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雀归巢之天理难容 » 秋收会战

秋收会战

    拉着个子的马车像移动的面包,马车的左右耷拉着一根绳子,遇到一些特别陡峭的的山路,车容易侧翻,左右的绳子就能起到作用。

    平缓的地方人就在车上坐着。偶尔遇到一些不会装车的,马车行走在这种山道上,往往没走多远,车上的个子就快散了。

    所以别看种地,也是需要技术的,做什么都讲究方式方法,如果蛮干往往既达不到预想的目的,反而人也越搞越烦。心不静则容易在冲动下做出错误的决定。

    老一辈的人说:时运好的人,往往干事情也有讲究。讲规矩,讲道理。确实是有道理的。

    清晨四点钟,大概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了,这会你就能听到村子里已经有人起来干活了,开始摊场,垛上有人往下扔,底下的人将带秸秆的庄稼薄厚均匀的摊开,那会碾场没有机械,别说三轮车,四轮车了,二轮车都没有,都是套上马或者骡子,拉着磟碡转圈圈,磟碡发出滋拗滋拗的响声,拉着套的马边走边打着喷鼻,好像磟碡在碾压着生活的贫瘠,马儿在叹息着自己的宿命。

    碾的差不多了人们拿叉子翻场,翻完以后继续碾,一般一天差不多俩场。所以人们起的都特别早,忙起来都没时间吃饭,真是脚后跟都快踩上脚尖了。

    碾完之后是出秸,将长短不一的秸秆拉回家,有的扔在草房里,有的扔在羊圈顶子上,冬天既喂得方便而且还能给羊圈保暖。

    再然后就是收场了,将出完秸的场底都拉到一块,有的时候如果正好赶上有风,那就直接扬场了。

    借着风力让粮食直接和沙土麦壳分离了。这些所有的活儿都是人干的,所以体力必须得跟得上,秋收的这几天干重苦力的都特别能吃,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下来的。

    虽然到了冬天乡亲们好像没什么事,貌似最忙的是春种秋收,但是那干起活儿来可不是一般的苦。

    而秋天也最怕下雨天,不能干活不说,拉回来的个子如果湿了,还得摊开在场面里晾晒。

    如果是刚摊开场,准备碾场,天下起了雨,哪更让人措手不及,那时候人们穷,也没那么大的散布布,只能赶快收场,拿秸秆遮盖起来。

    天气好的日子对于秋天来说是特别难得的,所以能一天将俩天的活儿赶出来,决不留着俩天干。如果场底和雨水和起来,那就废了,就算天气热晒干成块,收拾出来,粮食本身也受了潮,是很容易入仓以后发霉的。

    有人种的少,场面里也完工的快,有的是家里人多,干啥都人手多,出活儿,场面里也完的快,到了一过中秋,天气冷起来,清晨结冰了,如果场面里还没干完,那就得请人帮忙了,那会是真帮忙,不和现在一样,干点活儿一天多少钱,那会最多了顶工,今年的活儿记着,明年对方有活儿帮忙还工。

    李奇将原种装了一车,下了县里,都卖给了种子局,给他的老同学赵忠又留了五百块钱,今年的收成特别好,种这个又省事,而且是回购,明年他春天的时候还下来买种子,如果今年种子局给的反馈不错,那他这个试验田将会继续和种子局合作下去。这中间呢,肯定少不了赵忠的沟通。

    这样俩年下来自己就能彻底把土豆的种子换了,之后再收下来的那就是高产能吃的土豆了。俩人找了个小饭店,点了一瓶白酒,要了三个菜,喝了一中午。

    李奇还要赵忠明年春天帮忙,赵忠也喝的有点高,说着这都不是事,放心吧。俩人闲聊了其他,李奇还要回村忙,和赵忠出了饭店各自分开。

    秋末冬初,第一场雪飘飘洒洒的下着,这小三界地里居然还有没收割的胡麻在寒风中挺立着,胡麻这种作物不怕冻,地冻了也没事,只是人收割起来比较受罪了,割地累了你说坐下歇会,天气太冷,坐着还不如干起来身上暖和。而且这雪越下越大。

    三维吃着中秋自己烙的月饼,看着来叫他帮忙的李奇,:“来,吃口你嫂子烙的月饼,你这今年种的也太多了吧,人们几乎都场面里忙完了,都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呢,你这还有胡麻在雪地里,服了你了,这要是土豆冻地里了,我看你怎么办?”

    李奇:“要是土豆呀,那就等明年开春直接发芽吧,省下种了,哈哈……”

    秋收下的粮食不用拉出去卖,自然有人来收,这个买卖隔壁村的李润做了十来年了,几乎十里八乡的粮食都是他收购,价格也算公平,人家起早贪黑也养家糊口,比市场价低点人们也熟了不会说什么,你如果拉出去卖,人工雇车也不合算的。

    几乎今年每家庄稼地里的收入都翻了一番,今年是个丰收年。除了地里,这买回来的牛羊也确实增收了不少,尤其是羊,买羊的几乎都增收了三倍多,之前养二十多个羊,一年下来卖二十个羊羔算多了,这苏尼特羊来了之后,二十个羊几乎算下来前半年就卖了将近四十个羊羔,这还不算马上冬天来临,还有一茬羊羔要下。

    这个真是增收的硬囤货。村里人议论着,舍得下辛苦,不愁发不了财。

    李奇在郑三维的帮忙下,俩天就将地里的收拾完了。这一天正好李润来村里收粮,好多人都直接在场面里卖粮,他来村里收也看中的是这一点好,不作假,真材实料的现粮。村里的几家都三千五千的卖,看着人家数钱,村里那几个舍不得受苦,地种的也少的,眼睛里泛起了血色,恨不得那拉走的粮食是自己家的就好了。

    李润这几天天天都来,有时候他就住在村里,司机负责往回拉,他就在村里订货。一家一家的订购。这个买卖和秋收不一样,秋收完事了就能一冬天坐下来了,他们生意好有可能得忙到过年,他往回收购,另外的往外卖。

    联系外地的商家大车拉走,要是一直收不处理那他也没那么大的仓库和保存条件。

    这边忙着卖粮,那边还有空车来村里收羊的,入冬之前几乎每家都会处理一批大羊和羊羔,一方面留下体质好的大羊过冬,体质不好的就直接卖了,像一些下了羔不护羔的,羊羔生下来大羊就不管了,也不给羊羔吃奶,也不看一眼,就这种羊白天晚上都得人工干预,这就无形中给人增加了工作量。所以尽早就处理了。

    一方面把一些大的羊羔卖掉,省下喂养上一冬天明年开春卖的还是现在的价格,一冬天草料和辛苦都是白下的。这样处理下来,留下过冬的羊就都剩下下羔羊了。一年的辛苦都看这几天了,大人小孩都脸上洋溢着收货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