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皇子不慌 » 第二十七章 文书(求收藏,求票票)

第二十七章 文书(求收藏,求票票)

    孔折曲与三位执事,相视一眼,走到芸儿跟前,拿着她手上的两块端砚细细打量。

    的确,如陈星言所言,这两块端砚除了实心与夹层的不同,边角上还有细微差别。

    四人眼前一亮,两块端砚可以作为物证,收了。

    默契地交换一下位置,孔折曲和一位执事,挡住了陈星言、芸儿的视线,另外二人则趁机将两块端砚藏于袖中。

    “咳...咳...你说的那两块端砚在何处?”孔折曲轻咳一声,撒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

    “不是刚才被你们拿去了吗?”芸儿懵懵懂懂地说道。

    “休要胡言,我们何曾碰过两块端砚?”孔折曲厉声喝道,隐隐有发怒的征兆。

    芸儿傻眼了,想要反驳,却被孔折曲的眼神吓退,唯唯诺诺地低下了头。

    一旁的陈星言,一把将芸儿护在身后,注视着孔折曲,道:“孔执事,这话是何意?”

    “没别的意思,没有证据,你方才之语便是空谈,无法为五殿下洗去作弊之嫌...”孔折曲淡然说道。

    “你这是睁眼说瞎话,无耻之尤!”刘桐怒了,指着孔折曲,骂道。

    他明明看见是这两人拿了端砚,后交于另外两人之手,竟恬不知耻说没看到,分明是想要诬陷殿下。

    “五殿下...”

    孔折曲望向康延,意思不言而喻。

    “刘桐,退下!”

    “殿下,他们...”

    “嗯~”

    刘桐争辩,却被康延凌厉的眼神,给瞪了回去,懦懦地道:“是!”

    “除却两块端砚,你可还有其他证据?”

    孔折曲说话的同时,对一侧的宋邑人使了使眼色。

    宋邑人醒悟,急急忙忙退去,应是藏起其他证据去了。

    陈星言不语,依旧保持着温婉平静的模样,一双秀眸望向子亍。

    “咳,咳...陈丫头,此事还不到时候,你先下去吧!”子亍抚着下巴的长须,不好再躲了,道。

    深深地看了一眼子亍,良久,陈星言才行礼,道:“星言告退!”

    “小姐,他们摆明了是在诬陷五皇子,小姐怎么不留下来,为五皇子辩解...”

    芸儿跟在陈星言身后,气呼呼地说道。

    二人出了正明殿,到了门口,陈星言驻足,看向身后,面露思索之色,一座巨型画壁,遮掩了正殿的全貌。

    芸儿嘴没停过,道:“没想到圣院的几位执事是这等无耻小人,枉读圣贤书,还有子亍老执事,竟然在一旁看着,也不帮帮小姐,任由冤案发生,亏我还十分敬重他...”

    “真是瞎了眼了,我一定将此事告诉子鸾小姐...”

    越说越气,芸儿打定主意要向小姐好友子鸾告状。

    子鸾是子亍的嫡亲孙女,生于书香之家,却喜欢上了练武,与陈星言自小相识。

    “芸儿,出了这门,此事就不要再提了...”似乎明白了什么,陈星言转身,轻移莲步,拾阶而下。

    “小姐...”

    芸儿不解。

    “难道连我的话也不听了吗?”陈星言没有解释的意思,看着芸儿,不怒而威。

    “是,小姐!”芸儿唯唯应道。

    二人走后,正殿内。

    “孔折曲,欺负弱女子,,你害不害臊...”

    方直看不惯,讥讽了一句。

    孔折曲斜睨了一眼方直,道:“我欺负弱女子?要不你来...”

    方直语塞,除了告知详情,他还真想不到其他办法。

    但这计划,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行了,五殿下脱身的人证物证都有了,只是这陈星言...”

    饶文丛语气一顿,望向子亍。

    其余几位执事的目光皆落在子亍身上。

    子亍知道这些人在担心什么,抚须笑道:“这陈丫头自小机灵着呢,诸位放心...”

    有了子亍的担保,加上刚才陈星言的不骄不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几人也就放心了。

    万事俱备,东风已至。

    好戏可以开锣了。

    “得罪了,五殿下!”

    谢涛在薛诚的示意下,一步踏出,朝康延走去。

    “正好我也想领教一下前辈的高招!”康延起身,怡然不惧,笑道。

    二人出了正殿,来到殿前庭院的空地上。

    上三品之间的武斗,可不多见,虽然有演戏的成分。

    殿内的人,也都走到屋檐下,静静地看着,刘桐也在其中。

    在殿内听了这么久,刘桐已然明白,殿下与圣院的执事们,在谋划着什么,作弊之事怕也是个引子。

    二人站定,毫不掩饰的释放自己的气息。

    一个三品,一个二品,气息交作,一股无形的压力,辐射周围,微风渐起,万籁俱寂。

    “我有一剑,曰劈山!”

    康延并指代剑,剑指苍穹。

    无形剑气涌动,化为一柄巨剑,恐怖的压力,隐隐激起空气的爆鸣声。

    这一招,正是当日康延斩杀毒蟾的剑招。

    谢涛感受到巨剑传来的威压,脸色毫无变化,以手为刀,刀起风疾。

    比起康延,谢涛表现的很普通,只是抬起了手,引起风象,像是丝毫没有什么攻击力。

    这是旁人的看法,而身处当中的康延却承受到莫大的压力。

    看似毫无变化,可康延却从举起的手刀中感受到一阵阵锋利之意,隐而不发,好似面对真正的灵兵。

    “斩!”

    巨剑一落,还未斩下,谢涛动了,一道比巨剑还要宏大的刀芒,迎了上去。

    嘭!

    一声巨响,震天动地。

    可怕的气浪,涤荡而出。

    一瞬间,屋檐下的众人觉得正明殿的上空少了什么。

    至于是什么,他们说不出来,只是有这种感觉。

    “这就是三品之上的境界...”

    康延望着出现在胸膛的一掌,一道巨力传来,整个人倒飞了出去。

    蹬,蹬,蹬!

    康延落地后退了三步,假借真气逆行,张口吐出一口鲜血。

    “殿下!”

    刘桐见康延吐血,连忙过去,一边扶着殿下,一边怒视着谢涛。

    都说了是演戏,下手未免也太重了。

    “五殿下受了伤,无法运用真气,来人,将五殿下请入静室!”饶文丛见状,立刻朝在外门守着的仆役吩咐道。

    “五殿下,请!”

    四位仆役进来,其中一人开口,躬身作出请的姿势。

    康延在刘桐的搀扶下,出了正明殿,转竹林小道而走。

    曲径通幽,复行三百步,可见一座矮山。

    矮山藏于竹林深处,其上错落一间间雅静的竹屋小院。

    一条青石铺成的山路,通往矮山,在山脚处,山路旁,建起了几间竹屋,有十二位入品武者守着。

    既然取名为静室,留在此地的人,自然不多。

    “见过朱掌室,奉执事之命,特来送五殿下入静室...”为首的仆役,走到一间竹屋前,拱手对一位擦拭着手中银枪的中年武者说道。

    说话很客气,毕竟静室的掌室,论职位,不低于管事,而且实力也是三品武者。

    朱掌室瞥了一眼身后一人。

    那人心领神会,走到康延面前,抱拳施礼,而后看向刘桐,道:“圣院规矩,除受罚之人,其余人等,不得入静室。”

    “刘桐,你回去吧,回去告诉刘叔、小灵儿三人,让他们莫要担心...”

    康延并不是真的受伤,谢涛那一掌收了力道,他只是被推出去了,那口血是他自己逼出来的。

    “殿下...”

    刘桐有心留下,却见康延直盯着自己,深知殿下脾性的他,只好离去。

    康延在那人的引路下,登上了矮山,进了从下至上右数的第五间竹屋。

    竹屋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张蒲团。

    那人走后,康延盘坐于蒲团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回想着刚才一战。

    他似乎明白了,为何薰姨说没有面对过二品及二品以上,便无法衡量自身境界。

    二品之境,相对于三品,多了一些难以形容的东西,那东西让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一如三品之境五感提升至另一层次,触及精神方面。

    二品也是一样,那东西道不清说不明,若是硬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意’。

    意,虚无缥缈,却真实存在。

    康延使用劈山剑式凝聚而成的巨剑,与谢涛的刀芒相比,徒具其形,不具其意。

    上三品,一品一天堑。

    古人诚不欺我也。

    如果不出动破晓弓,康延可以肯定,自己对上谢涛,撑不过三招,即便用上惊鸿枪法,亦是如此。

    若是动用破晓弓,那结果可就要反过来了。

    在康延入静室的三天。

    圣院里,不知是谁传出五皇子舞弊之事。

    之后,又传出五皇子拒不认错,甚至仗着三品之境,大打出手,从而被薛大家的管家击伤,关入静室的事。

    此事一传,有人愤怒,有人沉默,也有人持怀疑态度,并给出了理由。

    圣院强者如云,更何况还有位列万器山第九阶的传世神兵浩气镜。

    即使是皇子,除非脑袋抽风了,也不敢在圣院动手。

    怀疑的人很多,直到有武学院的学生站出来,道出正明殿爆发的武斗,是属于上三品之境的争斗。

    无人怀疑了。

    群情激愤。

    一群出身平凡的圣院学生,文武学院皆有,聚于圣院的录事处,高举着圣院条规,请求圣院执事将五皇子逐出圣院。

    圣院十二位执事,留在录事处的只有七位,子亍因为年过六旬,不在此处。

    七人坐在正堂上,脸色平静,丝毫没有因为圣院这三天的事而慌乱。

    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他们的推波助澜。

    比如,五皇子舞弊,拒不认错,在圣院动手的消息,都是他们散播出去了。

    不然,那些潜藏在圣院的牛鬼蛇神,又怎么会出现呢?

    “是时候了...”

    饶文丛拿出了一本奏折,是宫里送来的。

    其余六人轮流察看了一番,都笑了。

    孔折曲道:“既然他们想插手,我们就顺水推舟,让他们插手...”

    无人有异议。

    不久,一份来自圣院的文书,落在了明妃的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