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80年代的青春年华 » 第三十章 教育大事

第三十章 教育大事

    想起来了,李铭想起来了。

    上辈子,他们初三年级的开学日被延后了足足两个星期,也出现了县教育局想利用实验中学合并他们厂初中和高中部事情。

    但三月份省里面的师范学院安排即将毕业的学生实习,他们学校来了一批年轻的准毕业生。

    可好景不长,县教育局一纸调令,将这批实习老师给全调到了实验中学。

    没过一周,实验中学那边便发生了一起重大的刑事案件,刚刚时满二十的女老师被人残忍的杀害在学校宿舍,令整个前湖上了北湖的省报头条。

    骇人听闻、手段残忍、人面兽心……

    公安抓到罪犯时,所有人都被震惊了,起因居然是对方不同意他的交往请求,他便趁着夜深人静时刻侵犯了对方。

    为防女老师报警,便将其残忍杀害,更是将其尸体扔到了学校工地下方。

    若不是一场大雨冲塌工地材料,人们都不知学校内出现如此重大案件。

    尘封记忆解锁,李铭下意识的缩了缩身子,一旁的李娜不由担忧道:“怎么了,你哪里不舒服吗?”

    李铭摇摇头,扫了眼身边被调动情绪职工:“各位叔叔阿姨,咱们厂怎么说也有近两千工人。若算上即将开工的棉纺厂职工,咱们麻纺总厂怕是得有小五千的工人。五千工人若组成家庭,那将有的孩子基础怎么也有个小两千吧?

    这年龄一平均,咱们厂学校各年纪每年得有小一百人的学生吧?有学生没老师,总不能不读书吧?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难不成咱们麻纺总厂明明有能力也有实力将厂办学校弄的更好,却要被县教育局抽走最好的老师,让我们这帮孩子不如其他人吧?

    叔叔阿姨们,咱们要起跑线上都输了,那岂不是被人将差距越拉越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你们难道想自己的孩子处处低人一等吗?”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那年轻老师,身为重生者,李铭都决定做点什么。

    “对,咱们已经够苦了,不能让咱们孩子得不到知识。有一个算一个,咱们找廖厂长去,可不能让咱们的孩子跟咱们一样没书可读。”

    82年,整个北湖行省开启了扫盲运动,各级府衙的任务便是将当地文盲缩减合格线以下。

    时下前湖有小六十万人口,但文盲高达85%以上,也就县区城镇稍好一点。

    人民医院发生孩子掉包事件时,前湖县府各领导本就是在开会商议年后的扫盲工作。

    李铭鼓动麻纺总厂职工抵制县里将他们厂办中学合并可以说恰到好处。

    而县教育局那边其实并没有想要真的合并麻纺总厂的厂办学校,而是想让麻纺总厂拿出更多资金来招募新的老师,给予一定的经济让利。

    群情激奋,麻纺总厂食堂这会正是饭点,而李铭又说的真情实意,在场只要是有子女的纷纷点头赞同,谁也不想自家子女像他们一样没有文化,无法担任一定的管理职位。

    “不行,咱们已经吃了没有文化的亏,绝不能让咱们孩子也没有文化。”

    年后,县里面已经朝各国营单位下发了扫盲预告。

    像麻纺总厂有厂办学校,当中的老师白日要教导学生,晚上则要拿出一部分的时间来教导成人基础知识。

    实验中学那边提前开学,已经有好几个距离近的单位开始了扫盲工作。

    但麻纺总厂这边缺少老师,自然是学生和下发的扫盲任务都没法完成。

    “卫军,你看看你儿子,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李新华恶狠狠的瞪了李铭一眼,李铭浑然不在意道:“叔,我说的可是大实话,你没看咱们厂的那些叔叔阿姨们都已经群情激奋?”

    一旁的李卫军看不下去的抬手给了李铭脑门一巴掌:“老实点,不知道枪打出头鸟?”

    李铭郁闷低头,就看食堂里的厂职工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咱们可不能让县里继续占咱们便宜,你们谁跟我去县教育局?”

    “我!”

    “我!”

    麻纺总厂的人本就有怨气,有人带头,自然是纷纷响应。

    “混蛋,这都谁组织的?”

    刚开完会回家的麻纺总厂书记兼厂长的廖翔头都大了。

    上一次是因为厂平房改楼钱去县府,这一次因为厂办学校老师去教育局,这不是让整个前湖都知道了他们麻纺总厂职工是他娘的剃头吗?

    “拦下来,赶紧把人给我拦下来。”

    廖翔那个怒啊,可麻纺总厂保卫处科长却是一动不动,反而开口道:“廖厂,我觉得吧,这事也不算坏事。

    咱们厂学校怎么说也有小四五百的学生,总不能咱们花钱请的老师年年都被县教育局给抽调走吧?

    小学还好,但凡个初中生都能照本宣科。

    可这初中、高中可是人生命运的转折点,咱们这些大人辛辛苦苦的做事不就是想自家孩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过来汇报情况的保卫处科长肖明虎冷哼道:“知识改变命运,咱们麻纺厂高薪聘请的老师凭什么让县教育局说调就调?

    都是有子女的,谁不想自家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县里缺老师,他们难道就不能自己花钱去招?”

    肖明虎带上情绪,要不是职责所在,他都想参与这一次的堵门中去。

    廖翔伸手点了点肖明虎,语气放缓道:“这事情吧,或许真是咱们厂学校的一次转机。

    按照棉纺厂的建厂规模,一旦棉纺厂投产,那边必然也是近两三千的职工规模。

    咱们纺织行业本就是女工多过男工,一旦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铁定要进入咱们厂办学校。

    县教育局那边我会顶住,但具体的行动方案可不能过激,要不然咱们都得吃上面挂落。”

    廖翔看了眼屋里头闺女,自家闺女来年也得初三,这厂办学校的老师问题还真是当务之急。

    “还我们老师,我们不要合并!”

    县教育局职工住宿区位于小镇东门方向,距离麻纺总厂也不过步行十分钟的路程。

    在县教育局旁边不远处,则是前湖县机关大院。

    麻纺总厂职工来要老师,机关大院里的县府领导不可能不知道。

    “混蛋,如今正是扫盲的关键时期,他们怎么把麻纺总厂的老师抽走了?”

    肖卫国那个怒啊,麻纺总厂的厂办学校在他部署里是要负责整个XC区的扫盲工作。

    教育局给麻纺总厂把老师都抽走了,这不是学生没有老师,文盲们也没有辅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