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楚霸王闯贞观 » 第十节 天下终一统 (最终章)

第十节 天下终一统 (最终章)

    光熹五十六年(公元245年)三月,楚王项风驾崩,享年三十五岁。葬礼过后,年仅十四岁的太子项路登基称王,项路刚刚继位便决定和东吴修好关系并且做出一些让步。

    此举在朝野引起了一番争论,但是项路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很清楚决不能向父亲那样继续发动战争,在江由、涪陵以及石亭的几场大败使得楚军损兵折将,共有二十余万将士死伤,至于损失的军械粮草更是多不胜数,现在除了立刻终止战争状态别无他法。

    于是双方互相派出使臣敲定了合议内容,最终双方的战争以项路让出庐江和九江的两个郡并且退出剑阁而告终,其实这个时候东吴也无力乘胜追击,所以停战对他们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战争结束后,项路决定休养生息着重于内政的整顿和人口的繁衍,自从项籍时代开始战争频繁,项路觉得太爷爷那种强打硬攻的办法不行,能征善战的太爷爷都不能平定天下,项路自己表示还需从长计议。

    果不其然,石亭之战结束后,楚吴之间再也没有了大战,偶有一些小冲突最大规模也不过千人。长达二十年的和平时期使得楚吴双方的人口、经济等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在这期间,东吴平定了孟获为首的南中部族,而楚军也出塞外扫荡了最后残余的一小撮草原部族。

    时间来到了光熹七十七年(公元266年)楚吴两军战于庐江,十八万楚军在老将邓艾的率领下包围了庐江重镇合肥,还为威逼另一个重镇寿春。东吴大将陆抗引军二十万据敌,双方围绕合肥展开争夺。

    东吴军队先在皖城将邓艾的儿子、楚军先锋将领邓忠一部击败,邓忠狼狈逃回合肥的大营,这时候邓艾的主力依然没有攻克合肥。现在形势对楚军极为不利,前攻不克合肥,后又有驻守皖城的东吴军队配合陆抗的主力击溃了邓忠并且直奔合肥打算里应外合将楚军击溃在合肥城下。

    一番权衡之后,邓艾决定撤回所有派出去的兵力缓缓撤兵等到陆抗的兵马追击的时候再杀一个回马枪以期扰乱敌军从而扭转局势。但是陆抗在看到楚军撤退以后只是派少量兵力远远尾随并没追击,所以邓艾的计策完全失败。最终邓艾无奈撤军,陆抗也没有追击,战争就这样宣告结束。

    时光如梭,转眼间新世纪的曙光已经到来。楚元兴三十四年(公元300年)已经六十九岁的楚帝项路于雒阳驾崩,继位的是他最小的儿子,时年二十六岁的太子项淮。为什么继位的是最小的项淮呢,因为他上边的十个哥哥全都死在了老爹前边,而项淮也极为尴尬的成为了他老爹所册立的第四任太子。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是时代背景。时间暂时回到光熹七十七年(公元266年)的雒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静静的躺在嘉德殿寝宫的病榻上,这位老人已经陷入了弥留之际,他断断续续的和病榻旁的人说着什么。

    这位老人就是两汉最后一位皇帝刘辩,如今的他已经九十一岁高龄了,近一个世纪的寿命使得他看尽了宫廷当中的勾心斗角,看尽了天下的风云变幻,如今他即将离开人世。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本该子孙满堂的他此时守在病榻旁的晚辈却寥寥无几,刘辩的四个女儿早已先他而去,挚爱的皇后董白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

    “楚王。。。朕。。朕感谢你们。。。感谢你的。。你的先祖当年救下。。救下朕。。一家。。的性命。。”“朕。。。本。。本不愿为帝。。奈何。。奈何。。”刘辩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

    “陛下保重贵体,寡人已然下令征集天下名医为您治病”楚王项路说道。“不。。不必了。。朕。。朕心中有数。。九十余个寒暑。。够长了。。我想。。你也等不及了。。吧。。”刘辩吊着一口气继续说道。

    “臣不敢”项路知道刘辩说的是什么。“我只求你。。能。。能在我死后。。将我和。。和白儿葬在一起。。望你。。望你能。。看在当年董氏收留。。收留项籍的。。份上,善待。。善待我们的后人。。他们毕竟。。有董氏血统。。。我。。求你了”刘辩说道。

    “陛下宽心,寡人绝非薄情寡恩之人,当年董氏天高地厚之恩,我等绝不敢忘记”项路说道。“好。。好。。如此我也。。也可放心。。了。。额”说完,刘辩气绝身亡。很快,代表国丧的钟声响起,不久汉帝驾崩的消息传遍了天下,东吴得知消息后还特意派遣使者前去雒阳并且在首府建业设置了灵堂遥祭汉帝。

    刘辩去世后,楚王项路以皇帝的礼仪厚葬了刘辩并且给刘辩上了个“汉让帝”的谥号。刘辩的去世正式宣告了绵延四百多年的两汉时代彻底结束,正如当年何太后临终所希望的那样,刘辩平安的走完了自己漫长的一生而曾经无比辉煌的大汉朝也有尊严的走完了这最后一段时光正式成为了历史。

    第二年,楚王项路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楚”并且改元“元兴”。鉴于邓艾没能打下庐江和九江,虽然损失不大,但是已经登基称帝的项路最终还是放弃了继续讨伐东吴的打算,与对方讲和。自元兴元年(公元267年)开始,直到元兴三十四年项路驾崩,楚吴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战争。

    项淮继位后也没有轻易开启战端,而是继续维持这种局面,对外和东吴修好对内着重于内政民生,因此在项淮在位的三十年时间里,楚帝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对面东吴看汉室已经不存在了了,于是吴王国变成了吴帝国。

    楚靖元(项淮的年号)三十年(公元330年),楚帝项淮于彭都驾崩,享年五十六岁。其第五子,时年三十岁的项轨继位,第二年改元大统,这么个颇具中二风味的年号意味着这位新皇帝想要在自己在位期间完成天下的统一。

    大统二十二年(公元352年),益州成都,楚军浩浩荡荡攻进了城池,一个楚军将领登上高大城楼看着下面的部下们不断涌进城中,又看了看远处的山势,他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

    “冉都督,如今益州已被我军攻克,敌军尽数被歼灭,末将恭喜冉都督立下赫赫战功啊”一个将领说道。“哈哈哈哈。。王将军过奖了”冉都督大笑着说道。“自从前汉光熹二十六年高皇帝兵败剑阁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余年了,是时候将益州收入我大楚的囊中了”冉都督说道。“都督言之有理”哪位王将军点点头附和道。

    这位冉都督不是别人,正是现实历史中的“武悼天王”冉闵,这里他成了楚朝大将,现任征西大都督负责全面征伐东吴控制下的益州,如今大功告成这就意味着楚帝国一统天下的大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冉闵攻下益州的消息传回雒阳,皇帝项轨很高兴,大肆封赏参战的将士们并且祭告太庙向列位先帝报捷。但是项轨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以后在进攻荆州和扬州的时候却遭遇重大失败使得一统天下的脚步再一次停了下来。

    大统三十年(公元360年)八月,项轨于长安驾崩享年六十岁。其第八子,时年十九岁的项康继位称帝,第二年改元景龙。景龙二十三年(公元383年)楚军于肥水击溃东吴军队,但是东吴皇帝不会轻易投降,激烈的战争还将持续很久。

    景龙三十年(公元390年)楚军攻破东吴都城建业,守将刘裕战死。后楚军于交州追上了逃跑的东吴皇帝并将其杀死,东吴宣告灭亡。至此战乱二百年的华夏大地终于迎来了统一,一切也都尘埃落定。

    旁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卷正文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