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笑傲之旭日东升 » 第 15 章 恒山

第 15 章 恒山

    两人开始交流起来,王县令钻研儒家经典几十年,自然是学识渊博,见识不浅,

    而杜旭呢,经史子集、儒经道典,涉猎极广,再加上前世的耳融目染,不经意之间的一句话就会令人深思,

    半天之后,天色已晚,王县令意犹未尽的说道:“杜少侠学识极其丰富,见识也极为不凡,今日一见,本官才明白什么叫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大人谬赞了!”

    王县令摇摇头,说道:“今日天色已晚,杜少侠不妨留下歇息一晚,明早再走。”

    “大人开口想要,草民就却之不恭了。”

    两人对视一眼,纷纷大笑。

    王县令正是因为整日在家研习经史子集,无心官场经营,年及六旬才会仍然是一位小小县令,也因此与杜旭相谈甚欢。

    第二天一大早,杜旭辞别王县令前往恒山。恒山派和其他四岳不同,恒山实力虽然是最弱的,但是恒山的外门弟子都与当地武林世家结了亲,恒山南边还有五台山,山西的门派和地方世家很团结,魔教一般进不去!可以说恒山很安全!

    三天后,杜旭赶到北岳恒山,跟着恒山弟子一路前往见性峰顶。

    恒山主峰甚高,杜旭的脚程虽快,但到得见性峰峰顶,也花了大半日时光。

    恒山派主庵无色庵是座小小庵堂,庵旁有三十余间瓦屋,分由众弟子居住。令狐冲见无色庵只前后两进,和华山上的亭台楼阁相较,直如蝼蚁之比大象。

    来到庵中,见堂上供奉一尊白衣观音,四下里一尘不染,陈设简陋,想不到恒山派威震江湖,主庵竟然质朴若斯。

    杜旭向观音神像跪拜之后,三位中年师太带领着十几位年轻尼姑来到无色庵,

    杜旭猜测,这三位师太就是“恒山三定”,定静师太作为大师姐,本可接掌恒山派,但因知道二师妹定闲师太更适合领导恒山派,成功说服恩师将掌门之位传给定闲师太。可见她胸襟广阔,不贪恋权位。

    定闲师太,恒山派掌门。慈悲为怀、见识不凡和临危不乱,具领袖风范。她不畏强权,在五岳剑派合并一事坚拒让步。心细如发,虽然平时极少出庵,但于江湖上各门各派的人物,无一不是了如指掌。

    定逸师太,外刚内和,脾气虽然暴躁,心地却极慈祥,鲁莽却又天性纯良,蛮横却非不讲理,为人正直。

    杜旭上前一步,说道:“弟子华山杜灵旭,前来拜见定闲掌门。”

    位于三人中间的师太,说道:“贫尼就是定闲,杜师侄前来,可是岳师兄有事?”

    杜旭看了看堂中的恒山弟子,为难地说道:“师父有所交代,此事只能告知定闲、定静、定逸三位师叔,还请师叔见谅。”

    定闲师太,看了看左右,说道:“你们都下去吧。”

    “是。”

    一众女尼在师姐的带领下退出了无色庵。

    杜旭见此,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说道:“师叔可还记得当年我五岳门派与魔教十大长老在华山比武,最后同归于尽吗,当年五岳门派的功法丢失大半!”

    看见三位师太点头,把恒山武学交给定闲师太说道:“师父把当时比武的密室给打开了,里面有一些恒山剑法的招数记载在密室的石壁之上,只不过没有运功的关键窍门,师父命我给贵派送过来!”

    “杜师侄,你替我多谢岳师兄。日后若有差遣,可随时前来恒山”

    定闲看了一眼,看到里面有许多高深剑招,与自家剑法一脉相承,点了点头,就把册子扔给了旁边的定静与定逸,行礼说道。

    “师叔放心,弟子定会将话带到,只是晚辈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杜旭接话说道。

    定闲问道:“但说无妨。”

    杜旭不好意思的说道:“晚辈希望师叔可以对此事保密。”

    定闲师太想了想,说道“阿弥陀佛,贫尼明白了。”

    “那就多谢师叔了,弟子这就告辞。”

    定闲师太早就看出杜旭真气雄厚,步伐稳健,知道面前的少年武功不凡,有心考校一下,说道:“杜师侄风尘仆仆送剑谱,恒山自然是要尽一下地主之谊,况且我恒山也有不少的瑰丽美景,师侄可在此盘桓多日。”

    杜旭早就听闻“悬根松”“琴棋台”“夕阳返照”“果老岭”“步云路”“虎风口”“潜龙泉”“会仙府”“白云洞”等著名的“恒山十八景”。

    原先只是因为男女有别,才出言告辞。

    如今听了定闲师太的话,自然有几分欢喜,说道:“多谢师叔,弟子早就听闻恒山地险山雄,风景秀丽,只是无缘一见。”

    定闲何等人也,自是能分辨出杜旭话中的真诚,点点头,说道:“来人,给杜少侠收拾一间厢房。”

    杜旭在恒山厢房住了一晚,第二天在恒山弟子仪玉的带领下,浏览恒山的风光。

    北魏时,道武帝发兵数万人,在此劈山凿道据守,作为进退中原的门户。宋代,杨业父子在此以险为凭,抵抗外族的人侵。

    恒山松,为恒山一景。“四大夫松”,古松根部悬于石外,紧抓岩石,傲然挺立,姿态雄健。

    在虎风门观松,或立于丹崖上,或倒挂于绝壁问,如伞如翼如亭如龙如桥,千姿百态,仪态万方。恒山云,变幻无穷。

    各种奇峰绝景,大大的满足了杜旭的好奇心,不禁感慨不虚此行。

    第三天,杜旭打算离开恒山,定闲师太见状,说道:“贫尼看少侠气度不凡,不知少侠可否赐教一二。”

    杜旭在思过崖上面看到恒山剑法之时,就非常喜欢,恒山派剑法绵密严谨,长于守御。

    杜旭呢,他的养吾剑法也是善于防守,对于恒山剑法早就垂涎欲滴了,正好趁此机会见识一番,完善一下自己的剑法。

    想到这儿,杜旭说到:“早就听闻恒山剑法精妙无比,弟子早就想见识一番了。”

    “贫尼看少侠是二流武者。既然如此,仪玉,你和杜少侠比试一下吧。”定闲师太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