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综穿之吾愿有涯 » 青玉桉(10)

青玉桉(10)

    在郁青原本的历史上,姜绮年成了大秦灭亡的最大罪人,而她也成了云中姜氏的污点,让后人在谩骂姜绮年的时候,几乎都忘了,云中姜氏曾经世代驻守边疆护卫大秦边境数百年太平的功绩。

    可现在,因为赵佑宁的出现,她给姜绮年平反了。

    她将原本被篡改的历史,被掩埋的真相摊在了众人的面前。

    真相是号称缔造了大秦最后的盛世的承启帝,其实是个卑鄙记仇、昏聩好色之徒。他杀了一批又一批的史官,将史书改成了他希望的模样。

    以至于紧接而来的乱世,文化的断代,等到世人在想去探究那段历史的时候,能品读的就只有那段虚假的文字。

    如果没有赵佑宁这样一个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敢在纲常伦理孝道重压下说出真话的人出现,恐怕谁也不会知道。

    其实承启帝并非顺位继承的真命天子。

    大秦皇储,从始皇帝那一代便定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后来因为烈帝无子,宗室叛乱,烈帝力排众议立长女为皇太女,从此之后,大秦有了第一任,女帝。后来平帝病重,嫡女已经长成,而庶子还未足月,为防外戚干政,便让长女代掌帝位,从那以后,又有了长女优于幼子的继承顺序。

    承启帝非嫡非长,只是因为生母为宣和帝所钟爱,而被看重。

    当时宣和帝已有太子,但是为了让心爱之子继承皇位,便想让在朝中颇有威望的云中公主出马,以姜氏最神秘的‘预示梦’为由,给自己的爱子造势,并顺势废掉太子。

    云中姜氏的‘预示梦’是姜家历代家主都会获得的奇特能力。

    传闻,每一任云中公主在继位之后,多少都会梦见一些关于未来的启示。这些梦境里的‘预示’帮着姜家度过许多危机,也数次挽救大秦的江山于危亡之中。

    这也是大秦君王对姜氏这位驻守边疆手握大权位比藩王的异性公主格外信重的原因之一。

    还有最重要的,自然是因为姜氏忠诚,历代家主都忠心于大秦江山,即便是德高望重,即便有几代功高盖主,云中姜氏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乱政谋权的情况。

    且云中姜氏从第二代公主开始,便规定姜家后人绝不涉入储位之争。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即便那一代云中公主拒绝宣和帝的要求,宣和帝也没有怪罪于她,甚至还因为自己对她提出了这么荒谬的要求而感到羞愧,主动提出给云中城减免赋税。

    此事原本到此也就皆大欢喜了。

    可偏偏,当日云中公主和宣和帝的谈话被宫里的一个小太监告诉了后来的承启帝。

    承启帝便因此记恨上了云中公主。

    他能被宣和帝所喜爱,并非只是因为子凭母贵。他还有心计和手段,宣和帝那边不肯再为他做什么,他就自己动手,没几年,太子死了,皇后死了,比他年长的皇子公主也死的死,废的废。

    他如愿做了太子,又如愿做了皇帝。

    头几年,他励精图治、克己纳谏,做的一副明君模样。

    只是那一任云中公主对承启帝以残害手足的手段登上帝位十分不齿,虽然还是忠心,却也十分提防。即便是后来旧伤复发不治而亡的之前,都叮嘱姜绮年,姜氏守的是大秦江山,大秦百姓,不要太过愚忠,说承启帝非明主,是真小人。

    那一任云中公主也没有冤枉他。

    云中公主爵位,从大秦第三任皇帝开始,就规定由姜氏女子代代相传。从第五任皇帝开始,云中公主掌云中城内政、兵权,位比藩王。大秦中兴帝时,那一任云中公主在大秦内忧外患危亡之时,力挽狂澜,自此得皇家恩旨,若有边关告急,可不奏而调令周边五城兵马粮草。

    自那一代起,历代云中公主若是想,随时都有造反得能力。

    可又过了三百多年,云中姜氏依旧是大秦最忠诚的臣子。

    代代都有新的童谣,唱着只要云中在,大秦江山稳。

    但承启帝上位后,却以姜绮年年幼,不足以掌兵为由,抹去了她不奏而调兵权力。

    初时朝中众臣还没看出什么,毕竟姜绮年当时才七岁,即便大家相信姜氏绝对不会翻盘,但也担心姜绮年年少被人蛊惑,不慎犯下大错。

    毕竟当年宣和帝对云中公主说的话,并没有闹得人尽皆知,所以也没有人知道承启帝会记恨姜家。

    不过,还没等姜绮年除服,承启帝便以边境重镇不能交给一个弱龄孩童为由,派了自己的心腹去掌管云中的兵马。

    这一下,不少人看出了点猫腻。

    猜测着皇家大概要对云中姜氏动手了。

    于是有人冷眼旁观,毕竟云中姜氏数百年权高恩重,不是没有人嫉妒的。

    有人煽风点火,想要坐收渔利。

    有人暗自心寒,另作图谋。毕竟谁也不敢说自己和自己的祖先后代都能一直像姜氏一样忠心。连姜氏都被动,君主恐怕猜忌心重,难以伺候。

    也有人为姜氏抱不平。

    姜家代代由女子继承家主之位,为了防止哪一代没有女儿,出现传承断代,姜氏除了继承公主爵位的嫡支,五代之内所有姜氏女所生的子女都会留在云中城效力。

    姜绮年虽然年幼,但前代云中公主早有安排,政务军事都有姜绮年年长的兄姐、姨母辅佐,并非事事要她亲历亲为。

    姜氏数百年传承,也不是没有过幼女上位的例子,姜氏家族似乎就没有那个反叛的基因,姜家忠心于大秦。就连姜家旁支也从来没有过趁机夺权的事情。姜氏的权力过渡一向都很平顺。

    大概也是因为没有这个反叛的基因,这样的事情放到别的家族上,大概冒死也要和皇权顶一顶,可姜绮年却痛痛快快的放权了。

    甚至还一派天真的认认真真的写了奏折,问皇帝等她长大了,可不可以像她母亲一样上战场,保家卫国。

    承启怎么回复的?

    他说,姜氏的人替大秦的流了几百年的血,让姜绮年以后相夫教子,平顺一生。

    大秦的第五任皇帝许诺,姜氏女可以不入宫墙,可以自由婚配,皇室后代不得强行赐婚。

    但承启帝却给姜绮年指了一门婚事。

    将她许配给了蜀中刘家的幼子。

    也难得承启帝找了这么一个人。

    淑人君子、清新俊逸、品貌非凡、才貌双绝,品性如玉,婉若天人。

    和姜绮年又年岁相当。蜀中刘家,书香门第宰辅之家和姜氏也门当户对。

    几乎找不出一点不足。

    唯有一点不好,就是这刘家幼子刘璧君,自幼体弱,药不离口,不是长寿之象,人称琉璃公子。

    美好又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