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从莽荒纪开始证道永恒 » 第102章 道之真意惊众人

第102章 道之真意惊众人

    “要学真儒家,四书五经就够了,其中浩然大义,嫉恶如仇,修身养性,都是有套准则,按照这个去做,一举一动就符合了圣人道理,可谓是至人动若械。”麻老头说着。

    一番‘论道’下来,众人皆是精神抖擞,就连苏劫老妈许影都感觉自己的身心舒服了许多,

    陈望说道:“按照这个世界的标准,中国的修行,分为很多境界,

    有的从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返虚,练虚合道,

    有的则是讲究金丹,元婴,地仙,天仙。

    除此之外,武术修行又讲究什么明劲,暗劲,化劲等之类的东西,

    修行体系混乱,标准不一,很难造成一个统一。

    而明伦武校的刘光烈,是把修行为了定,静,安,断,明,悟,空,道。这几个境界,这是意识方面的东西,

    后来,是以第六感,第七感,第八感,第九感,乃至于新人类来衡量,其实也并不是很准确。”

    听到陈望后面说出的明伦七字,苏劫顿时眼睛一亮,似乎感受到了活死人的屏障,

    “陈哥,你说的刘光烈校长的‘明伦七字’能仔细说说嘛?”

    “刘光烈的明伦导引术,是心理和身体相互协调的锻炼,以慢为主,入门最为煎熬,但如果入门之后,就会进展迅速。”

    陈望看了看苏劫:“就拿心理素质而言,普通人的确是思维如乱麻,一刻不得闲,时时刻刻都在耗费大量心血,导致寿命流逝加快,无法养生。

    而明伦导引术第一要诀就是把自己定住,把粗想压住,一旦成功,这个‘定’的功夫就成了,人也就成功的进入了细想,也就是定心猿。

    但定字是代表了强行压制,一旦放松了警惕,还是会恢复心猿意马、思维如麻的特征,依旧成为普通人,这在佛家之中,叫做退转。”

    “所以,明伦导引术,第一个字就是’定’?”

    苏劫似乎有一种福至心灵的感觉:“那么接下来,是不是静?大学有言,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不错,定而后能静。古来圣贤,都是在定静二字上下功夫。”

    陈望点点头,“心理素质就是如此,人用苦功强行把自己心定下来,就如奔腾的野马,你把它拴住,不让他动,久而久之,他也就会静下来。

    定是强行不动,静是自然不动,两者高下立判。

    先有定,后有静。

    静后就是安,安,就是安稳,整个人静下来之后,久而久之,积蓄厚重,就会稳如泰山,雄浑无比,那就是安,到达了此境界,实际上就接近宗师,所谓泰山北斗,八风不动,就是如此。”

    “后面是什么?”苏劫问:“大学里面的话是定而后能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但我觉得老校长肯定有自己的心得。”

    “明伦二字是儒家的话,明为洞彻,伦为伦理。

    做到了明伦,那就是以洞彻世情的心,彻底明白人伦和天地之道理。所以他认为,在安字后面,是断。”陈望道。

    “断?”苏劫问:“陈哥,此字怎么说?”

    “断,所谓是无眼耳鼻舌身意,佛家的九识理论实际上很重要。

    你可以去研究下。整个人安稳如泰山之后,想要进步,已经无峰可攀登,就要破旧立新,自我革鼎。

    所以佛家的断,就是易经的革卦,如今的你就是这个境界。”陈望盯着苏劫。

    苏劫听到在这里,如雷贯耳,把心中的所有思考都融会贯通,因为他现在思考的东西,被刘光烈的明伦七字清晰的讲解了出来。

    “断字后面,就是活死人的境界?”苏劫继续问下去。

    陈望没有回答苏劫,只是自顾自的说了下去,“按照那老头的意思,活死人的境界归纳为一个字,那就是明。明伦的明,明悟的名。”

    陈望说道:“人在踏入活死人境界的一刹那,心理会非常的清楚明白,

    就如人在死的那一刹那,实际上是一辈子看的最穿,心中最明白的时候,一辈子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么都放下了,什么都看开了,这种状态,就是活死人,称呼为明。”

    “原来如此。”苏劫没有料到刘光烈校长居然说的这么明白。

    人在咽气的前一刻,回光返照,心中会在刹那之间回忆自己一生,那是最清晰、最明白的时候。

    苏劫问到:“定,静,安,断,明。这五个字,代表了从普通人到活死人的五个心路历程,也等于说是五个境界,那么在这之上,还有更高深的境界存在么?”

    “明字之后。那就是悟。所谓明悟,明白了之后,才能够真正开悟。”陈望说道,

    “人开悟之后,心理状态之中的喜悦,比你小时候的那种真诚童心欢喜还要强烈百倍,而且这种喜悦是伴随终生的,你时时刻刻都可以感受到。”

    “悟字后面是什么?”苏劫把思绪从回忆中拉扯了回来。

    他知道,这是陈望对他进行指点,这种机会极其难得,恐怕以后都不会有了。

    “悟字后面的境界,是空。”陈望笑了笑。

    “悟空?”苏劫听见这两个字,想起来那只猴子。

    “这两个字有非常深刻的涵义。”陈望仔细说道:“只有悟到了那个空,才算是真正的神通广大,仅仅明悟自身还不行,还必须要悟到那个空。

    此境界,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天人合一之心态,至于空之后,,?”陈望故意吊着眼巴巴听课的众人。

    “空之后,是什么??”麻老头和罗老头眼神中有着莫大的渴望,想要知道后面的境界。

    “定,静,安,断,明,悟,空。”苏劫对陈望问道:“这就是心理素质一层层境界的阶梯式划分么?”

    陈望继续说道:“这就是明伦导引术的七个层次,但也仅仅只是他一个人悟出的心理素质的境界。”

    “而空之后,是为——”

    “道之真意!”

    “道之真意!天人合一之后感悟天地奥妙,逐渐发现其中的“道”,当有所得时,便能够悟出了一丝道之真意。

    “道之真意之上为道之领域!继续感悟出一丝丝道之真意,大量的道之真意不断汇聚,对道的感悟越来越深,终有一日,大量道之真意汇聚到极致引起质变,将真正和道融为一体,甚至心中一念,即可引动周围道的力量,就能够形成道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