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爱在落魄时 » 第三十章 一个巨大商机

第三十章 一个巨大商机

    废品收购站,凌南做的很顺手。

    但是,在废品收购站居住的那些来来往往乞讨者,每天进进出出,瘸瘸拐拐的,引起了周围人们注意,于是,有好事者进行了举报。

    有一天,警察主动找上门来,将所有的在废品收购站居住的乞讨者带到了派出所。

    凌南跟了过去,警察问凌南,为什么非法收留流浪者?并把这帮乞讨者和凌南带到了派出所。

    凌南对警察解释说,他们都是无家可归的人,乞讨也是家庭变故,生活无奈造成的,其实他们也不想过这种生活。

    我只是看他们可怜,帮他们解决一下吃住问题,有劳动能力的还给他们培训,想帮他们创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警察说,凌南你的做法和想法是好的,但是他们是可能影响社会治安和城市形象的不良人员,他们乞讨是违犯社会治安条例的。

    所以,要接受处罚。

    凌南急了,他说:“这些人乞讨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啊,我也是刚刚创业,你们罚什么啊?”

    警察看了看凌南,又看了看那帮破衣烂衫的乞讨者,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样吧,把他们送到收容所去,遣送回原籍”一名警察对另一名警察说。

    凌南听后,急忙跟警察解释:“这些人已经没了家,把他们送回去他们无法生活,还得回来乞讨。”警察本来要按章办事,听到凌南如此一说觉得有道理。

    于是就开了一个小会,决定请示领导来解决。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约半个小时,有了结果。

    一名警察出来告诉凌南,要他回去,主动引导教育好那些流浪人员不能有偷盗和打仗斗殴行为,不然的话警方将按规定严肃处理。

    然后让凌南代表所有乞讨者写了保证书。

    有惊无险地虚惊一场。

    大家出来后纷纷向凌南致谢,感谢他把他们保了出来,没有受到处理。

    事实上,派出所也不愿意管这类人。

    对于乞讨者警察也知道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如果不是遇到困难,谁会去乞讨呢?

    再说这些人多数都是残疾人,抓起来处罚不了,还送不出去。

    即便送回原家乡可能情况比这还惨,还得跑出来。

    送到收容所的结果也是一样,实在是左右为难。

    所幸的是这些人,他们只要不做违法的事情,完全可以不闻不问。

    凌南能够收容这些乞讨者,而且还能培训他们帮助就业创业,帮助他们脱困脱贫,找到就业的归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应该说是为社会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有关部门不但不应该整治,还应该给与鼓励。

    废品收购站,本来是个很少有人关注,很低调的单位。

    从事这行的人不但被社会上认为身份很低贱,跟乞讨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社会瞧不起不说,官方也不愿意理睬,就是地痞流氓也对这里不感兴趣。

    所以,一般来讲麻烦事很少。因此,也就成就了凌南的事业。

    大家回来后,凌南特别对乞讨的人说,我们现在只是向创业迈进,以后还要大展作为,改变生活状态,希望他们管好自己的手脚,不要做出违法的事情。

    同样也不能打仗斗殴,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有盼头、有希望和前途。

    二怪、愣子、虾米、老狗、臭菜几人都赞同凌南的说法,也对凌南表现出了信心和信任。

    在废品收购站,收购废品过程中,凌南意外发现,新开设的在市边的一处废品收购站,有的百姓把家里的老物件当做废品来卖。

    凌南一看,那里有香炉、铜锁、佛像等都被当成了废铜。

    他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这些被百姓当成废物东西的老物件,其中或许很可能是有收藏价值的文物,其隐藏的价值被那些没有知识百姓给忽视了。

    若是将这些老物件收集起来,未来未必不是一批价值不菲的好东西。

    做生意就是一次次有策略的赌。

    于是凌南有了主意,他嘱托收购站的人员,凡是遇到来卖老物件铜铁废品的,除了正常按废品价收购外,一律将所收物品安排专人负责,单独装箱封存标上收购价格和重量。

    另外,通知鼓励来卖老物件废品的百姓,如果家里有过去的瓷器,比如完整的盘子、碗、罐子,瓶子,玉器,铜铁都可按斤收购,价格七毛到一块钱。

    越老越好价越高,同样由专人负责,收完后单独装箱封存标上收购价格和重量,并告知谁破损谁赔偿。

    凌南没有告知收购站人员原因,有好奇者问起,他只是含糊的说,将来自己打算办一个老物件展览馆,收购的这些东西要做展览用,让怀旧的人来参观。

    所以,越是保存完好越好,否则,将来谁还看一件破东西呢?

    他希望收购站的人员,多留心,并贴出一些小广告,告知附近的特别是住老房子,平房的老百姓,家里有闲置不用的老物件,瓶子、罐子、盘子、碗、玉石、铜铁制品都可以拿来卖,本收购站全都高价收购。

    并在新开的三个收购站都开辟出了一处比较封闭的角落,用来分类封装收来的老物件。

    在凌南心里这就如同一笔意外之财,从天上飞来。

    这个信息,他决定在以后的废品收购站中,要重点重视起来,认真把握。

    除去刚创业的那几个月时间不算,时间一晃过了一整年。

    年底,到了一年结算和制定明年计划的时候。

    这天,小雅对业务进行了一下盘算,一年多时间扣除成本和税费,实现利润42万。

    最初参股的代理产品获利25万,后代理的那款产品获利17万元。

    为了庆祝成功创业,她带领五名业务员,租用宾馆会议室召开了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正式的股东大会。

    小雅在主席坐桌上摆出了,刚从银行取出来的,一大摞标上姓名的现金,用红布盖上。

    李大伟、赵玲等八名入股的同学、十三名个人参股的股东参加大会,人员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