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嫡子 » 第二百四七章 关中缺水

第二百四七章 关中缺水

    大唐春耕开始.李安的曲辕犁是真的起到了至关的重用,此次大唐的工部已经制作了很多的曲辕犁分发了出去,其中李安捐赠三十万贯,这样的善举也是被大肆的宣扬出去。

    春耕在曲辕犁的帮助下,居然多耕出了将近三十多万亩的耕地,本来这多出来的三十多万亩的耕地那害死好事,毕竟谁会嫌弃这耕地多。

    要知道唐朝的百姓缺的就是土地。

    唐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意识到农民起义对统治的影响之大,因此,唐朝统治者对农民采取安抚和拉拢的政策,对于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实行“均田制”。

    所谓均田制,就是“按人头分配土地”,除了妇女、部曲、奴隶,其他人无论老幼,皆可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均田制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抑制土地的过度集约化,使得大多数人都能够拥有土地,虽然其中仍然蕴含着性别、阶级等不平等因素,但总的来说,均田制的初衷还是好的

    但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是由统治者的主观意愿单一觉得的,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阳奉阴违的例子。

    在均田制实施之后,唐朝人口在前期的休养生息后大大增长,唐朝朝廷面临着土地不够分的问题,加之土地兼并死灰复燃,许多农民被迫与土地分流,成为流民。

    与此同时,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走上流浪的道路,但还有一部分农民保住了土地,却因承受不了沉重的赋税弃地而逃。

    封建王朝最主要的收入就是赋税,而农民又是最主要的征税对象。丰收年还尚且能够饱足,一旦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农民的负担就会十分沉重,一家人的吃喝都成问题,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逃跑。其心理,可被概括为“村野愚儒之民以有田为祸”,加之一户逃跑,其亲戚都会受到连累,所以就出现了群体逃跑的现象。

    而韦了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李安认为就是土地过于少了,其次就是世家门阀侵占土地太严重了,李安将曲辕犁献上,就是可以更多的让唐朝的土地增长。

    这是一件好心且是好事,但是让李安没有想到的是,这土地增长了之后,关中用水开始吃不住了,虽然说长安有八水绕长安的美誉。

    可是关中缺水,是不争的事实。

    长安周边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等8条河流,所以,不仅此地事宜筑城,还能配套建设许多大城市所必须的周边设施。

    例如供养众多人口的农业,就以靠近城市本身最为合适。既可以方便索取而省下运输成本,也能让城市驻军对农田本身进行保护。

    那为什么又缺水了,那是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长安的最终没落,也是因为水系过于发达,并影响到城市本身的地下水质量。

    早在北朝末年,篡位成功的杨坚就发现,旧的长安城附近环境相当糟糕。自秦汉以来的数次大规模扩张,让不同时代的生活垃圾产生堆积效应。

    这个情况在汉朝时就已浮现,只是因为东汉将都城搬往洛阳而遭人忽略。

    经历魏晋南北朝的乱世,等到杨家准备重塑伟大帝国,才发现这个情况有多么可怕。

    城市居民依靠打井取得的地下水,已经因大量污染而变质,根本不能为人所饮用。这才迫使隋文帝决定在旧城东南龙的首原,建立一座新城。稍后取名大兴的中古西安,就成为了关中辉煌历史的最后见证。

    当然,换个地方不等于解决问题根本。到了唐朝的时候,城区的地下水污染又浮现出来,甚至比过去更加严重。这是因为某个地区的地下水系往往相互连接,并顺道将污水散步到更大范围内。

    唐朝的西安城规模,又达到了历史巅峰,在排污方面也是前无古人而鲜有后者。直到北宋建立,全城已经有半数以上的井水都只能喝到咸水。

    有人说,水污染了,还是可以浇田地呀确实,但是长安有百万人,井水不可能挑出去浇地,外面的好水,要进长安,你就不能拿来浇地,

    再加上,长安的地里问题,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高原、山地地形较高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导致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形成沙漠广袤和戈壁沙滩的景观。

    西部地区仅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其中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柴达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于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鲁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几乎终年无雨。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等原因,西北地区的地表水量约为2200亿立方米/年,仅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左右。

    所以长安的缺水还是很严重的,这现在又突然多出了三十多万亩的田地,浇水就成为了很大的问题,三月的春雨贵如油,可是等春耕结束之后,这三月的春雨却没有来。

    整个关中的百姓都慌张了起来,这要是没有了水,你让他们刚刚种下的土地怎么活呀,随后就开始了抢水大战。

    古代为了水械斗的事情,那多了去了,唐朝因为实在太过久远了,所以这样的事情记载的不躲,但是清朝的时候,这样的记载那是比比皆是。

    随后唐朝李世民收到了一份急报,关中两个村子因为缺水,其中上游的村子就开始筑堤开始蓄水,可是你上游只要一蓄水,那么下游就没有一滴水,下游的村子就只能等死,现在怎么办?

    那就直接开打,下游的不少人,冲向了上游的村民,村民们手持铁锨、长棍,彼此混战起来。

    下游村子因为有几个习武之人的加入,让这场争斗越发的严重起来。而遭受到攻击的上游人民,也向远处的习武之人联合,最后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在混乱之中,还有一行人,无意中从这边路过,没想到被误以为是官府之人。双方混战之后,对他们也发动了攻击。

    这场战斗下来48人死亡,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李世民看到这份报告,那是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了起来,因为这样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