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剧透武侠:从天龙开始 » 第2章 胡虏不可做帮主?

第2章 胡虏不可做帮主?

    刚刚结为异姓兄弟的乔峰和段誉,原本带着新奇的感受,听铜镜里的后世说书人讲着自己的故事,正饶有趣味,却因为听到马大元被害的真相而气氛骤变。

    “岂有此理!妄我还把白世镜当做兄弟,他竟然做出这等天理难容的事情。”乔峰勃然大怒道:“那康敏谋害亲夫,也是死有余辜。”

    “大哥,稍安勿躁。”段誉从铜镜里听了个大概,不清楚事情原委,只能先劝慰道。

    “听说书人的意思,这些奸徒攻击大哥你的手段不只一个,咱们要先听得清楚明白,才能提前准备好应对之策啊。”

    乔峰本就是心思细腻的人,听了这句规劝马上冷静下来。

    铜镜里的说书人也正好喝了口茶,继续讲述。

    【至于康敏和全冠清等人攻击乔峰的第二个武器,则是乔峰的身世问题。他们搬出丐帮中辈分极高的徐长老,又找来天台山智光大师等武林名宿作证,以两封早年的信件作为证据,指认乔峰的真实身份是契丹胡虏。】

    【不得不说,这两招连在一起,阴损至极。康敏先是偷看了丐帮前任帮主汪剑通的遗命,得知了乔峰可能是契丹血统,想以此来攻击乔峰。马大元不肯,康敏便以奸情威胁白世镜除掉了他。谁知白世镜对乔峰也很有义气,康敏只好又和全冠清那个奸佞小人勾搭成奸,一块策划针对乔峰的反叛。】

    【但不论如何,汪帮主遗命说的清楚:只有乔峰做了亲辽叛汉、助契丹而厌大宋的事情,全帮才可以对他合力击杀。所以,只凭借契丹身份这一个手段,根本扳不倒乔峰,于是他们想到了利用马大元的死。】

    这康敏的所作所为简直天理不容。乔峰义愤填膺却又百思不得其解,听上去,康敏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恨毒了自己,可怎么也想不起来何时曾得罪过她?

    至于他们想污蔑自己是契丹人,纯属无稽之谈,乔峰本想一笑了之,却又听到了汪帮主确实留有遗命。

    恩师一直待己有如慈父,教诲固严,爱己亦切,如果他真的写下了这封遗令,那自己的身份就一定有蹊跷之处。乔峰的心底已经开始筹划该如何证实自己的身份了。

    【丐帮众人早就认定是慕容复杀害了马大元,但乔峰经过多方调查,发现疑点颇多,不想轻下结论,这就让康敏和全冠清等人抓住了把柄。他们步步设计,引导丐帮众人产生这样一个联想:乔峰应该是为了掩藏汪帮主的遗命和自己的身份,所以伙同慕容复杀害了马大元,不然怎么会总是护着他呢?】

    【还有一个巧合,也对乔峰非常不利。“慕容”二字,本是胡姓。慕容氏是鲜卑后裔,与契丹一样,在当时的汉人眼中,同为胡虏夷狄。乔峰想帮慕容复洗清嫌疑,可不就是袒护胡人吗?】

    【乔峰其实根本不知道慕容复是鲜卑后裔。但是,证明自己知道一件事很容易,想证明自己不知道一件事可太难了。这也正是诛心之论最可怕的地方。试问,面对这么多的怀疑和指控,乔峰如何还能做得了丐帮之主呢?】

    【结果是乔峰刚刚离去,丐帮众人就被西夏一品堂用一种叫做“悲酥清风”的毒药迷倒,全部生擒活捉,险些酿成大祸。】

    听到此处,乔峰只觉得后背发凉,要不是预先得知原委,以自己的性格,在那样的境况之下只怕真会一走了之,那岂不是让帮中兄弟都要身陷险境了吗?

    段誉则是震惊于康敏等人计谋之毒辣,正绞尽脑汁思考应对的办法。

    只见铜镜里一个听书的客人起身施礼道:

    【在下身为丐帮弟子,对前代乔帮主一直心向往之,但即便是对帮中掌故最熟悉的长老,也没有小江先生讲的这么详尽。冒然打断只因有一事不明,乔帮主之后百余年,我帮有了一位契丹贵族出身的耶律帮主。既然如此,当时的帮中前辈为何只因为怀疑乔帮主的身份,就生出反叛之心呢?】

    “百余年?”乔峰吃惊不小,这样看来,铜镜中的后世恐怕已在数百年后。丐帮依然存续,真是天佑我帮。只是想不到以后真的会有一位契丹人成为帮主……

    【这便是时移世易啊。贵帮耶律帮主在位之日,契丹人的辽国已灭,与大宋再无敌对关系。而乔帮主那时,宋辽两国纷争不断,汉人和契丹人大多视对方为仇敌。不妨这样设想一下,如今的丐帮能接受一位鞑靼帮主吗?】

    【也正因如此,才更能见出段誉和乔峰的兄弟情谊。当时的杏子林中,乔峰身份未明,认定了他是契丹身份的大有人在。按照康敏的算计,只要把这事闹起来,让天下人都以为乔峰是契丹胡虏,就可以让他不止做不成丐帮帮主,更在中原无法立足,连性命也是难保。】

    【可就在乔峰这样独自一人黯然离去的时候,段誉却叫着:“大哥,大哥,我随你去!”想要去追赶乔峰。换作你我,面对同样的情景,能做到这样吗?】

    “好兄弟,我乔峰果然没有看错人。”乔峰一边说一边伸手揽住段誉的肩膀。

    段誉被夸得心中欢喜:“不管大哥去往何处,我都理应相随。”

    【虽说只跑出了三步,就因为舍不得王语嫣而又回到了她身边,但咱们可不能因此就怀疑段誉刚才说要和乔峰一起走是假装的。他想随大哥同去的心,肯定是真的。】

    段誉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脸涨的通红,乔峰却哈哈一笑,不以为意。

    【为什么我敢这么笃定呢?三言两语真还说不清楚,今日天色已晚,咱们不妨下回分解。】

    【正好刚刚说完三国,一时之间我也没想好要开哪部新书,如果各位喜欢,我就再花点时间,讲讲乔峰、虚竹、段誉这三位大侠的故事。明日午后,大观楼,在下江桐,恭候各位前来捧场。】

    乔峰和段誉明白,这便是说书人行话里的“扣子”,也就是在一段书的结尾留个悬念,吸引人下次还来听。只不过,再怎么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也比不上听人讲述、评点自己的未来更让人欲罢不能。两人就这么被江桐无心插柳地给“扣住”了。

    看着台下人们的意犹未尽,段誉心中不免有些得意:古往今来多少大人物,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不就是流芳百世吗?后世的人们如此喜欢我和大哥的故事,该让多少人羡慕不已啊。

    “贤弟,我们是不是也该有所馈赠?”乔峰忽然问道。

    “大哥言之有理。”段誉刚才就觉得好像忘记了什么事,听乔峰一问,马上想了起来,这样好的书,哪有不打赏的道理?

    之前在酒楼拼酒之时,乔峰就知道段誉囊中羞涩,于是直接从身上摸出两锭银子,放在铜镜前面,郑重说道:

    “小江先生,你说的这段书,对我兄弟二人助益良多。今日实在仓促,些许银两不成敬意,日后必有重谢。”

    那铜镜像是听懂了一般,白光一闪,银锭和镜中影像同时消失不见,要不是乔峰和段誉可以互相印证刚才发生的一切,真会以为是自己做了场梦而已。

    “大哥,咱们接下来如何应对?”

    乔峰已经从之前的震惊中缓过神来,恢复了平日的英气勃勃,当即说道:

    “小江先生方才说,你我回到无锡城中,就会引发后面的事情。那现在便一同回城,别说是什么杏子林,就是真的龙潭虎穴,咱们兄弟二人也要闯它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