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杯酒敬狼烟 » 第十二章 暗潮涌动(三)

第十二章 暗潮涌动(三)

    朝阳宫内,从尚衣坊来的两个衣匠正围着赵德靖小心翼翼地给他丈量尺寸。赵德康站在旁边看着,心里却还在想之前在国学馆的谈话。刚才赵端来找他替于士远求情,也说了于士远退朝之后就跑到自己府邸的事。当然于士远肯定没有将是否是前朝皇族授意告诉赵端,只说自己早朝听闻大殿下要让位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脑子短路,这才鲁莽地站起发言得罪大殿下,事后他后悔不已,这才拜托丞相让他来找大殿下请罪。这种话赵端自然是不信,但赵端对赵德康说如今让位一事风波未定,于士远毕竟出身名门望族,又在朝中这几年颇具人望,所以赵端还是亲自跑来为他求情,希望赵德康从轻发落于士远。赵德康本来就听了李衡的劝告,刚好再做个顺水人情,对赵端说自己并未真的记恨于士远,但其毕竟是今天第一个站出来纠缠让位于谁这个事的,所以他准备将于士远调离汴京,也算是震慑那些跟他有一样心思的大臣们。赵端同意了,没有随便安个罪名或斩首或流放,还保留了官职只是调离汴京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当下也不再说什么称颂了赵德康一番后就离去了。

    “哥哥,还没到过年呢,怎么就来给我量尺寸做新衣服啊?”

    赵德靖的话打断了赵德康的思绪,低头看到正用疑惑的眼神望着他的赵德靖,耐心地向他解释说:“七天后登基大典的时候小靖要穿着得体的龙袍加冕,到那时候小靖就是我大宋第四位皇帝了。”

    说到最后赵德康的语气中忍不住的激动,算是他多年的夙愿就快实现了吧,所以越到这个时候他越不想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不论引发事情的是谁。

    “哦。”赵德靖对于自己要当皇帝这事还是多少有些不情愿。

    赵德康看到赵德靖听了自己的话从满心欢喜顿时变成霜打的茄子也是忍俊不禁,虽然还是不情愿,但最起码不是抗拒,小靖在慢慢接受这件事情了。

    “小靖可要开心啊,那可是世上只有一件的衣服啊。”身后传来赵德轩打趣的声音,只见他满脸笑意的从正门走了进来。

    赵德靖知道这是赵德轩在挖苦自己,气哼哼地说:“我每件衣服都是独一无二的。”这话说的没错,赵德靖的衣服每年春节前都是赵德康特意嘱咐尚衣坊专门订制的,并且制作之后衣服制式便会封存,所以赵德靖的衣服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那是那是,我家小靖这般天才,肯定是独一无二的衣服才能配得上啊。”赵德轩仍是满面春风,似乎赵德靖气呼呼的样子让他更开心。

    看到赵德轩又转而开始嘲笑他,气的想要冲上去揍他。看到赵德靖望着赵德轩的眼神都快冒出火了,赵德康也是无奈,平日里赵德轩就喜欢逗赵德靖玩,而赵德靖经常是被赵德轩几句话就逗哭了,连忙打圆场说:“好了好了,四皇弟别逗小靖了,你看他都快要冲上去打你了。”

    “是么,那小靖可要快点长大啊,现在小靖你可是打不过我哦。”赵德轩还是忍不住逗了赵德靖一句。

    赵德靖也是嘴上不肯认输地说:“四皇哥你就等着吧,等我长大了就像哥哥打我屁股一样也打你屁股一顿。”刚说完发现自己说漏嘴把哥哥打他屁股的事说出来了,连忙捂住嘴。一旁的赵德轩更是捧腹大笑,连赵德康都忍不住跟着笑了,赵德靖只能恶狠狠的瞪了赵德轩一眼就不再理他了。

    好不容易止住笑的赵德轩立起身子转而看向赵德康,赵德康旋即明白,说:“四皇子今日找我可是有事?”

    赵德轩没有说话而是看看四周,意思要说的事当下的场合不合适。赵德康有些好奇这四皇弟竟然有事情是要私下里才能跟自己说的,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啊,随即开口:“到书房吧。”

    两个来到书房,赵德康屏退了一应内侍和侍女,“什么事,四皇弟说吧。”

    赵德轩的表情有些为难,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皇兄,今日早朝发生的事臣弟知道了。”

    听了赵德轩的话赵德康的脸色瞬间整个阴沉了下来,要说整个皇宫他最不想谁牵扯到这件事,那个人一定是赵德轩,他是这个皇宫内自己最愿意也最值得信任的人,况且四皇弟是那样的随性洒脱,赵德康实在不相信他会牵扯其中。

    赵德轩知道赵德康不希望甚至不喜欢他卷进这些事情,看着赵德康那难看的脸色一时间也紧张起来,继续说:“是二皇兄告诉我的。”

    和自己猜的不错,能让四皇弟为这种权谋之事出面找自己,偌大的皇宫中也只剩下那几个皇子了。赵德康冷淡地问赵德轩:“哦,二皇弟还说了什么?”

    赵德康冷淡的语气让赵德轩觉得自己最敬重的兄长仿佛忽然间换了个人,就好像平日里待人温和有礼对弟弟们都疼爱有加的那个兄长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赵德轩忽然有点后悔为这种事情来找赵德康,也不知道二皇兄找自己而不是亲自来到底是对是错,会不会弄巧成拙。心里默默叹了口气,但还是回答了赵德康的问题:“二皇兄知道早朝的事后,托我来跟皇兄说事情与他绝对无关。”

    赵德康听后冷笑一声,自己刚准备着手暗中调查他,他倒好,反而让四皇弟来找自己撇清他与此事的关系,看来他早就知道于士远是前朝皇族的人,这是不打自招啊。旁边的赵德轩看见听完他的话以后赵德康只是冷笑,眼神就和当年刚刚听到大内侍卫统领背后议论小靖的话的时候一样,知道赵德康杀心已起,慌忙将赵德正对他说的话全盘托出:“二皇兄说他愿意离开汴京。”

    竟然说愿意离开汴京,这倒是大大出乎了赵德康的预料,让他一时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身旁的赵德轩看样子知道事情还是有缓和的地方就开口劝说:“臣弟相信二皇兄的话。二皇兄是我除皇兄外最佩服的人,平日严于律己,对皇兄尊敬,对臣弟们时常照顾,对小靖那也是关心不断。臣弟相信这样的二皇兄是不会参与这种事情的。”

    可越是赵德轩这样说赵德康越不肯轻易相信,总觉得哪里不对自己却又说不出来,但四皇弟都已经开口了,若他说自己还有所猜疑倒显得他疑神疑鬼,叹声说:“二皇弟的人品我也知道,只是如今小靖登基在即,容不得任何差错。既然二皇弟自己说愿意离开汴京避嫌,那就让二皇弟先去弘农吧,等朝局稳定后再调回汴京,到那时我亲自向二皇弟道歉。”

    皇兄终究是不信啊,赵德康的话赵德轩怎会听不明白。如履薄冰,句句猜疑,这哪里是他认识的那位成熟稳重风姿卓绝的皇兄啊。但他也知道皇兄已经松口了,待事情安稳度过后还要向二皇兄道歉,要知道除了父皇和他的老师李衡之外,满朝上下再无第三个人可以让皇兄主动道歉了,已经是皇兄最大的让步了。赵德轩心里默叹,说道:“臣弟知道了,我回头会告诉二皇兄的。”

    赵德康知道这结果赵德轩的心里肯定不好受,但现在是非常时期,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赵德康抬起左手抓住赵德轩的胳膊捏了捏,低着头说:“四皇弟心里难受我知道,我又何尝不是呢。但离开汴京是迟早的事,等那时候四皇弟就可以不再关心世俗放心去做一个闲云野鹤了。”

    赵德轩苦笑着点头回应赵德康。是啊,反正到最后他们这些没有继位的皇子按照礼制都要去自己的封地活一辈子了,离开汴京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已。

    “那臣弟先告退了。”说完这句话的赵德轩好像用光了所有力气。

    赵德康看着离开的赵德轩眼里满是不忍,四皇弟这样的人生在注定少不了尔虞我诈的皇家,对他来说何其不公。

    ————————

    坐在马车里的李衡一直在闭目养神,身旁的刘成时不时的望着他,一肚子问题想问却又不敢打扰,急的就差抓耳挠腮了。作为他老师的李衡又岂会不知,只是有意磨磨刘成那急躁的性子。觉得差不多了,李衡睁开眼,看刘成黝黑的脸都快憋成紫色了,笑着说:“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就问吧?”

    刘成如逢大赦一般憨憨笑着,问:“老师,我们可是去找李氏族人?”

    李衡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撩起车窗帘子看了眼外面热闹的街道后才缓缓开口:“快到了。刘成,你可听过‘天妒’?”

    “老师是说“我辈风华出英杰,四天六地十八绝”里“四天”之一的‘天妒’?”这民间流传的童谣刘成也曾耳闻,只不过并不当真,童谣里的人若是真的有本事,为什么自己几乎都没怎么听说过呢。

    看到刘成颇为不屑的表情,李衡自然知道他心中所想,继续说道:“那是江湖民间传说的人物,你一个久经沙场高居庙堂的人,不知道这些也是应该的。这些人能被天下传颂,肯定还是有真本事的。”

    “哦。”刘成还是不以为然,世人还说齐云山是仙人住所呢,我年春去还不是毛都没有。不过刘成并不想在这上面纠结,问李衡:“老师,你现在来找这‘天妒’莫不是此人是李氏族人?”

    还没等李衡回答,马车停了下来,驾车的下人朝车里禀报:“太傅,到了。”

    “先随我一起见人吧,回头与你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