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崇祯纪实 » 56选练营.三

56选练营.三

    “不知道。”

    朱由检有些牙痒痒。

    “是熟铁还是钢,要等冷却后才能检验,现在还看不出来。”

    看了一会就发现,搅拌这活真不是好活。

    离炉子不太远,搅拌工用长长的铁棒使劲的搅拌,干不一会就得换人,就是这样,依然是须发皆焦。

    可惜,朕实在搞不出小转炉。

    等到冷却的差不多了,大工匠过去仔细观察颜色,又拿小铁棒到处敲击,不一会就满脸笑开了花:“成了。”

    朱由检笑的嘴都合不上了:“是钢?”

    “是熟铁,比熟建铁更好。”

    朱由检大失所望,瞎嚷嚷什么,我要的是钢!

    工匠忙解释道:“陛下,有这块铁就说明办法是对的,只是火候没掌握好而已。

    不要说小的没炒过钢,就算是苏州炒钢老师傅,十炉里能有三炉钢就不错了。”

    这不对,记得这办法是成功率很高的:“你叫什么?识字吗?”

    大工匠忙道:“小的叫陈玉峰,识字。”

    “陈玉峰,以后你就是炼钢的组长,朕给你每月加二两。

    举凡炼铁的事归你调派,有事也是你负责。

    从今天起,每次炼铁都把融化时间.铁水的颜色变化等等,事无巨细记下来,时间长了就知道需要多久、添多少石灰粉才能出钢了。

    熟练后,整理了直接交给朕。”

    “谢谢皇帝陛下。”

    陈玉峰当时就跪下了,每月5两,不入流的官员俸禄也就这些。

    -----

    天色黄昏时,陈玉峰还在炉子边,满脸都是汗水。

    王之俊微微摇了摇头,朱由检叹了口气,很是失望。

    虽然晚上有夜班人员,朱由检却没兴趣继续陪着,径直回了帐篷。

    这炉子开工就不熄火,日夜开工一直用到报废或者检修。

    帐篷里新筑的炉子,泥筑的烟道从帐篷上开了个口伸出去。

    炉火熊熊,直热的人出汗,朱由检索性脱了外袍。

    没一会,王之心就端着食盒进来了:“您中午只吃了一点,臣特意多加了两个菜。”

    一一端出来,七八盘菜,挺丰盛。

    一个人无聊,也太浪费:“去把曹变蛟、宋纪叫来,顺便带瓶酒回来。”

    没一会帐篷外就响起曹变蛟的声音:“无功不受禄,末将惭愧。”

    朱由检笑骂:“别耍贫嘴,赶紧进来吧。”

    曹变蛟掀帘进来歪歪扭扭行个礼,径直坐在下首。

    王之心眼角微不可查的跳了跳,心道这位还真会套近乎,幸亏他没进宫,否则咱家还怎么混。

    片刻后宋纪进来规规矩矩的行礼。

    酒过三巡,曹变蛟问道:“末将不明白,陛下老往这里跑什么?有什么事传话让工匠做就是了。”

    “朕不放心啊。”

    “要末将说,您就是操心太多。

    干的好赏银子,干不好砍脑袋,看哪个敢不好好干?”

    王之俊忍不住笑了:“要是像你说的这般容易就好了。

    要不陛下将小曹将军调去工部吧,工部那帮子官吏工匠就没干什么好活。”

    “别,曹太监就别取笑末将了,您知道末将不是那块料。”

    朱由检也笑了:“你要是真有那本事,朕还真的会调你去。”

    吃喝说笑几句,朱由检道:“曹变蛟,你不要小看工匠,他们可是能要了你们的命。”

    曹变蛟鼻子都笑歪了:“陛下又说笑了。

    这些工匠,末将一只手放裤裆里还能一个打十个。”

    宋纪在旁也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朱由检悠悠的道:“他们是打不过你,可他们若是给你一件像纸糊一般的铠甲呢?”

    二人脸色大变,片刻后宋纪喃喃的道:“嘿,末将曾听闻杜松将军被东虏一箭贯穿头盔。”

    摇摇头没有继续说。

    这一顿两人陪着小心凑趣,三人吃喝说笑,直到夜半才散。

    天色大亮,朱由检方才醒来,刚出声,王之俊就进来了:“成了,大喜啊!”

    刚醒来还迷糊,好一会没反应过来:“什么成了?”

    “陛下,钢啊!

    炼出来钢了。”

    “哦!”一激灵,想起来了。

    急匆匆穿衣洗漱后赶到。

    李玉峰双眼布满血丝,满脸掩饰不住的喜色,拿捏着腔调:“托陛下的福,小的一夜炼出了两版钢。”

    钢不多,一块也就二百斤——弄个几吨倒容易,可光是融化铁就得半天,也搅拌不动。

    也看不明白,不过与旁边生铁色泽不一样还是知道的。

    “好,赏银五十两。”

    “谢陛下赏赐。”

    “给朕说说怎么炼的。”想想自己又笑了:“算了,回头琢磨透了再写下来给朕。

    幸好成功了,否则他只能将坩埚炼钢拿出来了,这东西的难点在于能耐1600°高温的坩埚和助溶剂成分。

    而他对此是一无所知。

    而助溶剂一但用错,必定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1600°倒是不难,坩埚是密封的,直接放置在焦炭火焰上的搁架,就是耗时长点,也就大半天。

    ----

    再将大精炼炉点火,以便确定炉子大小。

    说是大精炼炉,其实也就装500斤,约合300公斤。

    预热炉子后,将生铁块放进炉膛,然后用泥封住炉门。

    一刻钟后开始翻动铁块,两刻钟后铁块融化。

    搅拌工开始撒入石灰粉搅拌,没多久就累的呼呼喘气,李玉峰见状赶紧换人。

    由于纯铁的熔点高达1500°多,随着搅拌使生铁脱碳,铁液越来越黏稠,最终两个搅拌工合力才继续下去。

    摇摇头,容量有些大。

    温度也不够。

    明代炉温也就是1400°上下,强鼓风应该能增加一些,估计也不会太多。

    只能上热风了。

    又住了一晚连夜砌了一座小炉子,炉顶留出风道。

    效果很明显,铁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可惜依然达不到要求。

    朱由检没招了,再想提高炉温就只能以蒸汽机提供更强的风力。

    只有到到1600°,才能液态炼钢。

    交代用熟铁造热风管埋在炉顶耐热砖里,风道外盘上铁管通水以降温。

    再确定精炼炉尺寸。

    每炉投生铁400斤,出成品大约300斤上下,每日夜可以出12炉左右。

    算一算,大约是日产2吨以上。

    有多少是钢?

    暂时只能看运气了,如果能摸索出经验,应该会达到七成以上。

    至于是高碳钢、低碳钢、还是什么钢,全靠运气。

    既有工匠经验的因素,也有生铁的因素。

    同时开建三座轮流检修,产量应该足够铠甲与火统用的。

    又建两座可融化两千多斤生铁的炉子,以应付铸造所需。

    铸造用生铁不需要搅拌除碳,因此可以建造的很大。

    -----

    “王之俊,军器厂再派些账房,务必管理好账目。

    火药局的地方,拉起院墙与军器厂分隔开。

    知会工部,将火药局军器厂这些工匠的匠籍勾了,缺额也不许补。

    迁安滦县那边也要加快,老是买铁不是办法。

    还有,计算下需要多少银子。”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