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知否之护姐狂魔 » 第284章 托付

第284章 托付

    盛长桢到底有多少家底,这是一个很玄乎的问题。

    盛长桢收入主要分为几个部分。

    首先是担任兵部侍郎的俸禄,包括基本工资和职务工资。

    基本工资是依照品级发放的,盛长桢阶为正三品,每月可得五十两银子;

    职务工资则是依照具体职务发放的,盛长桢身为兵部侍郎,每月可得一百二十两银子。

    大周对待官员十分优厚,单单这些工资,就已经很高了,正常过日子绰绰有余。

    除此之外,每个月朝廷还会发下各种补贴,包括米、面、羊、马匹、配饰、酒、茶、炭等生活日用品,折合起来,到手的大约也有三十两银子。

    还有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也都又朝廷买单,也就是说,包大他们这些家将,其实都是由朝廷替盛长桢养的,用不着盛长桢掏一分钱。

    当然,除了工资之外,年终奖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拿盛长桢自己来说吧,年终的时候,受赐罗一匹,绫四十匹,绢六十匹,帛一百匹。

    这份年终奖之丰厚,堪比龙图阁大学士,一则因为盛长桢是赵宗全亲近之人,二则是盛长桢去年功劳太大,所以才会有此破格奖赏。

    杂七杂八算起来,单单是官面上发下的各种薪酬,盛长桢一个月就能到手数百两,要是按购买力折算成他前世的货币,那就是妥妥的月薪几十万呐!

    更可恶的是,在大周,做了官就有了免税的特权,盛长桢还一分钱的税都不用交!

    不过,这些工资养活盛长桢和张桂芬小夫妻确实是绰绰有余,但要考虑到官场上的人情往来,还有拙园这几百张嘴的大摊子。这样一来,盛长桢那点工资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当然,盛长桢的资产来源绝不会只有这些工资,他还有其他各种进项。

    一是各种不动产,田地、山林、庄园、店面,在管事们的辛勤管理下,源源不断地为盛长桢创造着收入。

    二是来自菊香书坊大股东——明兰,虽然盛长桢已经不参与菊香书坊的实际运营,但姐姐明兰还是会时不时地贴补弟弟,一年下来,少说也有数千两银子。

    三是来自交趾的收益,交趾是块尚未开发的热土,土地肥沃,各种自然资源丰富,盛长桢在那里也是早有布置。

    比如制糖业,盛长桢离开交趾之前就搭起了架子,殷若虚南下后,这部分事业就全部由他接手了。

    交趾盛产甘蔗,制糖业前景广大,再加上连通了海贸,只要发展一段时间,必然是一项蓬勃发展的暴利产业。到时候,承人恩惠的殷若虚又岂会忘记盛长桢呢?

    总而言之,盛长桢的家底很厚实,其中不动产占了绝大部分,手中可用的活钱也有万余两,而且可以预见,随着各种产业的发展,盛长桢未来的收入只会越来越多。

    其实若不是张桂芬突然问起,盛长桢还真对自己有多少钱这件事没什么概念。

    毕竟他以前在盛家和父母同住,各种内宅的事务都用不着他操心,个人的财务方面基本就是只进不出,手中零花也从来都是用不完的感觉。

    “怎么就有这么多小钱钱了?我对钱其实不感兴趣的啊!”

    盛长桢把自己的家底盘算了一番,心中不禁感慨。

    张桂芬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嫁了个阔佬!

    说好的清流世家呢?

    原来清流的清,和清贫的清,不是同一个字啊!

    呆了半晌,又蓦地反应过来,这么大一份家业,马上就要交到我手上了?

    说起来,英国公府是大周有数的勋贵世家,生活奢华气派,张桂芬也是娇生惯养大的,各种吃穿用度都是怎么奢侈怎么来,也就比皇宫大内差了些许。

    但英国公府再有钱,也是握在英国公夫妇手中,张桂芬只需坐享其成即可。而盛长桢的家底虽然比不过英国公府,如今却是要全权交托到张桂芬的手上。

    张桂芬哪里亲手掌管过这么大一笔财产呐,因此甫一知晓,心中不免惴惴不安。

    心想:万一我没管好这笔钱,相公还不知道要怎么责罚我呢!

    但她又不能推辞,主持中馈本就是当家主母的义务,如今她既嫁给了盛长桢,就应当应分替盛长桢管好内宅之事。

    唉……,真是烦恼啊……

    张桂芬一张俏脸瞬间皱成了包子状,愁眉苦脸地思考着,该怎么应付日后必然很繁重的财产管理事务。

    盛长桢见状有些不忍,柔声道:“住进这拙园几天了,娘子还没好好逛过吧,今日天朗气清,却是正适合游园,娘子不如与我同游一番,顺便也能认一认地方。”

    “哦——”

    张桂芬神思不属地应了一声,她还在那发愁呢,拼命回忆着出嫁前母亲关于家务的各种教导,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啊。

    盛长桢倒也没有在意,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就把娇妻的丰满柔腻的小手拢到自己掌心下,牵引着她往院外走去。

    拙园原是太祖时一位重臣的府邸,那时候还没有龙图阁,也没有大学士,朝中文武以宰执为首,这拙园就是太祖赐给一位宰执的。

    后来,那宰执告老致仕,上折请还此园,拙园就被皇家收回,最后几经辗转,被赵宗全赐给了有着劝进之功的盛长桢。

    拙园很大,不算前后的山林,也足有百余亩的占地面积,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院又被称为外院,正门是朱漆大门,两边各有一扇角门。往里笔直而下,有两排四所外书房,再外侧,是马厩和车房,以及一干奴仆家丁的居所。

    过了外仪门,便是五间高大敞亮的议事厅,旁边配有暖房、耳房、茶水房等等。

    外院上是男人处理政务、接待客人的地方,一切事务都由盛长桢这个男主人来做主。

    再往里,过了内仪门,才是内院,这里就是张桂芬这位当家主母的地盘了。

    内院最前面是五间大厅堂,堂前有一面盛长桢亲笔题写的匾额:“存朴堂”。

    张桂芬也是读过诗书的,当即就明白这名字的用意。

    存朴?看来相公心里还是向往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生活。

    可他是炙手可热的新贵,身处风口浪尖,就算想要简朴恬静,恐怕别人也不会让他如愿啊!

    一念及此,张桂芬莫名地自己的丈夫生出几分疼惜来。

    盛长桢看起来风头正盛,一时无俩,背后却是被时势推着,一刻都不得停歇,前方还有不知道多少的危险在等着他,只要一步行差踏错,就有可能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