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龙八部之逍遥派 » 第一章 乔峰归来

第一章 乔峰归来

    自乔峰跳下悬崖后,江湖中人人敬佩的“乔帮主”自此落下帷幕。

    几十年后,北乔峰、南慕容如此英雄大号也渐渐淡忘于人们的视野。

    人们只知道,大理国的新皇帝,精通六脉神剑,身怀绝世武功,传言不知有何神功,但只听闻高手与之对战,则内力施展不上,且一旦施展内功,与其对掌,便如同内功外泄一般,一发不可收拾,不久便觉修为尽散。所以,大理国境内,慑于段帝威名,少有人敢去那里闹事。

    还听闻,江湖中有一个神秘门派,不知道是什么来路,只知道其门派的底蕴深不可测,比之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而过之无不及。传说其门派隐居在深山之上,通往其处的秘路只有其门派内部人才知晓。

    人们只知道,一些众多出来抛头露面的门派都要听众这个门派的号令,说是其附庸也不为过。所谓三十六洞七十二岛,都是此门派的下属,更不论江湖中一些末流门派,如此说来,这个隐世门派,其势力不亚于大理段氏皇族,在江湖中可谓呼风唤雨。

    有传说其门派掌门英俊帅气,一表人才,然其内功之高深,是数百年无人能企及。

    众人不知这些闲言碎语、江湖传闻从何而来,但人们却不敢不信。因此,常常有人声称是该门派的弟子,到处招摇生事。

    且说少林寺上。

    一名少林弟子身着青灰色素服,急匆匆地跑到少林寺的数十层台阶上,双手重重地扣在门上。红色的寺门被他敲打着得震动,寺内当值的僧人闻声,连忙跑出来,打开门后插的大木棒,刚开门,敲门弟子差点倾倒在他身上,他急忙搀扶着,见其脸色铁青,喘着大气,头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值班僧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看他急促的样子,不敢半点迟疑,立马将其送到主事那里去。

    不一会,主事神色凝重地喊着,“快去请方丈议事,智清,快去敲钟,召集各位长老前来议事。”主事说话声音也很急促,值事小和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看这情形,肯定是自己耽搁不起,遂马上跑去敲响少林寺的钟。

    咚,咚,用几根粗木桩,制成的木头撞击铜钟,发出的响声在整个山间回旋着。

    少林寺约定有急事发生时,敲钟示警,各位长老必须立马赶来。不一会儿,大雄宝殿内集齐了各位高僧。各位高僧都是须鬓皆白,但是因为长期练武,积淀下来的功力,个个都是脚下生风,不输于年轻人。不一会儿,从各个禅房赶来。

    “什么,你看清那人长相了吗?快描述给我看?”

    听着敲门小和尚的描述,方丈等人都面露惊愕之色,眼光透着厉光,仿佛在惧怕些什么。

    小和尚本有点疲累,但看到方丈等人,如此关注此人,便也不敢有倦意,只得打起精神,与方丈说出那人的长相。

    “此人身材高大、脸上带着一丝冷峻,留着胡须,散发着一种生人易近的威压。眼睛呈黑色,皮肤黝黑但难掩豪迈之气,看似是粗犷汉子,但身形却并不笨拙,反而极其迅速,我看旁观望他许久,他虽未为难于我,但我却看去,有点心生害怕,就赶紧跑走了。

    那么,你再细细与我说来此人施功的样子?

    “此人施展武功,将全身之气运于丹田之中,突然发力,双手运功后好似一条龙一样打出去。霎时间龙蛇飞舞,好不厉害。我只躲在树后观望着,生怕被掌力波及到。

    师傅问道。“此人说要上少林来干什么。”

    小和尚回答。“没说做什么。只是问我,‘不知少林派的七十二绝技和易筋经能否敌得过在下的降龙十八掌。’小僧未敢作答,但猜想此人可能要来我少林。便赶回来通知。希望方丈和各位长老早做准备。我少林可能将有大敌。

    方丈又问道。这位壮士为何发功。因何与人发生争执。

    小和尚回答。“原是一群江湖无赖,勾结在一起。打着逍遥派别的名号,四处招摇撞骗、无恶不作。可能是饭馆儿里吃饭时言语放肆,冲撞了这位。便出手教训他。也未曾想这作为壮士竟有如此身手。顷刻之间。酒店外面的旗帜桌椅。均被卷入此人的运功之中。在此人的掌风之下。尽数化为灰烬。小和尚我武功低微。没见过这般厉害的功夫,只敢躲在远处观望。知道他要来我少林,便顾不得下山办事,连忙折返回来。请各位长老。赶紧想一个对策吧。以免我寺受到羞辱。”

    方丈也是慎怪一声,“莫非此人是乔峰?”

    只是多年过去了。降龙十八掌恐早已失传。乔峰当年也跳崖身亡。不知因何缘由。竟然有人学得降龙十八掌。

    方丈叹道,“我少林恐有劫难,速召集众弟子,准备迎接客人。让各地云游的武僧尽快回事。我寺可能有危难。少林屹立数百年不倒。我绝不能让少林寺。受人挑衅遭人侮辱。“

    众弟子遂散去各院,传唤各院子弟。

    室内。各位长老都望向方丈,不知如何是好。

    方丈便轻声说道,“既然远客要来我们就准备接客吧。切莫自乱阵脚。”

    各位长老们这才拱手,作合十状,说道告退,便回到各自禅房。各位长老心中虽然对着方丈如此轻描写淡淡写有些不解,但是想到事情自然还是要方丈出面主持大局,却也是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态度,坦然接受了。方丈看到众人离去,于是,使人传唤来一个较为聪慧的小和尚,方丈神情凝重,从侧面书架拿出一本经书,说道,“你去替方丈请个人,就说有要事相商,这是凭证交与他。”

    然后与其交代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