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哥布林屠夫 » 237 地下

237 地下

    某网上著名人类社会学家曾经说过: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集中,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它令一部分人产生了一种错觉,即:人的存在是平常的、天经地义的,人活着就应该是幸福的、也自然会有幸福。

    欧萌有白左,自家人被难民虐杀也要“拥抱难民”。

    刚吃饱饭没几天的种花人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

    高速公路上拦车救狗,然后去野生动物菜馆庆祝的“小动保”见过没?

    拿狗当爹,认为狗权大于人权的狗粉见过没?

    更奇葩的是,居然还有领哥布林资金的“女权组织”。

    当然,本质上,这些表面打着“爱心”旗号的组织,其实内在都是为了钱。

    属于那种,利用民众同情心,争取有政治目的的国际基金会支持的野心家组合。

    从这一点上来看,本章的第一段话似乎又不是那么正确了。

    毕竟,大多数打着“人活着就应该是幸福的、也自然会有幸福”旗号给别人添麻烦的家伙,本质上是为了钱,而不是单纯的傻叉。

    但是,即使你知道这一点,也没法拿他们怎么样。

    于是,他们现在已经发展到,敢打着横幅,抗议种花政府在新地虐待哥布林的地步了……。

    “今天杀哥布林,明天就会杀人!”

    各大网络上到处都是这么悚然听闻的标题,还被公吱大V和不少明星转发点赞。

    所以,不管新地的哥布林到底多么可恶,只要政府一天不愿意把这些二货直接扔进哥布林窝里让他们亲身向哥布林释放善意,新地哥布林属性的问题就一天比一天重要。

    哥布林必须是完全无法交流,以灭亡人类为己任的魔物,比蚊子、苍蝇和蟑螂更加可恶而危险!

    否则,早晚会有傻叉在公共场合放生哥布林!

    如果他在放生之前还没被哥布林吃掉的话。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民众们以为,哥布林其实是一种生物武器呢?

    那些连通讯基站都担心辐射超标的人会不会把哥布林当成丧尸之类的玩意?

    在新的时代,这些民意都是必须考虑的大问题。

    所以……。

    “继续侦查,一定要找到这些哥布林如何出现的证据!”

    “保证完成任务!”

    至于何时,如何向公众公布哪些证据,那是另一个问题。

    无人机继续在哥布林大军头上徘徊,隔着几百米厚的土层,PLA特别小队操作它们一寸寸寻找任何与别处不一样的地方。

    无人机下面,哥布林仍在静静的等待着,庞大的溶洞中只有无人机飞行时轻微的嗡嗡声,和哥布林的脚底板踩在地面沙土上悉悉索索的声音。

    哥布林并未理会头上那些执着的飞行器,PLA也没想着操作无人机向下方密集的敌人扔几枚炸弹打打招呼。

    大家相安无事,感觉还满和谐的。

    才怪!

    “它们正在向外移动?”

    有人突然发出疑问。

    再仔细看看,确实如此。

    “不奇怪吧,哥布林每次出击间隔是30个小时,从这里到地面也需要时间,所以以前我们认为的每10个小时1万哥布林的产量应该是错误的。”

    地面站的一位参谋说道:

    “产量应该比我们之前预计的高一倍,剩下的时间应该是花在从这里到地面的路上了。”

    “我们只隔着几百米,也就是说,即将与它们碰头。”

    “做好战斗准备!”

    政委命令。

    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无非是分头堵住所有洞口,准备射击就好了。

    倒是没有多少紧张情绪。

    根据目前已知的情况,地下通道确实非常复杂,四通八达,每走几步都能找到一个新的岔路洞口,或大或小,有些能直接通往前面那个哥布林聚集的大溶洞;有些则是一个回形路,走到头就发现自己回到原地;还有一些干脆就是死胡同。

    这样的地形,对进攻者来说非常麻烦,但对防守方来说,则要容易的多。

    特别是小队还占据绝对火力优势。

    现在,PLA占据的这个位置并不特别宽阔,但30台机甲聚集在一起,足以牢牢封锁所有8个大小洞口。

    以机甲上安装的火力,哥布林如果想从这里经过,一发大口径子弹足以串一大串。

    大家都有信心轻松抵挡3万哥布林的进攻——如果它们真的全都围过来的话。

    这也是机甲的好处——单兵或小分队作战,欺负缺乏重火力的敌人实在太轻松了,政委甚至怀疑,扔一部机甲给哥布林,它们都无法拆掉那层复合装甲。

    “先等等,你们不是携带了一些无人机用的小型榴弹吗?”参谋说:“用那个打击一下看看对方有什么反应。”

    “那种弹药是用来破障的,威力很小,不如等它们过来之后再开火。”

    无人机的两公斤级小型弹药是为地下可能有的障碍物准备的,用在哥布林头上还没机甲的大口径突击步枪好使呢。

    “不是为了给哥布林造成多大打击,而是做个实验。”

    “??”

    “很简单,它们每次都是集结3万数量,一点不多,一点也不少,然后一股脑全涌出来,跟设定好了程序一样。”

    “我在想,如果用一枚小型炸弹,在它们到达地面之前干掉几十或者几百只,它们会不会停下脚步等一会,等后面再来几百补上?”

    “如果我们每隔几分钟干掉几百,它们会不会永远等在原地?还是说,它们也会变通,分一次兵?”

    听起来相当有意思的实验。

    “试试看吧!”

    于是,一架新的无人机被释放出去,机体下挂载两枚2公斤级别榴弹。

    飞机钻进刚才那个小洞,径直向前。

    “哎,刚才就想说了,这个忽扇忽扇的玩意,会不会是换气扇?”

    “很像。”政委一边警惕的盯着头盔上的显示器,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肯定是人工造物,但不能证明什么,能造出哥布林这种东西——如果它们真的是人造的,这么高的生物科技水平,怎么会用换气扇这种东西?”

    “但是,有这种人工造物就有希望对不对?”说话的那位科研人员满怀期待:“这种东西至少是新地造不出来的,哥布林自然也不行,那就是说,一定有一个科技不错的种族,在背后支撑这哥布林。”

    虽然看现在这里这种萧条的模样,那个种族的下场可能不会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