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爱在落魄时 » 第六十三章 接受·失落

第六十三章 接受·失落

    自从凌南表达出对小雅和欧丹的态度后,欧丹很有自知之明,没有再纠缠凌南。

    这也让凌南轻松了不少。

    但似乎欧丹与凌南的距离越来越远。

    在欧丹心里,把凌南当成哥哥,还需要心里上适应很长一段时间,她不知道能否把自己调整过来。她是个理智的女性,做事情很少情绪化,这也造就了她女强人的性格。

    看到欧丹情绪的变化,凌南专门跟欧丹深谈了一次。

    并告诉欧丹,他一直把他当亲妹妹看待。

    因为,凌南在创业初期比较难的时候欧丹就跟着凌南身边,给了凌南的工作不少的支持和帮助。凌南从心里很感激欧丹,也看好欧丹这个人。

    这次的深谈也解开了欧丹的心结,理解了凌南,并且接受了凌南。

    凌南说,今后我们就是异性兄妹,是一家人,以后无论是结婚成家,还是其他大事小情,他都要管,她有需要当哥的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对此,欧丹也是非常感动。

    欧丹虽然比较优秀,大学毕业就应聘到了凌南的公司,但在家里却是独生女,他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欧丹来的凌南的公司后,她父母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可以说也是凌南的公司给了他锻炼成长的机会,给了他今天的成就。

    他对凌南也是一直抱有感恩的心态的,他把凌南的事业也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凌南这些年也没有亏待她,工资是公司里最高的,对她还第一个实行了年薪制。

    集团成立前工资外,年薪十万,成立后年薪达到了五十万,而其他公司老总年薪都是三十万。

    当然,整个威亚集团是凌南独资,没有给任何人股份。

    这一切欧丹自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工作一直尽心尽力。

    同时她在凌南身上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这对于她是难得的财富。

    ......

    黄晓然,韩磊的婚期终于定了下来。

    将于八月十八日在蜀都大酒店举行。

    两人开始广发喜帖。

    当然,作为黄晓然和韩磊这个层次的高级白领,邀请的绝不是那些不入流的小力巴。

    大老板不知是谁,只能通过欧丹口头邀请。

    在虹州这边的老同事中自然拉不下苏烈、张黎、韩树通、苏明、洪娟,张莹、赵辉。

    黄晓然和韩磊本来想低调结婚,婚礼只邀请一些熟悉的人参加,可是由于两人的身份的原因,还是引起了好事者的关注,消息不胫而走。

    黄晓然作为蜀地威亚药业总经理,威亚药业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受到政商两界的关注。

    这两界一些人士得知黄晓然要结婚的消息后,纷纷打听确认。

    就连政府都派出了人员来了解真实情况,和结婚日期。

    为此,黄晓然只有召集了几个朋友专门负责接待和应酬这件事。

    毕竟距离结婚还有一个多月时间。

    婚房是结婚的重要内容,由于两人来此地时间比较短,一直住在公司给租住的小区内。两人有计划买房,但是还需要一年半载的。

    欧丹比较了解这个情况,接到黄晓然要结婚的消息后,立即通知了凌南。

    凌南说,看是否有现成的房子200平方米之内的买一套,作为集团的礼物。

    .....

    天虹公司陷入窘境,洪娟对苏明心理上产生了隔阂。

    主要原因是洪娟原本寄予希望的苏氏父子和天虹公司,有自己的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本以为接近苏明能够获得巨大利益,却没想到天虹变化的这么快,她甚至后悔辞职来到天虹,把自己送进了坑里。

    唯一庆幸的是,她觉得自己足够聪明没有那么着急地嫁给苏明。

    这个时候,她想起了大学时代她喜欢的那个男生,那个后来家生变故,而去乞讨的凌南。也不知道凌南现在还在哪里乞讨、流浪。

    比起凌南她也感到幸运。

    约了几个同学,相聚一家酒店,欲借酒浇愁。

    同学问她发生了什么?为何愁眉苦脸的?

    她苦苦地一笑说:“没什么,我就是觉得人生真的很有趣,你不知道谁在哪一时刻生活轨迹会发生什么变化。起或者落,富或者穷,好像都在一夕之间。”

    几个同学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起笑。

    一位同学道:“我们的洪大美女,一直是心高气傲的乐天派,怎么突然多愁善感起来了。”

    “失恋了吧?”一位叫张继的男同学问道,“天涯何处无芳草?洪娟咱们都是同学你看我怎么样?”

    “你?一个工薪族,怎能配的上咱们的洪大美女?”又一个同学接话道,“对了,洪大美女不是天虹公司董事长助理吗?事业得志,可是一般人都看不上啊。我看咱们这几个同学都别打主意了。”

    “呵呵,刚才我那一阵感慨啊,你看你们联想的,其实你们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洪娟喝了一口酒道。

    “我说的一夕之间,想说的是大家记不记得当年,秦小雅给同学发邀请入股创业的事情?当年找到我和苏明,还有张继、卢北、韩英了吧?我和苏明当时就拒绝了,卢北没有理睬,韩英、张继参股了可是返本分红后就退股了。是不是?”

    几人头不约而同的点头。

    “可是你们知道吗?咱们同学中只有赵玲、郑大伟、赵军、崔东当时直接入股了。咱不说他们入股了多少,只说崔东吧,他当时只拿了两千块钱是所有人中最少的。这才几年工夫?现在人家秦小雅的公司年效益近亿元,崔东都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可是,我们呢?上班的还在上班,呵呵呵,你说这是不是命?当时,我们都以为自己很聪明,很了不起,怕风险不相信秦小雅,可是偏偏人家就成功了。究竟是谁傻谁聪明?”

    洪娟这样一说,几位消息不灵通的同学都很惊讶。

    特别是张继、韩英,两人当时还参股了五千元呢,若是直接入股,现在也是几百万的富翁了吧?

    可是,为何崔东他们那么信任秦小雅呢?自己的钱不是钱吗?就不怕赔了?

    也许是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看法也不一样。

    这涉及一个人对另一人的信任,眼光、胆识和魄力的问题。

    由此看来,自认倒霉的几人,不过是眼光短浅罢了。

    还有一点,就是性格决定一个人的格局。

    也注定了自己的命运和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