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龙八部之逍遥派 » 第五章 逍遥派乔少龙

第五章 逍遥派乔少龙

    听来客说完,方丈,长老和众位弟子都很惊讶,此人竟然有如此境遇。说到这里,那黑脸汉子大笑道:“多有得罪了。”说罢,也对着方丈和各位高僧作了个辑。才缓缓说道,“在下小有所成,让方丈和各位高僧见笑了。”

    各位长老和方丈见此汉竟如此客气,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是好。

    汉子道,“今日前来,晚辈并非前来闹事的,而是来送请柬的。在下逍遥泒乔少龙,奉掌门之命前来少林。久闻少林寺与我派颇有渊源,我泒掌门原是少林弟子,而今感叹武林事务繁杂,而各门各派又固守门派成规,使得各门派沟通不够。而造成如今青年才俊得不到较好的培养。武林之中人才变得青黄不接。为此我逍遥派掌门人派我下山,主要是邀请各派青年才俊赶赴我逍遥派,我逍遥派愿提供各派人才所需要的武功典籍以及绝好的练功场所。如今来到少林。希望方丈选拔优秀人才赶赴逍遥派,请方丈切莫推辞,至于本人,也希望得以希望进修到更多少林功夫典籍。”

    方丈苦思良久。又轻轻叹了口气。

    对于门派来说。门派门规固然重要。但如今的少林已今非昔比了。特别是面对新崛起的各大门派和新势力的屡屡挑衅。作为方丈的他更是感觉。应付不来。方丈双手合十,做了个揖,喃喃道:“阿弥托佛”。

    乔少龙也立马回应,朝方丈的作了个揖,并说道,“弟子一片诚心,还望方丈仔细思量,为门派前途计,尽快答复。”

    方丈郑重的说道,“还请侠士稍等片刻,在我与各位长老商议之后,再做答复。”

    ……

    大堂内,方丈与各位长老席地而坐。

    各位长老都颇有微词。更有甚者,直接说道,“方丈。切不可让少林寺数百年声誉毁于你手。我等虽然武功不济。不能为寺争光。但若有人,败坏我少林门规、放纵外人偷学我外,我等纵使身死要反抗。”

    听到这话,方丈忍不住苦笑,可惜每当大敌来临之日,屡屡是方丈一人苦撑,想不到各位长老居然此时作此陈词滥调。

    平时和声细语的方丈,此时眉头一皱。左手抓紧念珠。

    嗯一声。

    突然方丈掌上向佛珠发力。珠子应声下落。方丈用右手接住珠子,然后右手将珠子抛到空中。左手伸出一根手指,用指力在空中划了一个圈,然后将珠子推出去。一颗颗佛珠朝着一位长老飞去。

    各位长老见状便失了色,一齐发功,运气于全身抵挡。霎时间,各位长老的保护罩已然形成。像一面内功墙一样阻隔在他们面前。这是各位长老的合力布成的结界。然而方丈。将左手内力再加到右手之上。此时悬浮在空中的珠子便随之突破了各位长老所形成的结界,朝各位长老的身体打去。各位长老,伴着“哎哟”等叫痛声,各位长老原本侧坐的身子全部倾倒在地。

    方丈,道,“众长老退下吧,我自有决断,此事你等不要再过问了,”众人只好从地面上爬起来,整理好衣服,向方丈作了个揖,面朝着方丈,后撤步伐退下去了。方丈待众长老退下后,又来到后山。

    少林的后山是所谓的禁地,倒不是不允许闯,只是这里存在前人布置的阵法,若是不知道其中奥妙,一旦催动,恐怕有意料不到的风险,只见方丈面前数十块石板,方丈踏上一块板子,然后变动步伐,走出一个佛字,顺利过了石板。

    方丈走到过了石板后,对着面前的一个阁楼喊道:“当下小僧身为方丈,却有一事难以决断,请各位师叔替我决断。”

    此时,阁中传来一浑厚声音:“方丈既然为方丈,自然有决断之权,我等垂垂老矣,只想了却残生。”

    方丈又言:“当年前任掌门曾与我言,各位师叔虽然研心武学,不问世事,多年以来,更是少有理会我少林之事,但是小僧却以为,当前少林面临百年未来之大变局,甚至如何使少林重振雄风,小僧恐怕势单力微。还是要仰仗三位师叔助我一臂之力。”

    阁楼之中又传来刚才那人的声音,作大笑之声,“三日之前,方丈不来见我,却只派来一个小沙弥来将经书送于我,想必是还没有忘却当年之事吧。”

    方丈,听此,嘴角着实瘪了一下,但仍然保持着温和的态度:“往事既然已经是往事了,小僧便自不会计较,希望各位师叔也能够以大局为重,以我少林的发展为重,将往事暂时搁置一边。”

    对方有些癫狂似狂笑道:“多年之前,因你一言,我等便自愿留在阁内反思,终身不得出去,如今,你送来一部《金刚经》,就能让你忘却往事吗,就能让我们忘却这多年的清苦吗?”说罢,这位师叔也施展内功,一掌风从阁内出来,击打在方丈面前台阶的灯柱之上,霎时间,方丈只好起身轻功闪躲开来,刚才的灯柱已变为粉末状了。

    只听阁中又传来较为温和的一声:“师兄,当年的事情,却是我等理亏在先,强行让他做了方丈,若不是我等如此做法,恐怕此时的他早已经快活似神仙了。如今他既然也为少林前途着想,想来这个方丈也是称职的,你就不要再计较了。”

    阁中一开始发声那人一声“哼”,便不言了。

    此时第三人传音道:“我等痴迷武学多年,终日钻研藏经阁的典籍,是也该找个传人了。况如今,天下门派中,各种绝学再现江湖,我等若再不出手,天下各泒恐怕都骑到我少林头上了。”

    方丈言道:“多谢二师叔,三师叔好言相劝。”

    三师叔又道:“天下武功出少林,然而当年师祖将全身武功、及阁内典籍悉数传于萧远山、慕容博两人,此人本非我少林中人,然而皆与我少林有缘。便不再拘泥于陈规,我等又有何理由,守着这一身武功却只能等着化为一身朽骨呢。方丈莫看大师兄对你这般言语,实际上接到《金刚经》之时,已经是欣喜万分。至于入藏经阁之人,可以非我少林弟子,然而方丈初选之后,可带来,经我三人考验,便可入阁。”

    方丈听此言,眉目开展,作了个揖,“谨遵师叔之命,小僧告退。”便离去,只留下三位前辈在此言论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