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琼音缭绕 » 第17章 走向东方

第17章 走向东方

    被林子柔夸得心飘飘,黄思梅眉毛扬了扬:“这俄贤村传说,我也改编了一出折子戏。描写的正是丹雅公主落地海岛之后的生活,讲述了她在海岛和大自然相爱相杀最后活下来的故事……”

    说着,她不由自主地就亮嗓、摆起架势。给他们现场唱了几句。

    她的独特甜嗓,配合粗狂质朴的琼剧唱腔,腔由字生、音域宽广。

    腔调优雅舒展、旋律悠扬阔亮,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委婉缠绵。

    让人眼前出现了一个个画面,仿佛清晰地看到,丹雅公主在海岛上欢快生活的模样。

    听完这一段,更坚定了林子柔学琼剧的信念:“日后我出去,便说我师出名旦张璐金后人!走路都要横着走!”

    黄思梅和她相视而笑,不忘带上王云飞:“那可得拜托王总,带领我们做市场经济的浪潮儿,找到更多传承琼剧的好方法才行!”

    *

    参观东方琼剧团的幼儿园时,林子柔赞叹连连:“嫂子,您这个思想,真的是太时尚了!要知道,如今最先开设幼儿园的,只有BJ、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您在海岛,这属于是首创!更何况,你看看你做的这个游乐场,每个设施都设计得太好了!”

    尤其是在农村,父母田间务农,娃娃要么家里老人带,要么跟随父母在田间野。

    黄思梅最初的想法,是为了解决黎锦织娘们的后顾之忧。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东方茶楼的伙食太好,这些织娘的娃娃们不过小半年,便被养得白白胖胖。

    再加上,幼儿园的宝宝回去之后,都忍不住各种花式炫耀在东方幼儿园的游乐场多好玩。

    于是乎,不少小朋友都哭喊着要来上“幼儿园”。

    本来也不是什么牟利的机构,但因为来的孩子越来越多,黄思梅不得不多扩建了一栋三层平房,多建了两个幼儿游乐沙场,再加上每天三顿营养餐,每半年收50元。

    这个价格不算低,毕竟此时的小学学费也不过五六十元,但是幼儿园不但要有专门看管孩子的阿姨,有专门教拼音识字和数数的老师,还有一日三餐,所以村民们还是非常乐意把孩子送到这里。

    林子柔了解完东方幼儿园的运作模式后,笑吟吟地对王云飞道:“回了省府,我也想开设幼儿园,招收学龄前儿童。”

    王云飞笑称自己的妻管严,太太想做什么,只管吩咐,三人笑成一团。

    *

    黄思梅是个实打实的行动派!

    送走王云飞和林子柔,黄思梅就马不停蹄地到东方市区去采风。

    张沈年跑海运后,她接手土货进城的货源,跑遍了十里八乡,目前改编的剧目当中,除了俄贤岭的传说之外,也加了不少十里八乡的元素。

    但是,对于东方县市区民众的喜好,黄思梅知之甚少。

    这一趟,王云飞带着太太前来,和他们闲聊之间,黄思梅发现,自己的见识还是太少。

    琼剧的传承,如今她在不断地摸索方法,从最初的歌舞宣传车,到东方茶楼的大戏巡演,再到现在精炼的折子戏改编,不断在努力,但总感觉,依旧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琼剧进化,也应如改革开放一样,春风遍地,一日千里。

    她,急需找到新的方法,让琼剧登上时代这艘滚滚前进的巨轮里!

    *

    蒙华香见她每天忙得脚不沾地,鸡叫时分起床练功后,就急匆匆赶往市区;归家时已经日落西山,万家灯火时,不免有些心疼,劝她一步一步来,不要把自己逼得这么狠。

    黄思梅却掏出了张沈年随木薯、红薯和现金一起寄来的信件。

    “阿妈,你可知道,如今的世界,改天换日只争朝夕?不说别的,就这个木薯和红薯,就是在咱们海岛品种的基础上嫁接出来的!再一个,子柔说,在省府,除了大剧团演出外,早年间的琼剧角、凉亭票友会,都消失殆尽。我想的是——咱们琼剧,还是声音太小了!但是,要把琼剧传承作大,得有强大的经济基础……”

    蒙华香视线巡过茶楼,嗫嚅地夹着嗓子轻声道:“要不,咱就把茶楼拆了盖瓦房?你不是说,这黄花梨值钱?把茶楼的黄花梨全卖了,阿年能回家,你也不用这么辛苦,也好!”

    说着,蒙华香眼中的光彩一点点变得黯淡,整个人身上,都笼罩着难以描述的悲伤。

    有时候,坚守梦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蒙华香原本以为,接过母亲的衣钵,可以像从前一样,只要练好唱腔和基本功,就能守护好琼剧团。

    谁知道时代的步伐如此匆忙,被抛弃时,她甚至都不知道为何会被抛下。

    黄思梅咬了咬牙,强压住心中的蠢蠢欲动:“阿妈,这是祖母给您留下来的唯一念想!若是真为了钱卖了它,以后我们哭都来不及!您的话我记着呢——不管走到哪里,俄贤村都是我们的家乡,东方琼剧团都是我们的根本。我们的根牢牢地扎在这里,不管未来走多远,我们的心都和您一起,在剧团里!”

    点点头,蒙华香抹了一把泪。

    她内心何尝舍得?

    只是看着儿子和媳妇如此奔波,心中着实不忍:“那你只管放心去!茶楼这边已经步入正轨,你不用多加操心。对了,还有那个折子戏,你也少改编点,现在这些后生来了,个个都想上去唱几句,你就让他们自己唱,多轻巧?何必天天劳心劳力改编什么折子戏?”

    “可是,您之前不是说过,哪怕是茶客点歌,也要买一赠一,唱一段琼剧才能唱一首靡靡之音?要不然,我再让阿年想想办法,把咱们的折子戏再加进去?”

    “呵!他们唱琼剧,那简直是糟蹋老祖宗的宝贝,声不成调、音不成句,听得我耳朵都生气!反正,你呀,就安安心心地做你的黎锦和土货生意去,茶楼,交给我就是!”

    黄思梅被她逗乐,笑得前俯后仰,直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她清楚地知道,婆婆这是故意的。

    黄思梅白天忙采风和收土货,晚上回家便伏案改琼剧剧本。

    张文轩和张文倩每日眼巴巴地趴在她两边大腿上,她却只能一边给他们拍背哼小曲,一边拿着笔记本写写画画,做着改编的工作。

    茶楼这台卡拉ok唱片机,还是张沈年从广州托人买回来的,为了嵌入琼剧,特别多花了3000块做琼剧唱腔消音。

    谁知道,这台卡拉ok唱片机来了之后,茶客们点的最多的,不是嵌入的经典琼剧唱段,而是唱片机自带的流行歌曲。

    长达数月的时间里,除了黄思梅的琼剧折子戏演出之外,大伙儿在卡拉ok唱片机上,点唱的,全是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

    蒙华香气得直磨牙,差点就让人把这台唱片机藏起来。

    最后,还是黄思梅好说歹说,才留住了这台唱片机。

    如今,为了让儿媳无后顾之忧,蒙华香居然主动提出,让茶客多多用唱片机唱戏。

    婆婆的这份心意,黄思梅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同时,也反复告诉自己:琼剧要发扬光大,仅仅靠俄贤村这偏居一隅的茶楼努力,远远不够。

    所以,她要更加努力,想更多办法才是!

    *

    黄思梅在东方县市区采风个把月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想去三角公园再开茶楼、搭戏台!

    东方茶楼大火之后,有段时间,很多人不远千里,都要到东方茶楼喝一口热茶,吃一些点心,顺带听听戏。

    但是因为俄贤村离市区有一定距离,加上黄土路坑坑洼洼,每次往返都劳心费力。

    尤其是下午茶喝高后,晚归十分不便。

    修路还是走出去?黄思梅思考了很久。

    首先是修路需要各种审批,同时要投入一大笔钱,以目前他们负债累累的形势,有难度。其

    次是即便修了水泥路,远隔乡里的距离,也会成为一道巨大的助力。

    东方茶楼的成功,迎合了琼西一带劳作的习惯,加上物美价廉的茶水点心,成了新时尚,但如果继续在俄贤村孤芳自赏,很快也会消亡。

    更重要的是,到了市区后,黄思梅走访了各地村民和东方渔港码头,发现他们比俄贤村村民更有生意头脑,菜市场上卖芝麻糊、卖白Bua、卖粽子当早餐的,比比皆是,街头巷尾更有各种小吃摊子,卤面、虾饼和年糕,应有尽有。

    县市区的用餐,和俄贤村一日三餐家里解决的风俗,大为不同。

    这样的不同,让黄思梅害怕:怕不了解她们的习性,掌握不好她们的喜好,写不出来《三月三》那样在十里八乡广为传唱的剧本,也害怕琼剧止步于这里。

    但,越是怕,黄思梅越想要创——如果因为害怕就固步自封,岂非了坐井观天的青蛙?琼剧又如何能发扬光大?

    既然张璐金以一己之力,能带着东方琼剧团从岭高一路奔波到俄贤村,偏居一隅仍能在十里八乡巡演数十年,那么她也有信心,让东方琼剧团走出俄贤,走遍东方,遍布海岛!

    *

    一九九六年,谷雨。

    风尘仆仆的黄思梅,回家后,就冲进了蒙华香的房间。

    蒙华香见她鬓发横飞,满脸憔悴,眼下一片青黑,衣领只翻出了一边,裤脚卷着半边,脸上还有几道暗紫的血印子,吓得连连问:“怎么了?好孩子?是不是半路遇到抢劫了?没事没事,破财消灾,人没事就行!”

    “阿妈莫慌,我这伤是出海时,不小心磕到船上的……阿妈,我要和你说正事!我呀,不但找到了发家致富的生意经!还找到了让琼剧飞入千家万户的好方法!阿妈,咱们不但要开茶楼、搭戏台,还要组一个少年团,从小培养琼剧继承人!到时候,可能就要辛苦阿妈,给我们琼剧少年团的孩子们当老师,帮帮带带。”

    蒙华香内心觉得,媳妇过于乐观和冒进了:东方茶楼本身就开在琼剧团的木阁楼内,不需要支付租金,同时,琼剧团乐团的老前辈,也是茶楼的有生力量,所以茶楼又少了这一项的开支。

    如果是到三角公园,光是想想租金和人力,蒙华香就想否定这个提议。

    了解她的担忧后,黄思梅笑吟吟地道:“阿妈,您放心,阿年说了,他的出海生意,未来可期,我们夫妻本是连理枝,我想着,我也不能落后了去。”

    说着,她掏出了几张契纸:“看!我把三角公园这一块地,连着两个凉亭,都给买下来了!您看,这是我画的大概设计图,两个凉亭之间,搭上戏台,正好面向十字路口,必然十分热闹,紧邻其后,我们可以仿照东方茶楼,用竹子,盖一座新的东方茶楼……”

    讲到动情处,黄思梅连笔带画,手脚并用:“阿妈!等少年团培养好了,咱们东方穷剧团可以走出俄贤,走向东方,走向省府,走向大陆,再走向海外!阿年说了,到时候,还让您带团,咱们一起坐轮船,出海巡演……”

    蒙华香原本有千千万万个否定的理由,但是看着眉飞色舞的黄思梅,竟是一个反对的字都说不出来:。

    谈琼剧的未来时,黄思梅的脸上,宛若罩着一层淡淡的金光,她是真的用心,在谋划琼剧的未来。

    不管是之前的东方茶楼和开荒,还是如今的三角公园茶楼,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琼剧更好的未来。

    淡淡地笑了笑,蒙华香拉着她的手:“阿年能娶到你,是他的福分!”

    从前儿子总说,自己祖上烧了高香,才娶了黄思梅这么好的媳妇,蒙华香并不以为然。

    但这几年,自从琼剧式微、张沈年下海摆摊后,蒙华香看得出来,这个儿媳妇,是真的好!

    婆媳两人执手相看,一时之间,都红了眼眶。

    黄思梅给了蒙华香一个大大的拥抱:“阿妈,您放心!老祖宗留下来的琼剧,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如果我还没有能力把它做得更好,那就让文轩和文倩继续接棒!总有一日,我们琼剧不但要走出海岛,还要走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