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那年花开夜微凉 » 第十九章 班师回朝

第十九章 班师回朝

    余国内

    宰相府内。

    “这么晚了,父亲找女儿回来有何事”

    慕容枫看着慕容雪说着:“没想到卢杰被二皇子处理掉了,还真是出乎意外啊。”

    “父亲,允祁去赈灾的事你怎么不提前通知我?”

    “我也是为了让他早日登上皇位。太子位一定要是我们人。”

    “父亲,你难道不觉得你有些自私么?”慕容雪看着宰相,眼中都是不满。

    宰相有些生气呵斥到:“有这么和自己父亲说话的么?当初不同意你嫁给允祁,是你要嫁的,现在皇上久久不立太子,我如果不让二皇子去赈灾,那以后立储的时候哪还有他的份?现在唐远去了边疆,而三皇子还娶了唐婉儿,三皇子一旦大权在握那我们岂不是全盘皆输?现在我唯一放心的就是南王只派了两万兵,那天狼可是十万大军,就算允禧不被叛军杀死,也落个残废。现在朝廷也只有皇后的五皇子可以为之抗衡。皇后一天不倒,那么五皇子封太子的机会就越大。如果二皇子当了太子,那么你就是太子妃,以后得荣华富贵可比当王妃的多。你现在要做的事就是等。一动不如一静。老夫听宫里人说:皇后和那个叫银乐姬的妃子很是不合,皇上很偏袒那银乐姬。皇后失利也是早晚得事。更何况那银乐姬以前是三皇子府内的。皇后自然会起疑针对他。而我只要在合适的时机觐见皇上立二皇子为太子。便可以顺理成章。”

    “没想到父亲如此为女儿着想,女儿倒是听说过那银乐姬,一脸的狐媚子样,王爷也曾经被她迷惑过。”

    “雪儿不要胡说,那银乐姬可是救过二皇子的人,也算是允祁的救命恩人。如果那日允祁中毒不是她相救,恐怕那允祁早就死了。你这福晋又怎么可能坐的这么安稳。按理说,你要帮助那银乐姬,搬倒皇后。”

    “父亲这话何意?难道那银乐姬是?”

    “既然知道那心里有数就好了。”

    慕容枫心想:“当初让允祁去赈灾也不光是为了太子之位,如今那卢杰已死,老夫也能放下心了。看来老夫没看错允祁。

    皇宫内

    清晨各宫娘娘去给皇后请安。

    “皇后娘娘吉祥。”

    “众姐妹平身。”

    众人坐下后,皇后看着银月姬说道:“乐妹妹几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啊,寥寥几句,就让皇上打发了丽妃。只可惜,夏国已被我余国大军打败了。看来这风水轮流转,也不无道理啊。”

    银乐姬听后回道:“娘娘也是皇上女人,我也是皇上的女人,大家平起平坐,谁又比谁高贵呢。更何况,皇上在你宫内待着的时间可屈指可数呢。”

    “本宫是皇后,嫔妃之首。你一个夏国人,奴婢出身之人,也敢说和本宫平起平坐?为着你曾经救过二皇子,皇上才赏赐你为嫔妃,可细想想也不对,当初是你父亲揭发三皇子造反派你父亲去刺杀皇上,而皇上不但没有怒斥你父亲,也没有责罚三皇子,如今你也封为嫔妃,怕是打你的脸啊。”

    银乐姬听后不甘示弱到:“这皇上的心思谁又能知道呢?臣妾现在怀了龙胎,位份自然高贵,这后位还不知是谁的呢。岁月催人老,这话也是不无道理的。”

    瑜妃在旁附和道:“乐妹妹这话可大不敬啊,皇后娘娘也不管管么?”

    银乐姬反驳道:“臣妾身怀龙胎,若是皇后娘娘责罚伤到龙胎就不好了。这怀孕生子的滋味,想必愉妃娘娘不能体会吧。”

    “你?”听完这话愉妃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皇后却说:“既然妹妹身体不适就先回宫休息吧。”

    “是,那臣妾就先回宫休息了。”说着退出了皇后宫去。

    银乐姬走后,愉妃对皇后说道:“娘娘,这银乐姬也太不知礼法了。”

    皇后摸着手中的如意淡淡道“你既然知道她不知礼法又何必和她置气呢?更何况她现在怀有龙胎,皇上宠爱她,本宫又有什么法子?好了我也乏了,你退下吧。”

    愉妃听完皇后的话也不再说什么。

    夜晚皇后来到启祥宫外,丽妃马上跑了出来哭诉到;“娘娘快救救臣妾吧,臣妾是不是再也见不到皇上了?”

    皇后立马安慰道“别这么说丽妃,本宫会想办法就你出来的,你可知怎么报答本宫么?”

    “即使皇后娘娘不说,臣妾也知道是谁害了臣妾。”皇后听完这话欣慰的笑了。

    夜晚

    银乐姬在侍寝时,皇上叹了一声,银乐姬连忙问到:“皇上这是怎么了?是乐姬伺候的不好么?”

    南宫玺摇头道:“不管他,咱们抓紧时间再睡会。”眼下夏国被打败,本是一件好事,眼看着唐远大军班师回朝。可南王却没有履行承诺将剩下的兵送到余国。这让南宫玺心中不爽。

    清晨

    “皇上,唐远大军班师回朝,已经到宫门口了。”文公公报到。

    南宫玺听后大喜:“好,快宣。”

    “是。”

    “皇上有旨,宣唐将军觐见。”

    “给皇上请安,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边关大捷,唐将军平定夏国是我余国功臣,功功不可没封为镇国公。赏黄金万两,府宅一座,良田百倾。”

    “多谢黄上隆恩。”

    “免礼吧。”

    众爱卿可还有本启奏?

    “启禀皇上,老臣有本启奏。”

    “宰相大人有何本启奏?”

    “回皇上,如今夏国已败,若我余国能以此战余威攻打南王,南王必无力与我们抗衡,此时是拿下南王的最佳时期,挥军南下,攻南王必成之。”

    丞相在旁反驳到:“宰相大人真是贵人多忘事啊,眼下月公主还在南王处,此战若败了或僵持不下,那可就没有退路了,到时候南王拿公主当人质,我们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攻打夏国时,国库缺银两,缺少粮草。此时是我余国韬光养晦的最佳时期。”

    皇上看到此时朝堂僵持不下,只得说到“朕也想征讨南王,可有些事情还没有查清,不能轻易出兵。”

    而宰相却说:“臣听说南王处的灾情已经得到了控制,而南王一直不派兵,岂不是出尔反尔?没有大丈夫之举。”

    而丞相说到:“皇上,依老臣看,我们何不先礼后兵?现在朝廷粮草不足,若我们能够打探到南王的底细,岂不是有利于我们余国?”

    皇上想了想,问到:“张丞相觉得派谁去好呢?”

    “老臣觉得三皇子是最佳人选,若是三皇子以皇上的身份去,南王必将忌惮。”

    宰相则反驳到:“老臣觉得不妥,三皇子体弱多病,此时应在府内多陪陪福晋。而二皇子此时正在治理水务,我们何不以帮助南王治理水务之名派二皇子去呢?”

    皇上想了一回:“好,那就派二皇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