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三国灵忆梦 » 下百帖 李儒兵见盖元固

下百帖 李儒兵见盖元固

    次日,相国府。

    董卓整理好衣裳,对下人说道:“传李儒,备好马匹,与我一同拜访故人。”说罢,便独自走出相国府。

    谁料李儒已早早在门口等候。

    “相国,请上车。”李儒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董卓边走边笑着说道:“文优啊,你总是会布置好所有事。不让我这么操心。”随后登上马车。

    李儒跟上,“这事我们做臣下的分内之事,怎能让相国操心?”李儒接过缰绳,对车夫说道。“你走吧,我替相国驾车即可。”

    “驾!”伴随着李儒挥动缰绳马车跑起来,卷起一众尘土。

    马车奔驰在道路上,李儒时不时挥起缰绳,原本松驰的马又紧绷心弦,再次疾驰而行。

    “相国,此距庐江还要等些时候。相国可休息片刻,待到之时我会叫醒相国。”李儒说道。

    董卓倒也不客气,转个身便躺在马车上,原本偌大的空间此刻变得十分狭窄。

    片刻,董卓的呼噜声便从车内传出。

    一路上道路崎岖坎坷,倒也是李儒的技术不错,运起灵韵,马车在山路上也如履平地。

    春风吹过,树叶也跟着摇动,几片树叶随着风的鼓动下从树上落下。

    刘表坐在石桌旁,拿起一片树叶在手里把玩,略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主公,你找我。”戏志才手握羽扇,缓步向刘表走来,说道。

    听到声音,刘表回过神来,略有急促的说道:“有一事我拿不准,还请先生替我抉择。”

    话语间,刘表将一本红色的本子递上。

    戏志才接过本子,不过并未打开。

    “能让主公如此忧虑的,莫不是朝廷送来的?”戏志才试探性的问道。

    刘表摇摇头,将手中的树叶扔在地上,“若是朝廷下的文本我也不至于如此。这文本是董卓送来的。”

    “如今世人皆知董卓蓄意谋反,在这个关头却向我们送来文本。这……”戏志才自言自语道。

    “先生还是先看看写的什么吧。”刘表说道。

    “也好。”戏志才打开文本,这是一本请帖

    只见开头写着四个大字“百园赏花”,这是一本请帖。里面写的只是些关于赏花的流程及线路,并未有其他言语。

    戏志才将请帖缓缓合上,放在石桌旁,思索片刻后说道:“主公,我们不得不去。”

    刘表面露难色,摇摇头。“先生,可如果我们去了就是蓄意谋反啊。身为刘氏宗亲我不能这么做。”

    戏志才摇了摇头,佯装要走。

    刘表忙起身挡在戏志才身前,一把抓住戏志才登入手,道:“先生这是为何。”

    戏志才推开刘表的手,“昨日主公曾许我诸多权利,可今日却有意推脱。可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戏志才躬身向刘表行礼,“还请主公另寻高人。”说罢,戏志才径直走出门外。

    刘表也没阻拦,有些失落的走屋内,吩咐下人道:“都回去吧。”

    戏志才走出门外,转身走向荀彧的住处。

    洛阳城外远处的一座透露着肃杀之气的军营处。

    狂风中一个写着“卢”字的旗帜在空中中飞舞。军营外随处可见巡逻的士兵,整座军营都透露着严谨。

    一辆马车停在军营外,很快便有士兵围上来。

    为首的将领上前一步说道:“此乃军事要地,还请你们速速离去,否则别怪我刀剑无眼。”

    李儒从马车上跳下来,对着领头的将领说道:“早就听闻卢植手底下有位将领为人刚毅,更有万夫不敌之勇,相比就是将军了吧。”话语间,灵韵从李儒体内散发。

    炽热的感觉布满周围,众人只觉得体内无比燥热。

    盖勋轻哼一声,随即灵韵转为冰冷的气散发出,众人只觉得一阵清凉。

    二人简单的相互试探后,都不由得对对方的实力感到吃惊。

    盖勋说道:“还请速速离去,否则别怪我不客气。”纵然李儒实力不容小觑,但盖勋必须恪守职责。可以说是“为将者,受命忘家,赢敌忘身。”

    李儒跳下马车,走到盖勋旁,笑道:“在下李儒,李文优。元固兄别那么大火气,在说了相国还在车里,动起手来对双方都不好。”说罢,李儒也重新回到马车上。

    李儒的笑声听的让周围的士兵毛骨竦然,包括盖勋。

    盖勋不禁打了个冷颤,道:“相国可是董卓?”

    “正是!”李儒说道。

    盖勋挥手示意放下武器,“既然来人是董相国,那便是自己人。各位把武器都放下吧。”盖勋上前一步,对李儒说道,“你在此等候,我即刻去禀告我家将军。”

    李儒轻笑道:“那就有劳盖将军了。”

    盖勋道了句“告辞”,便带领士兵向大营奔去。

    望着盖勋远去的背影,李儒掀开马车的帘子。

    李儒看着坐在车内的董卓,道:“相国。”

    董卓招呼李儒进来,“文优啊,做的不错。咱看这盖元固真的不顺眼,也是煞煞他的锐气。”

    原来一切都是董卓的安排。

    “那么,相国我们在这里等他来吗?”李儒问道。

    董卓轻哼一声,“等!为什么不等。若他卢植不亲自前来,我就一把火烧了他这鸟营!”董卓挥一下衣袖,整个马车都随之晃动。

    李儒见状忙上前安抚。“相国大可不必生气,这卢植只是计划中的一小部分,这盘棋最最重要的部分是刘优!”

    话语间,李儒整个人都透露着阴冷的气息,单单是在远处观望都能令人窒息。

    李儒又道:“而且,百花帖已分置各个州郡,那些人大概已经收到请帖。五日之内定叫那刘辩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如此最好,希望中间不会出什么差错。文优,你办事我放心。”董卓翻了个侧身,“好了,我在休息一会。”

    “那就不打扰相国了。”说罢,李儒走出马车。

    胡心中的凉亭,戏志才与荀彧二人并立于此。

    一阵微风吹过,吹动二人的鬓发,长袍也随之飞舞。

    “志才,你这么做确有把握?”说着,荀彧将石桌上的鱼食撒入湖中。

    戏志才摇摇头,说道:“仅有三成,我也怕。董卓可不同于其他人,可明知是虎穴我们也要闯一闯。”

    戏志才的脸上略显忧虑,这是进退两难的棋。前有刘辩,后有董卓。得罪谁也不好。

    荀彧笑道:“原来你也有拿不准的时候,当时都称你是“筹策必应”,怪不得啊!”

    荀彧将手中的鱼食尽数撒进湖中,“我可记得你平生最怕水了。”

    戏志才尬笑道:“文若兄就别耻笑我了,什么筹策必应,都只是年少的虚名罢了。”

    荀彧拍了拍戏志才的肩膀,道:“我觉得你就是筹策必应,此事我也建议赴约。若主公询问,我也会替你说上几句。”

    说着,荀彧笑了几声,顺着桥离开凉亭。

    留下戏志才一人望着荀彧远去的背影。

    此刻的戏志才显得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