兵帮助镇压波兰大起义。

    因此,这就是沙俄帝国支持普鲁士王国崛起的背景,但是,随着普鲁士王国崛起的速度和力度太快,沙俄帝国之前存在用它来在德意志邦联中制衡奥地利王国,并以此来获知德意志邦联内部消息渠道的想法,最近这些年生变了。

    因为普鲁士王国他崛起的太快了,已经快到沙俄帝国快要压不住了,俾斯麦等普鲁士王国等高层也明白这一点”

    费丽雯:“所以普鲁士王国先下手为强,先快速夺得能够夺得的领土,如石勒苏益格或者荷尔斯泰因?”

    哈利.杰克:“这是一点,但是最基本的,就是想要转移大国的目标,嘿嘿,普鲁士王国这一招不可谓不狠。

    现在大家都在关注这个丹麦事件大英帝国、沙俄帝国、法兰西帝国这三大帝国以一个铁三角,围住了普鲁士王国,关注着它,想要用丹麦王国来测试一下他们早就想看看的普鲁士王国的实力。

    可惜的是,丹麦王国太次,他们竟然连一星期都没有坚持下来,两天不到就让人拿下了荷尔斯泰因,这让各国很失望,这让普鲁士王国在不显露实力的同时,有吞噬领土而壮大了自己,特别是基尔港落入到普鲁士王国的手中,我猜大英帝国一定十分头疼。”

    费丽雯:“美国国务卿准备访问瑞典,他在媒体上宣布将会以合作、结识朋友的态度前来,瑞典,不知道他此访的目的,您有没有猜到或者说得到一些资讯。”

    哈利.杰克:“美国是一个新崛起的工业大国,实力雄厚,瑞典虽然地处欧洲,但是在人口或者肥沃土地已经是工业实力上,都难以望其项背,瑞典只不过因为地处欧洲的优势,能够影响到欧洲总体局势而已,而刚好欧洲的局势有关系到美国的而许多重大利益,这是关联的。

    因此,美国这位国务卿访问瑞典,我猜测,无非是知道瑞典很多人不再坚持中立政策,是以美国想以此来跟瑞典更新关系,建立更加密切的而关系,以此来产生他在欧洲的一个耳目。

    当然了,第二个就是为了把美国的工业品,以瑞典为突破口,对欧洲进行反向销售,这对于瑞典来说,目前来看是有利可图的额,甚至不少的工业工厂企业都可以以此来加速发展,当然了,前提是会利用机会,否认恐被人吞并的风险。

    第三个则是对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在墨西哥那边的一个回应,看,你们老我门罗主义就开始划定的地盘耍花招,看看,我也到你们家门前来秀下影响力,你们能够来,我也能够去。”

    费丽雯:“瑞典和美国有没有结盟的可能?”

    哈利.杰克:“有可能,不过是不是现在,那可就是国家现任政府和王室等高层所能够决定的,我们倒是不好猜测,毕竟这可是直接被打脸的事情啊。

    两国目前的合作非常有限,瑞美两国的力量差距现在并没有缩小,现在又扩大的趋势,战略互信也没有多大,再加上两国间并没有真正的利益链,因此,现在两国关系就跟一张白纸差不多,不过随着美国国务卿的到访,倒是可以在这张白纸上,增添一些笔墨,来建立一副全新的瑞美关系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