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谍战之最强搭档 » 第182章 必须无条件服从

第182章 必须无条件服从

    站在电梯门口等待上行的时候,袁公明很快就明白,电梯是个牢笼,绝对不能用作行动工具。

    就像眼前培元医院这台古旧的电梯,十几分钟下不来,还想往哪里逃跑。

    电梯下来的时候吱吱呀呀作响,在逃跑的时候,听得心惊胆颤,能把人吓出毛病。

    叮咚。

    电梯终于停在底楼,一拨人先下来。

    袁公明排在前面,先进去,抬头一看,立刻心惊,眼前看到周大保和梁队长正站在电梯底部。

    两人正在来回乘着电梯,查看抓捕线路。

    袁公明立即侧脸,马上转头,让开两人的目光方向,故意将手里的病历卡拿在胸前。

    叮咚。

    电梯开始上行。

    梁队长嘀嘀咕咕说着话,“这电梯,想进来不容易,想出去不容易,他们不可能笨到乘电梯吧!”

    周大保连忙打短,“不要掉以轻心,让到手的鸭子飞掉。”

    梁队长不再更多废话,“我明天把所有的人都调过来,只要司令敢来,绝不会让他跑掉。”

    虽然两人说话声音很轻,因为距离靠得比较近,袁公明听得真真切切。

    袁公明暗地里捏紧莫文华的挂号,把特务的行动算得清楚。

    明天是行动时间。

    江南游击队司令来到培华医院看病,挂的是专家号,看的是莫文华教授。

    特务预先得到叛徒的情报,已经在门诊四楼布下天罗地网,单等猎物入套。

    叮咚。

    电梯最后抵达四楼,门开。

    四楼也是顶楼。

    袁公明下意识地跟着人流走出来,正迟疑着去哪里,最后出来的周大保和梁队长从袁公明两边穿过。

    人流开始往电梯里面走。

    没料到,周大保刚刚走出几步,忽然停下来,转头看着袁公明,“你怎么有点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上午在培元大学,袁公明曾经在莫文华和周大保面前走过,盯着周大保的面孔看过。

    袁公明心中一惊,随后变得非常淡定,念头里马上有个绝妙的想法,打算测试特务的本领。

    也想真实地测算一下,是电梯快,还是特务的脚力快。

    袁公明在最后一刻,立即返身冲进电梯,随后伸手紧紧按住电梯关门开关,不让中途停下。

    呜

    电梯开始下行。

    周大保眼见突然发生的事件,起先一愣,随后就明白一件事情,刚刚逃进电梯的男人和明天的行动有关。

    周大保马上按着电梯上行箭头,大声喊着梁队长,“快点抓住刚才这个男人。”

    梁队长马上琢磨出滋味,迈大步,招呼特务跟随,迅速往底楼冲下去。

    咚咚,咚咚。

    楼梯上都是飞奔的特务,搅得人流慌乱不堪。

    叮咚。

    电梯到达底楼。

    袁公明马上走出电梯,用最快的速度往外面走去。

    这时身后响起一阵乱叫,“赶紧拦住从电梯出来的人,都不许动,不然我开枪啦!”

    袁公明只快几步,侥幸从特务的抓捕中走脱。

    不过袁公明已经想好,就算被特务截住,出示南京特务处特派员证件,也没有人敢拦。

    按照实地测算,电梯从四楼直接下到底楼,加上开关电梯的时间,仅仅比特务从四楼跑楼梯冲下来的时间快几秒。

    而且出电梯的人流要走到楼梯方向才能走出大门,如果脚力不快,基本上会被特务抓个准。

    根本不可行的办法。

    袁公明掏出一根香烟叼在嘴边,走出大门,过马路,沿着街边往远处走去。

    没走多远,一辆黄包车悄悄停在袁公明身边,随后听到有人说话,“快点上车。”

    袁公明对这个声音非常熟悉,是自己的同志,也知道,很快就会见到老镇江。

    前几次老镇江都是安排晚上碰头,今天如此着急派人来接,必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

    袁公明查看前后无人跟踪,立刻丢掉烟头,拉着把手上车,稳稳地坐进黄包车。

    车夫提起车把,脚下用力,迅速跑起来,半个小时之后,黄包车停在福州路上青莲阁茶楼门口。

    此时的福州路是上海著名的雅俗共处的大马路。

    高雅的东西有报馆、书局、戏院,风俗的地方有妓院、饭店、店铺,青莲阁茶楼恰恰处于雅俗分界之处。

    店名里青莲二字取自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字号。

    青莲阁格局不凡。

    三层楼建筑,每层楼面大开间样式,方块大理石铺地,茶桌沉木打制,椅凳是红木材质,大堂前面是半高说唱台。

    说唱台是说书唱曲的地方,地上平铺地毯,每日里每层楼面说唱曲目不同,客人可按喜好去不同的楼层。最快~手机端:

    说书的一只方桌可讲史,大多是志怪野话,唱曲的男女持琴弦分坐两边就说事,大多是才子佳人。

    台下有点讲究,客人多的时候可包桌,也可加钱单开一桌,不然的话要和陌生人混台坐。

    如果单开桌位靠前,又要加钱。

    桌面有圆台面,有方台面,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沿墙的桌子上摆着圆肚玻璃容器,里面装着各色茶叶点心。

    袁公明走进大堂,一眼看到靠边的一张四方台面旁边坐着老镇江,悄悄走过去,坐下。

    袁公明单独叫定茶水点心,好似和老镇江不是一伙人。

    过一会儿功夫,老镇江边磕着瓜子,边说,“刚刚接到任务,江南游击队司令来上海,找莫文华教授看病,需要我们配合。”

    袁公明也磕着瓜子,借着嘴皮的动作,回应,“请立即取消行动,党务调查处已经在培元医院布好罗网。”

    随后将看到的情况详细说一遍。

    老镇江听罢,立即脸色沉重,沉吟很长时间,低声说道,“首长已经启程,不可能改变行程。”

    “他在一场战斗中身受重伤,部队缺医少药,因为前期误诊,导致首长高烧不止,必须尽快治疗,否则将有生命危险。”

    袁公明不懂为何必须去培华医院,找莫文华。

    如果是枪伤,刀伤,到正规医院治疗,很容易被人发现。

    袁公明提出建议,“能不能让首长先住下,等摸清楚莫文华的状况,再做决定。”

    老镇江摇摇头,“因为前期手术不当,发生不明感染,必须请专家检查,给出明确的治疗方案。”

    “莫文华教授是顶级专家,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请他亲自诊断治疗。”

    “这是部队党委召集医生会诊,反复讨论研究,一致做出的决定,我们必须无条件服从。”

    袁公明服从决定,马上提出首先要解决一件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