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琼音缭绕 » 第59章 渐入佳境

第59章 渐入佳境

    三角公园的东方宾馆茶楼内,刘光伟、吴琳琳和林子柔齐齐开唱,分外精彩。

    刘光伟饰演的是《秦香莲后传》里的包拯,虽非主演,但有人设加成,再加上唱腔多元化和富有故事性,瞬间让他成了全剧的华点之一。

    尤其是劝说皇姑的《旧怨除新恩垒》唱段,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好几次都被台下的喝彩声直接盖过了他的声音,堪称是三角公园演出现场氛围的天花板!

    陈世美、秦香莲的故事,早已广为人知,但是这一部《秦香莲后传》,非常难得的没有狗尾续貂,而是精益求精,从剧情、到人物、再到唱词,都精雕细琢,再造了一部经典。

    可以说,每一个角色,都有精彩的演绎。

    而其中,皇姑和秦香莲,新仇旧恨、同台飚戏的画面,则是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吴琳琳这么多年,在东方琼剧团沉淀苦练,已有名旦风采。

    而林子柔,财富自由后,醉心票友会的各项活动,更是以身作则苦练基本功,成了业余演员里,最专业的存在。

    如今她和吴琳琳在台上对戏,两人竟是不分伯仲,看得台下连连喝彩!

    包拯(刘光伟):“不对话,不照面,急坏老包拯!一个当场起身走,一个傲然目怒瞪。开封府,断案情,从来清又明。此案官司难了解,徒负盛名包青天。家务事,多纠缠,清官也理不清。不及当年动钢铡,一声令下就动刑。叫紫云,先将你娘劝一劝,我急去请回秦香莲。”

    ……

    秦香莲(吴琳琳):“奉相命,待以礼,看皇姑,默无语。她威严虽在减气势,愁云淡淡挂眉边。她可比,垂柳枝,难禁风,难禁雨。我似青松傲雪地,铮铮立挺岁寒枝。富与贵,权与势,难换情,难换义。莫看她稳坐金玉体,比不上我香莲女。我今朝,得儿媳,又有儿,又有女;皇姑她,丢了女儿怪可怜,我理当上前参拜她。皇姑呀,民妇香莲深下礼,相逢一笑就是姐姨。”

    皇姑(林子柔):“望亲家,原谅我见识浅薄。”

    包拯(刘光伟):“解脱冤怨喜笑呵呵!”

    ……

    *

    除了剧团的专业演出外,接着游园会的热度,张文倩还不定期组织各种“快闪打卡”活动,让这波热度持续上涨。

    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张文倩还抓着张文轩不定时地“闪现”,于是,张文轩的粉丝,不时地会PO出张文轩去了哪里哪里的茶楼,闻讯而来的粉丝不但会跑去他出现的茶楼打卡,还会现场录像演出琼剧RAP。

    原本是自娱自乐的海岛琼剧游园会,再次出圈,频频冲上微博热搜。

    吴腾飞虽然不是琼剧演员,更不是专业票友,但是因为奶奶常常挂在嘴边的“璐金腔”,让他对琼剧,有着特殊的感情。

    看到游园会大获成功后,他主动加入,要赞助当年的“呀喏哒琼剧大赛”。

    王云飞见状,也擦了一脚,两人都号称,琼剧出圈,与有荣焉,必须为海岛琼剧的传播,做自己独一份的贡献。

    张沈年和黄思梅,并不需要这样的经济支持。

    但是,他们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传承琼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

    所以,看到两位大老板的支票后,夫妻两人当仁不让地就收入囊中:“等呀喏哒琼剧大赛,给你们俩预订首排VVVVIP专席!”

    吴腾飞抚着泛白的大背头,笑得像一尊弥勒佛:“阮坐那里不重要啦!但是阮阿祖要是看到,如今我能日日见到璐金后人的风采,一定高兴坏啦!也不知道,地下三通了没有,要是三通了,阮阿祖一定会找到张璐金奶奶,让她给自己好好唱几段!”

    黄思梅每次见面,都被吴腾飞夸得天上仅有地上绝无,早已习惯。

    但是听到这一段,还是愿意相信,吴腾飞是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的奶奶在天之灵,也能和张璐金再次齐聚一堂,听张璐金把琼音唱响,歌声嘹亮。

    王云飞早些年,因为刘欣如的缘故,和张沈年、黄思梅都有些疏远。

    这些年,他看着林子柔和东方琼剧团越走越近,几乎成了东方琼剧团的编外成员,艳羡之余又羞愧难当:不管是对林子柔还是对张沈年夫妇,他都问心有愧。

    好在他知道,悬崖勒马未为晚,浪子回头金不换。

    虽然张沈年已经不会再和他合作开公司,但是业务往来上,只要是有好的机会,他都第一时间给张沈年和黄思梅介绍,权当一种变相的报答。

    值得一提的是,王云飞是个脑子灵活的,在度过上一次股票崩盘的难关后,他又飞速东山再起,如今更是掌握了海岛航运的半壁江山。

    黄思梅和吴腾飞的水果生意,今年迎上航空业大发展后,飞向四面八方,蓬勃发展。

    如今,不仅仅是俄贤村风貌焕然一新,难觅曾经船屋茅草房遍地的景象,家家户户盖上了小洋房。

    就连十里八乡,也都在俄贤村的带动下,家家户户致富奔小康。

    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多亏了东方琼剧团带领十里八乡开荒”,但张沈年和黄思梅却不敢居功——“这都是改革春风好,我们都赶上了好时代!靠勤劳的双手,就能致富奔小康。”

    这是题外话。

    *

    二〇一六年,惊蛰。

    随着每年三月三到来,“呀喏哒琼剧大赛”再次拉开帷幕。

    这几年,经过张文轩的戏歌宣传、游园会的热度暴涨并持续发酵,海岛琼剧,逐渐有了自己的声音。

    每年的海岛文化节,张沈年和黄思梅的琼剧成了开幕式的“重磅嘉宾”,他们赞助和主办的各地票友“琼剧文化节”也渐渐小有名气。

    加上每年元宵后,各地东方茶楼的琼剧游园会风生水起,票友会全岛每月巡演从不间断,海岛人民如今看新戏、品折子戏、欣赏名家斗戏,首选就是去东方宾馆的茶楼大舞台。

    由于张文轩戏歌的推广和普及,以及今年来琼剧下学堂的传播,不少票友在台下看得兴起,还会大胆地走上舞台,和自己的偶像一起,唱响琼剧,点亮琼音。

    这一切,张沈年和黄思梅都始料未及:星星之火的琼剧,如今竟有了燎原之势。

    不但如此,随着各色琼剧活动陆续开展,加上省里对非遗的高度重视,省、市琼剧团稳步发展,各地民营剧团也如雨后春笋般浮现。

    琼剧的发展,虽未到当年万人空巷的热度,但琼剧在海岛省府、东方和崖城等地,已然有了日日有演出、场场观众爆满的态势。

    用张文倩的话说,是许俊喆突如其来的求婚,点爆了游园会,才让琼剧顺利出圈。

    当然,张沈年对此强烈反对和抗议:“若非这么多年,我们对琼剧的坚守和传承,岂会有朝一日守得云开见月明——你别老在我面前,给那个黑脸包公加戏!反正在我这里,他一辈子都只有差评!”

    黄思梅见他每次提起许俊喆,总会咬牙切齿,哭笑不得:“你呀!刀子嘴豆腐心!前几天谁还说警察执勤为人民服务、值得嘉许来着?”

    “我没说过!这话绝对不会是我说的!”

    张文倩看到张沈年别扭的样子,抱着母亲放声大笑:“我知道,侬阿爸一定是爱屋及乌,因为爱我,才会惦记那个黑脸包公!”

    说罢,她自己忍俊不禁,黄思梅也被她逗乐,母女两人乐不可支,笑声响亮。

    尽管琼剧如今取得了小小的进步,但是张文倩丝毫不敢放松。

    带领东方琼剧团,张文倩重拾了奶奶十里八乡送戏的优良传统。

    好在如今,不管是交通还是演出氛围,都比九十年代要大大进步,加上之前游园会的加持,东方琼剧团所到之处,虽没有“夹道相迎”的盛况,但演出现场也热闹非凡。

    东方各地茶楼,保留着游园会留下来的好创意,三不五时地紧跟热点,来点时事互动,月月入选海岛民众茶余饭后讨论的重点议题,东方茶楼创新的折子戏,更是贴近人心,街头巷尾,总有人随口都能吟唱几句。

    为了能保持东方琼剧团的高水准演出,同时接棒母亲,做好“演员编剧”,张文倩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把时间揉碎成一片片,把每一天都掰成24瓣来用!

    时光如流水淌过,无视人们的匆忙和焦虑,它自随意随心。

    *

    二〇一七年,立春。

    张文倩应邀,率领东方琼剧团赴海口骑楼老街,在咖啡戏台之上,为新西兰普利鲁亚市市长及数位企业负责人演出,以进行文化交流、展派乐盟演。

    当天,东方琼剧团献演了经典传统剧目《红叶题诗》、《秦香莲后传》、《张文秀》及现代新编《俄贤岭传奇》、《红旗飘飘》选段折子戏等节目。

    演员们出色的表演,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普利鲁亚市市长看完演出,就诚恳地邀请张文倩带团前往新西兰演出交流。

    受宠若惊的张文倩,结了这个善缘,也由此再次翻开了琼剧再出海的新篇章。

    东方琼剧团在同年赴新西兰演出后,先后奔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巡回演出。

    所到之处,海岛侨胞齐聚一堂,跟着戏团齐齐吟唱经典唱腔。

    每一场演出,东方琼剧团都倾尽全力,不留一丝遗憾。

    每一场谢幕,东方琼剧团的演员们都问心无愧,胸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张文倩在每场演出现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妈妈说得没错!

    在海外,海岛琼音,就是最好的家乡华侨华人交流的“通行证”!

    而饱含乡情的琼剧,就是家乡人不言自明的“暗号”!

    很荣幸,能助力华侨华人们重听乡音,重温乡情!

    很高兴,能重走当年奶奶出海的经典路线,时隔多年,让海外再度响起袅袅琼音!

    琼剧传承,已渐入佳境。

    *

    二〇一八年,小满。

    赶在端午节和父亲节之前,张文倩的龙凤双胞胎,呱呱坠地。

    张文倩抱着一双儿女,所有的辛苦和疼痛都烟消云散。

    这几年,张文倩结婚生子,完成了人生大事。

    张沈年和黄思梅总算放心!

    而原本被张沈年痛骂“石磨压不住”的张文轩,却稳得不像话,完全没有一点要成家立业的迹象。

    张沈年希望女儿“出家”陪守家里,却希望儿子早点娶妻生子——他管不了儿子,总希望有人能代替他好好管管这个混小子!

    只可惜,自从2010年父子两人拍桌对吵不欢而散后,张文轩和家里鲜少联系。

    游园会后,张文倩数次请他前来助兴,一来是想借力他的一亿粉丝做琼剧推广,二来也是希望借助这种机会,消除哥哥和父亲的“旧怨”。

    只可惜,张沈年不肯低头,张文轩更是犟得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张文倩提前给他安排的演出地,他动不动就擅自修改。

    比如约好了在东方市茶楼快闪,张文轩会突然空降省府茶楼。

    比如安排了崖城活动,张文轩会自行改道去东方。

    总而言之,张文倩每次带着父母围堵拦截,无一遂愿。

    张文轩更是真正做到了“数过家门而不入”,愣是这么多年咬着牙在外面飘。

    全家要了解他的行程和近况,还得靠张文倩去他QQ空间里看动态。

    总而言之,父子两人杠上了:张沈年等儿子勇闯娱乐圈落败归来,然后乖乖回家认错道歉;张文轩死面子硬扛压力不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誓不不返乡。

    黄思梅心疼儿子,倒是背着张沈年,悄悄去过首都看望儿子几次。

    张文轩的工作,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劳心劳力。

    尤其是像他这样的创作型歌手,常常因为灵感忽至就熬数个通宵。

    之前张文轩跟着蒙华香启蒙,一直坚持练功。

    但如今,早四晚十的练功,早成了奢求,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每日锻炼身体和苦练基本功。

    看着身高一米八几体重却不到120斤的儿子,黄思梅心疼不已,每次见面,都忍不住劝他放弃:作为琼剧传承人,她想看到琼剧登上世界级殿堂!但是作为一名母亲,她只求儿女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便足以!

    面对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解,倔强的张文轩,永远只有一句话:“哪天完成金色维也纳演出,我哪天回东方。”

    黄思梅又是生气又是心疼,只能默默祈祷儿子能早日完成这个艰难的梦想。

    *

    张文轩并非单纯地想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他想做的,是琼剧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所以,维也纳的演出,必须要一抛而响。

    也就是说,在抵达维也纳金色大厅之前,他要做更多的铺垫。

    这几年,张文轩的创作,基本以海岛神话、山海经等传统文化为原型,如今琼剧乱入的“琼剧RAP”和“戏歌”已经被小范围接受和喜好。

    在参加综艺节目时,张文轩也会尝试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方式,讲述海南琼剧的唱腔特点和文化底蕴,进行各种科普和传播。

    所幸,但是中华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去去了解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并渐渐学会接受这些文化瑰宝的多元性。

    如同越剧、昆曲和评弹一样,琼剧作为小众戏曲,也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尤其是张文轩的粉丝,都是“唯哥哥论者”,张文轩的专辑一出,她们都会自发地去做宣发,在超话里各种推荐,成了“琼剧宣传大使”。

    一开始,普罗大众对于发音拗口的海南话,的确接受无能。

    但是,经过张文轩不遗余力地科普、推广,大家慢慢发现,海南话和闽南语发音同一分支,仔细去听,哪怕听不懂,也有一种奇妙的旋律,莫名地好听。

    再加上张文轩粉丝战斗力非凡,带动了不少吃瓜群众。

    兼之张文倩网店联名黎锦做的周边文化衫、动漫、玩偶推广,今年传统文化的崛起、游园会等一系列组合拳的加持,琼剧这个小众的剧种,终于逐渐有了自己的声音和名字。

    只是,小众的、传统的道路,注定孤独,也注定了辛苦。

    黄思梅和张沈年,辛苦了一辈子,为了琼剧的传承,不遗余力。

    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面对多大的风浪,他们都从未想过要放弃。

    但是,到了儿子这里,黄思梅却心生不忍,让孩子和自己一样,选择和坚持一条最难走的路。

    *

    二〇一八年,夏至。

    张文倩孩子的满月酒宴。

    张文轩风尘仆仆地赶回俄贤村,给小外甥和外甥女送上了一对金手镯。

    黄思梅见了儿子,自然是高兴不已:“如今这么多人喜欢琼剧,咱家阿侬功不可没呢!文轩啊,谢谢你!”

    “哼!那是他的功劳吗?那是我们琼剧的独特魅力!”

    见丈夫犯犟,黄思梅连忙柔声劝解道:“如今时代不同啦!文轩做的事情,比我们当年所有努力加起来效果都好!这多亏了琼剧团的熏陶,也多亏了阿奶手把手的带教,更是咱们俄贤村、海岛琼剧的荣耀!”

    黄思梅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却仿佛踩了张沈年的痛脚,气急败坏的他拽着儿子进屋关上门,就是一通居高临下的痛骂:“不要以为唱几句琼剧歌曲,就能以艺术家自居!也不要以为能赚几个小钱就能数典忘祖,没有老祖宗的瑰宝,你那些歌曲什么都不是……”

    面对父亲突如其来的痛斥,听着父亲狗血淋头的痛骂,张文轩非但没有生气,脸上还浮现了笑意。

    因为,这是这八年来,张沈年唯一一次主动和他搭腔说话。

    看着父亲义愤填膺的模样,张文轩在心里腹诽道:“糟老头还是中气十足,有劲儿得很呢!”

    只是听着听着,张文轩心口泛酸,眼眶开始酸胀难耐:父亲的声音,已经有了浓重的沧桑感。不知不觉中,岁月也在偷走他的年华。

    害怕被父亲看见自己的狼狈,张文轩在眼泪滑落之前,踉踉跄跄地开门跑了出去。

    张沈年见儿子逃离,又急又气,朝着他的后背歇斯底里地怒吼:“你有本事,走了就别再回来!”

    闻声赶来的黄思梅,看到再次谈崩的父子两,长长叹气。

    有时候,父和子,就如同冤家。

    也不知道,这对冤家什么时候才能解开心结,握手言和。

    难道,真要等到琼剧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

    望向一望无际的蓝天,黄思梅心口堵得厉害:她对琼剧怀抱一片热忱,但对琼剧登顶,尚有疑虑,不敢过度奢望。

    黄思梅如今只求,儿子能早日开悟懂事,也求丈夫能放下自尊,早日和儿子重归于好。

    只是这个小小的愿望,看起来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