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后修仙时代之小太监 » 39 一个回字心始开 心随浪迹济沧海

39 一个回字心始开 心随浪迹济沧海

    吃过饭团,喝了山水,小李子和竺大勤便回到地里把未完成的作业做完。

    这芋头,大部分都在中秋节的时候上市了,只留下一小部分留下来自家慢慢的吃。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将剩下的芋头移植到地里最中间的位置,再用L形的网围起来,陷阱就完成了。

    挖芋头可是一件艰苦的工作,他的果实埋得很深,一不小心就会挖烂芋头。

    这芋头很是烂生,随便把它埋在地下,就可以了,那是挖的时候辛苦,重新植种的时候就自在得多了。

    又奋战了差不多两个时辰,一个完美的陷阱就做好了。

    这是一个回字形的陷阱,小口中间是诱饵。

    所谓诱饵就是芋头,山猪很早喜欢吃这个芋头,民间就有一个山猪拱芋头的谒后语,叫做姆猪拱芋头——一行理一行(一行行来)。

    这“回”字,大口与小口都是用L形的网围起来,两个L网的脚相向。

    想吃芋头,山猪就要入来,那个大口的外围的下面是没有网裙的,山猪开动脑筋,就会很快的学会从网底钻入去。

    山猪其实是很聪明的动物,甚至比狗还要聪明,不用担心他学不会。

    一个学会,其他的便会纷纷模仿,山猪是群居动物,不会单独行动,来的必定是一大群。

    入到里面,想要进入那个小口里面吃芋头就进不去了,因为那个小口外面的网是有1.2米长裙脚的,山猪用脚踩住网脚,用嘴去拱,那是嘴与四脚在角力,只要网不破,拱到气绝,也绝不可能把网拱开。

    就像一个大力士,再用力也无法把自己抱起来一样。

    猪毕竟是猪,再聪明也想不明白到底怎么了......

    想出去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口的的里面与外面不同,也是有1.2米的裙脚的。

    这样,嘴馋的山猪就陷在陷阱的大口和小口之间了,既然吃不到芋头,也别想着出去,只能成为人类的猪肉了。

    这种陷阱有一个好处,就是人类来捉它的时候,它已经自己早就在陷阱里面自己与自己战斗得精疲力尽了,人类带着足够多的猪笼来就是了。

    之所以能想出这样的陷阱,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也开始与山猪战斗了,前世常看视频的小李子,根本就没有想,因地制宜的用最少的工夫,做了一个最大的陷阱,材料都省了。

    不用担心山猪不来,以前它们经常光顾。

    看着自己做的陷阱,小李子很满意,大娘也很满意,大姐也很满意,就是不知道这样的陷阱能不能捉到山猪。

    带着芋头芋叶,边回家竺大勤边说道:“小李先生,莫要像上一次一样,乳猪捉不到,还要全村人出去满山头的找你,这次,你有把握捉到山猪吗?”

    只有理论而无实战经验,小李子也没有把握,却是堂而皇之的说道:“放心,准备足够的猪笼就好了,莫要到时猪笼不够用,我建议你先去借一批猪笼放在家里备用,这样稳阵一点。”

    竺大勤大笑,大娘大笑......

    回到家里,大娘和竺大勤处理芋头芋叶,准备晚餐,让小李子去接竺小妹回来。

    这是特殊时期,劳动力都出去捉山猪了,学生们则是家长不接,夫子就不放,免得学生们无事生非。

    小李子不识路,只能问人。

    黄昏的乡村,使人容易产生诗意。

    村里失去了往日的热闹,狩猎的队伍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可能要很多天。

    路上小李子遇到了一个小姐姐,这个时候,村子里除了在家留守的女人,就是孩子。

    小李子问路,小女孩却要小李子唱首歌,才肯告知方向。

    真是想不到自己一夜之间,成了乡村里的歌星,小姐姐,你要签名不?

    小李子现在哪里有心情唱歌?才劳作了一天,又饥又累,想唱也没有力气唱,况且现在也没有那个气氛,而且竺小妹还在学校等着家长来接呢?

    小李子灵机一动,想随机随便指一个方向,问她是不是,然后看她的反应再做定夺,岂料小姐姐并不上当,一味的摇头,精灵得很。

    小姐姐聪明的说道:“只唱一句,我就告诉你。”

    小李子无奈,还好只唱一句,人家小姐姐的要求也不过分,只好唱: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小姐姐满意了,笑着说道:“小李先生的歌曲真是好听,皇宫里来的人就是不同,以后有机会我定会再向小李先生请教,小李先生啊,到时你可不要再拒人千里之外,其实我也是去接孩子的,咱俩一块儿走吧。”

    小李子笑了,原来追星什么时代都是一样疯狂的。

    到了学校,只见孩子们全部坐在大树下,摆着一张桌子,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老师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老师与学生们正在探索着什么。

    这里的学生不分年级,而且不论有多少个学生,它都只有一个班。

    原来夫子也去狩猎了,他去做狩猎队的军师。

    女老师是他的小女儿,男老师是他的大女婿,夫子的老伴去了,剩下三个女儿,没有儿子。

    两个大的女儿都出嫁了,剩下小女儿与自己相伴。

    将来谁接夫子的班?小女儿与大女婿同是竞争者。

    只见一个十二岁的男孩站起来大声说道:“这个世界就像生产队的番薯,你不偷,我不偷,就平宜了那些山猪,反正番薯最终它也是会烂掉的。”

    原来他们在探讨“世界的本质”。

    “竺小勤,竺小勤......”等学生说完,小李子马上抓紧时机大声的喊道,他想早早的回家吃饭,饿了。

    竺小勤听到喊声,知道小李子来接自己回家,便拿起一个粗布小麻袋便起身想走。

    粗布小麻袋就是她的书包,她早就收拾好了,就等着家长来接。

    岂料女老师一边示意竺小勤坐下,一边走向小李子。

    竺小勤无奈,她也早就饿了倦了,早就想回家了,但是老师示意,只好又乖乖的坐下。

    女老师一揖,说道:“小李先生,有礼了。”

    小李子还了一礼,肯定是竺小勤不听话,老师这是要告家长吗?小李子心想。

    只听得女老师说道:“小李先生,你是宫里来的客人,可否吟诗一首?”

    小李子莫名其妙,一时简直是不明所以,来接学生要吟诗才能放行的吗?这是什么学校?什么规矩?

    原来,女老师满腹诗书,才华横溢,奈何山中无对手,想找一个对手久耳,也不管小李子水平如何,反正是皇宫里来的,诗瘾早就犯了不知道多少回,管你小李子还是张李子?

    这也是她嫁不出去的原因,一般女孩十四岁开始找婆家,16岁准时出嫁,最迟也是18岁,20岁就是剩女了。

    这还真是一片多情的土地,热情的人民。小李子想拒绝,但是这里的人民对自己如此的热情,自己又怎能以自己的冷屁股去对人家女老师的热面孔?

    况且家长对老师,有一种非投鼠忌器但又怕孩子有个闪失的那种莫名的关系,一般对老师的要求,都是大大方方的应允的。

    小李子还了一礼说道:“小李先生只不过是宫中的一个小小的人物,才疏学浅,还请女先生莫要难为在下。”

    女老师听了不免失望,但是仍不死心,说道:“小李先生能唱出如此内涵的歌曲,又怎么会是不会吟诗之人?我们这里的田头大叔,灶边阿婶,也时常嘴边说一些‘鸡啼狗吠人相似,到处黄梅一样花’诸如此类的诗句,小李子先生莫不是看不起我们山里闲人?”

    见女老师如此的爽朗,小李子不敢再懈慢,人家情真意切,你自己却是阴阳怪气,自己现在又是客人,于是小李子便也爽朗了起来,说道:“女先生如此说来,那我小李先生便不客气了,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女先生斧正。”

    很快文房四宝便摆上了桌面。

    这回,小李子不想用前世那些文豪的杰作,那样显得自己太下作,不够真诚,那些下作的白嫖作为,用来对付那些无耻小人可以,用来向女先生来炫耀,就大可不必要了,况且宿主原来在魏振的教导之下,也是有一些功底,自己又是文秘本科,写首诗肯定不成问题。

    略一思索,小李子便挥毫写下:

    最不无聊少年哀,花未含苞心已败。

    何不将心化作船,心随浪迹济沧海。

    小李子这回动了真情,将自己的心事,全部跃然于纸上。

    这诗的意思就是:我原本不开心,是因为我是太监,现在遇到了你们,你们的热情感化了我,现在我的心已经被你们融化了,打开了心结,那么我今后一定要好好生活,渡自己就是渡苍生。

    情真意切,字字心扉。

    女老师见了小李子的诗,皮肤阵阵寒冰起,一种人生无奈的感觉瞬时直达心扉,之后一种久违了的痛快直涌心头,热泪就这样子盈眶了......

    想想小李子的人生,品味着自己的爱情......向谁诉衷情?

    诗人的真和豁达,世之没有。

    自己就没有勇气把自己的爱情的那点事儿写在诗中,小李子真勇敢。

    只有真正的英雄,才敢直面自己的人生。

    女老师顿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同时也为小李子的身份万分惋惜,万分同情......

    稍作平息之后,女老师调整情绪的说道:“我想和诗一首,不知道小李先生可否同意?”

    和诗和赌对是两大文人雅事,和赌对一样,和诗也是会骂街的。

    和诗就是把对方的诗的最后一句作为自己的第一句,顺着对方的诗意,然后天马行空,如此往复。

    小李子说道:“然也。”

    于是女老师提笔写下:

    心随浪迹济沧海,英雄也是出娘胎。

    人生多少得失事,劫尽方能渡蓬莱。

    她就是用和诗来安慰小李子,与小李子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