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首富从1997开始 » 第17章 赚钱带我一个

第17章 赚钱带我一个

    秦淮叫了几声刘延良,发现人家无动于衷,眼睛紧紧盯着电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电视里,新闻还没有结束。

    秦淮和沈维君面面相觑,难道他连股市都懂?

    新闻结束后,刘延良才回过神来,转过头就发现俩人用同样的目光看着自己,刘延良纳闷,这是个什么情况。

    还是沈维君先开口了:“你在想这次的金融危机?”

    刘延良点点头道:“是啊,可惜不能出国,错过了一次大好机会。”

    听到赚钱沈维君可来了兴趣,“哦?怎么说?”

    看沈维君的神情,像是很感兴趣,只要他有兴趣,这事就有的聊。

    刘延良犹豫了片刻,刚想好说辞,沈维君便催促着道:“别来虚的,直接说。”

    刘延良摇摇头哂然一笑,这还是个急性子。

    既然要谈金融危机的话题,就不得不说这次源自泰国,进而蔓延至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泰国是外向型经济,泰铢与美元可以自由兑换,但是泰国本身的外汇储备仅仅才有377亿美金。

    别看当初泰国表面一片欣欣向荣,其实单个行业占比过重,经济结构失衡,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资金进入了房地产。

    但是房地产行业泡沫太大,实际需求远远不足,所造成的的坏账呆账也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又一个原因。

    再就是短期债务太多,还债率高,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的时候,货币贬值就不可避免。

    索罗斯正是看到了这一巨大漏洞,才移师亚洲。

    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先是以抵押的形式从泰国借出大量泰铢,然后开始大批量抛售泰铢换取美金。

    随兑换行动而来的,就是索罗斯集团散布流言,谎称泰铢兑美元汇率要大幅下跌,进而引发泰国民众恐慌,也进行抛售泰铢来兑换美元。

    市面上的泰铢过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泰铢贬值,越贬值兑换的就会更多,泰国政府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民众存款。

    这个时候的民众,已经分不清到底是涨是跌,反正泰铢兑换成美元总是不会错的。

    一直到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扛不住了,不得不宣布放弃固定汇率,进而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一结果就是,泰铢兑换美元汇率,在宣布的当天直接下跌17%。

    而这一切只不过才刚刚开始,泰铢的下跌趋势远未停止。

    受泰铢下跌影响,未来的一年时间,东南亚各国一片混乱,这其中甚至包括韩国和RB。

    其实货币自由兑换制度有好处,也有坏处。

    如果有足够的多的外汇储备,一座城市很容易就能成为一个区域级金融中心。

    但是,当外汇储备不足,而本国又举债发展的时候,一旦遭遇到国际炒家做空,金融体系分分钟崩溃。

    中国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出现一座世界级金融中心,但是又迟迟不敢放开货币自由兑换,而是实行外汇管制的原因就在这里。

    二十多年后,中国的外汇储备确实很多,足有三万亿美金,但是这些钱在国际游资面前根本不够看。

    像俄罗斯那么做倒是也行。

    关键是,俄罗斯不讲江湖规矩,使得索罗斯铩羽而归,但也把整个国家的信誉葬送了。

    以后也很少有外资敢去俄罗斯投资。

    这也是中国不敢开放货币自由兑换的又一个原因。

    既然放开肯定就要彻底放弃监管,而这其中蕴藏的风险又太大。

    也许中国什么时候有足够多的外汇储备,又或者人民币可以等同于美金的影响力时,那时才会彻底放弃监管,真正实行货币自由兑换制度。

    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已经三个多月,但是这股风暴还远远不到停止的时候。

    跟明年泰铢兑美元汇率下跌至57%相比,现在才是个开始。

    既然想跟着索罗斯喝点汤,就得出国一趟,沈维君无疑是很适合的人选。

    刘延良将之前考虑好的说辞,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又道:“看似现在金融风暴的主战场在泰国,泰铢却是还有贬值空间,但是现在去泰国有些晚了,面对国际资本确实无能为力,但是我们这种散兵游勇还是不够看。”

    “倒不如直接去印尼,印尼的经济结构与泰国相似度很大,就算这次索罗斯不做空印尼盾,它也早晚守不住,我们提前去印尼布局,绝对能赶上一拨红利。”

    说完,刘延良一个后仰靠在沙发上,看着沈维君的表情。

    还别说,沈维君真的被刘延良这一通分析给镇住了。

    说实话,沈维君在商场上也算百战之兵,但是对于这次的金融危机,远远没有刘延良看得透彻。

    更没有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沈维君志不在官场,他也不想搞那些弯弯绕绕,沈家不缺当官的,唯独在商业上没有一个领军人物。

    沈维君恰巧就对赚钱感兴趣。

    平常要是看准一个项目,沈维君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看能不能在这个项目上找到关系。

    真正单打独斗靠自己能力去运营一个项目还没有过。

    这会儿,沈维君真的对刘延良惊为天人。

    难怪不声不响就用一个毫不起眼的辣条,赚到了大部分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这就是能力。

    从小处着眼,闷声发大财,这点刘延良做的不得不让人佩服。

    经过刘延良这么一番讲解,沈维君真的心动了,如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操作得当,自己财产翻两番不在话下。

    沈维君不光心动,还想再多做一道保险。

    机会是刘延良引出来的,分析也是刘延良做的,把他拉上船一来自己能安心,二来还要依靠刘延良的分析能力。

    不然,万一到时候还要有求于他,拉不下这个面子。

    于是,沈维君就看着刘延良道:“出国的事交给我,倒是你能投多少钱?”

    刘延良说金融危机的目的就是想趁着这股东风,跟着赚一笔的。

    至于投资多少,这个还没想好。

    他手里可动用资金一百万,首先想着上生产线,自然不可能全部投进去。

    可是不投,眼看着机会近在眼前,又不甘心。

    刘延良很纠结。

    沈维君看出了刘延良的纠结,便问道:“你能拿出多少钱?”

    “一百万,问题是这些钱不能全投,我还有别的安排。”

    沈维君大方道:“这样吧,机会是你发现的,你拿出五十万,我在借给你五十万,算你一百万,到时候赚了钱再还我。”

    刘延良不好意思道:“不合适吧。”

    沈维君斩钉截铁道:“就这么决定了。”

    听到刘延良说能拿出一百万,秦淮夫妇彻底惊呆了。

    倒不是说他们没见过一百万,问题是刘延良做辣条才两个多月,辣条真就就这么赚钱?

    听的秦淮都想去做辣条了。

    随后的时间,都在讨论金融危机中度过。

    不知不觉,已经夜幕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