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后我把残疾战神宠野了 » 194

194

    谢闻渊可不在乎这些冷嘲热讽,他只是目含期待,沉默地望着君清氿。

    君清氿低首看他,道:“既然你觉得他们的纺车都不行,不如你来指挥,本宫让他们帮你,如果到时候没有做出来,该如何?”

    这些工匠虽然造得不尽如人意,但手艺还是相当不错的。

    谢闻渊不是说他缺人手吗?这些都是城里的精英匠人。

    “殿下,我一定会造出来!”谢闻渊紧握拳头,神色极为坚定。

    其余工匠闻言,心里略有些不爽,但又不敢跟君清氿发作。

    君清氿追问:“若是造不出来呢?”

    谢闻渊破釜沉舟地说:“殿下,我可以立下军令状。”

    在场的工匠都惊呆了,军令状?!!

    这小孩子竟然敢立军令状?

    这可是会死人的!

    他真的这么有决心吗?

    君清氿定定神,话既然已经说出去,现在也无法收回了。

    “好,本宫给你这个机会。”

    君清氿又对工匠们说:“本宫说句实在话,你们的纺车离本宫的要求还差得远。但倘若你们能积极帮助谢闻渊造出纺车,同样会得到丰厚的奖励。”

    都是技术工人,总不能亏待了。

    而且君清氿也希望这些工匠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进来,帮助谢闻渊完成。

    众工匠听到这话彻底没有了怨言,反正到时候这小孩造不出来丢脸的不是他们。

    真要造出来,他们也算是沾了光。

    怎么算都不是太亏。

    君清氿一开始规划的时候,就将纺织厂建在河边,方便建造水力纺纱车。

    她让人给霍煊和匠人们备齐材料和工具,便只等待成品出来。

    同时也为了建造水力大纺车,当初建设纺织厂房时,君清氿就让工匠预留了合适的路径和空间,便于纺车的轮轴顺利连接到水中,也让厂房能够适应大纺车的体型。

    在谢闻渊的指挥下,一众手艺不俗的匠人憋着十股气,终于将装满三十个锭子的大纺车打造出来!

    亲眼见到这座纺车,君清氿也不由被匠人们的工艺深深震撼到。

    不得不说,匠人的智慧是真的不容小觑。

    将图纸还原为实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君清氿问谢闻渊:“你们试过了吗?”

    谢闻渊摇摇头:“还没,就等殿下吩咐呢。”

    君清氿遂让流风去临时招募一些懂得纺纱的织女,让她们用大纺车纺纱。

    织女们何曾见过将近大半层楼高的纺车?乍十见到,不由惊愣当场。

    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她们半点技艺都发挥不出来。

    在谢闻渊的耐心解释下,她们终于上手了。

    水力催动下,大纺车的效率高得惊人,不过片刻,就已经能够纺出她们平素半日才能纺出的纱来!

    倘若她们能够使用这样的纺车,不就能织出更多的布了吗?!

    织出更多的布,她们就能赚到更多的钱!

    亲眼见证功效,众人无不叹服。

    就连十直较着劲儿的匠人们,都羞惭地低下头。

    跟这个纺车比,他们之前造的那些简直太弱太弱了!

    谢闻渊满脸骄傲,仰首看向君清氿,眼中写满“求夸奖”。

    君清氿自然不会吝啬,笑着道:“闻渊设计纺车有功,那一百金就是你的了。”

    “谢谢殿下!能为殿下分忧是我的荣幸!”

    谢闻渊大眼睛亮得惊人,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君清氿又对其余匠人说:“诸位师傅建造纺车也有功,每人可领十两银子的酬劳。”

    毕竟耽误了他们这么长时间,十两工钱不算多了。

    众工匠满脸惊喜,殿下可真宽仁!

    君清氿继续道:“纺织厂需要再造大纺车,你们要是愿意,本宫不会少了你们的酬劳。”

    “回殿下,小人愿意!”

    “小人也愿意!”

    众人纷纷附和,没人愿意舍弃到手的银子。

    大纺车有了,纺织厂便可以开工了。

    当然,在开工之前,还得招收女工。

    张琨的娘病养好了,一听到纺织厂要招女工了,就立即跟儿子商量。

    “听说纺织厂要招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女工,娘今年三十三岁,纺纱手艺也不差,娘想去试试。”

    张琨担心道:“可是娘你身体才刚养好,要是又累坏了怎么办?”

    “这纺织厂是殿下的吧?”张母问。

    “是啊。”

    张母又问:“你看世子殿下什么时候亏待过工人?”

    张琨点点头,也是哦。

    前几日,唐姐和林姐统计账目时认真谨慎,查到一处漏洞,被奖励了五斤炭,大家都很羡慕呢。

    只要活干得好,殿下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而且厂子里上工和下工时间都是固定的,他娘应该不会太累。

    “行,那娘你就去试试。”

    张母兴冲冲地去了。

    她本以为会有很多人报名,但没想到,前来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这是为什么?

    负责纺织厂招工的是谢瑛。

    没用多久,填了个表格,张母就利落地报好了名,报完名以后,她忍不住问:“怎么没看到其他人?”

    谢瑛轻叹一声:“城里手艺好的织女都跟主人家签了契。”

    签了契的,只有等到契约结束,才能脱离主人家,恢复自由身。

    手艺不好的,他们纺织厂也不会要。

    张母愣了愣,“那纺织厂还开不开?”

    “当然要开!”

    谢瑛坚定道。

    这可是殿下花了这么多心血的项目,一定要办好。

    为此,谢瑛上上下下跑了几趟,一直在积极宣传,号召妇女们来报名

    但三天过去,除去张母,也只有其他寥寥数人来报名。

    谢瑛也不气馁,她已经想到一个好办法,只要去求见一下殿下。

    “殿下,眼下招不到城中织女,纺织厂不能干等着,你看阳乌山那些姑娘行不行?里头有不少姑娘都会纺纱织布,我试过她们的手艺,不比城里织女差。”

    谢瑛大着胆子问。

    “她们既然会纺纱织布,怎么没有跟布庄定契?”君清氿问。

    谢瑛愤愤道:“那些布庄老板都是些眼皮子浅的,知道姑娘们以前被山匪掳过,怕沾了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