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长安剑客 » 第二十一章 春来发几枝

第二十一章 春来发几枝

    建隆十年春,距离李元祯在位已经十年之久,在这十年中燕国上下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

    在右相赵普的主张下,逐渐削弱了各州刺史实权,各州有朝廷钦派知州掌管各州政事,刺史逐渐成为虚职,渐渐淡出了庙堂视野。

    当年反叛周朝的刺史大臣们虽极力上书朝廷,妄想企图朝廷不要插手地方,却终是于事无补,虽在大政推行几个月内,各地发生几次反叛,也悉数被镇压,抄家的抄家,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此后,那些曾经的弘股大臣们便领着朝廷俸禄,清闲养老。

    而那位李元祯的姻亲,年轻刺史宋元振一气之下辞官回到灵州后,举家迁离,不知所踪。十年来从未与自己的亲姐姐有过书信往来。

    建隆二年,完成迁都汴梁的事宜后,李元祯也遵守了与南汉国的约定,举兵五十万征讨南唐,恰逢南唐国主李璟病逝,三十四岁的李煜即位,立尊燕国为正统,割让了长沙府在内的十四州。

    李元祯随即单方面撕毁盟约,将大军驻守到了离南汉只有三十里的梧州,南汉皇帝刘鋹听闻后大骂李元祯,一怒之下,命鹘门刺客倾巢而出,刺杀燕国皇帝李元祯,结果鹘门刺客面对上万余众的羽林卫被惨遭围杀,只有零星几人逃出,依附南汉皇室上百年的鹘门至此一蹶不振,李元祯堂而皇之地尽收长沙府之地十四州,命名为湖南道。

    建隆四年十一月,李元祯亲率三十万大军征讨西蜀,西蜀皇帝孟昶率十四万大军御驾亲征,在经历三个月的抵抗后,被迫向燕国臣服,燕国大军进驻西蜀后,建隆五年一月,西蜀皇帝孟昶便驾崩离世,此后西蜀也规划到了燕国十四道的版图中。

    值得一说的是,李元祯在进入西蜀后,在西蜀皇宫见到了一名女子,那女子穿着一件淡青色蝉翼纱衫,里面隐约地围着盘金绣花抹胸,乳峰微微突起,映在纱衫里面,愈觉得冰肌玉骨,粉面樱唇,格外娇艳动人。后来才知道那女子便是孟昶的妃子费氏,又名花蕊妇人。

    有传闻说是李元祯见花蕊夫人美貌,夜夜魂不守舍,遂赐毒酒一杯赐死了西蜀皇帝孟昶,真相如何却是不得而知。然而在孟昶死后,浑身缟素的花蕊夫人便进入李元祯的房间侍寝,二人饮酒作诗宛如一对相识恋人。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首诗传闻是花蕊夫人在李元祯房间侍寝时所作,后流传民间,饱读诗书的文人才子怜爱花蕊夫人这样的才女,同时背地里不免骂上那厚颜无耻的李元祯,让一个为丈夫服丧的女子侍寝,禽兽不如。

    ……

    燕国十四道是右相赵普根据前朝左谏议大夫王仆的《平边策》,对燕国的整体划分,十四道为:河南道、关西道、河北道、河东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陇右道、湖南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东道、剑南西道和岭南道,此后统称燕国十四道。

    每道设转运使,掌管一道的财赋,监察等职权,转运使之下管辖各州知州,权利之盛可堪比前唐节度使,在右相赵普的极力劝说下,每道增设提刑司、安抚司用以约束转运使职权。

    再说到那消失在随州城的三千余人的逃亡队伍,其实不止三千人,加上王府中的丫鬟仆人,士兵将领的妻儿老小,这支足足七千人的队伍仿佛一夜之前消失不见。

    自钟离元在京都洛阳大战鹘门掌门龚澄枢,鸿胪寺门外几道磅礴剑气绞杀禁军羽林卫后,便骑着那匹枣红色大马飞驰赶往随州城,途中刚好遇到了薛五,告知薛五京中变故后,二人便飞身赶往随州城,想要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在夜以继日的追赶后,赶到随州时,布告天下的圣旨和禅位诏书已经传到了随州城,守卫在平南王府的陈大山率领虎贲营三千余人控制了随州城府衙,与已经归顺燕国的两万大军展开了一场人数差距异常之大的守城战。

    在九月十四日这天戌时,钟离元带着薛五趁着夜色,跃入随州城中,见到了平南王妃常婉月,告知了她京中发生的事情后,王妃听闻后几度昏厥,却也是无可奈何,如果连钟离元这样的剑道大宗师都无法在京中救出她的夫君,何况是她这个妇道人家呢。

    九月十四时子时,一行七千余人的队伍从南门出发,朝着西蜀边境的金州一带出发。守城时,损失了一百九十人,在后续的追击战中又陆续损失了两百三十人,等到达金州时,整个虎贲营还剩下二千六百余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始终摆脱不掉身后数万人的追击,他们不敢走官道,便翻山越岭,在十月初四这天,逃亡了半个多月的众人在西蜀兴元府以北的群山峻岭中安营扎寨,在那名叫九亭山的地方“占山为王”,建立了一个六千多人生存的营寨,陈大山把它叫做“桃源寨”。

    在经历了半个月的生死逃亡中,一向看不上江湖武夫的陈大山也是被钟离元深深折服,没事的时候就凑在钟离元身边让他指导两招,特别是招曾让南汉鹘门掌门消散天地的巨大剑招,让他记忆犹新,在逃亡途中,钟离元曾施展过一次,一剑斩杀追兵数百人,吓得两万多追兵勒马回逃。

    薛林见到后,便推开前来虚心求学的陈大山,“你得排在我后面,或者喊我一声二师兄才行。”

    陈大山也是臊着老脸问道:“那大师兄是谁?”

    薛林指了指在王妃常婉月怀抱中的小世子,便不再理他。陈大山自然不敢真的去叫,那可是世子,便不再纠缠钟离元教他剑招,只是空闲时二人谈论着往后的路该怎么走。

    这一行六千多人的庞大队伍每日光吃饭便是一笔庞大费用,好在在撤离随州城时顺便将衙门库房洗劫一空,倒是能够用上一段时间。之后陈大山着手便开始修建粮仓、库房、以及供六千人居住的房屋,在此期间,每日派出十多命士兵乔装打扮混入凤翔府地界打探消息,另外十几名士兵乔装成过路商人前往兴元府采购粮草物资。

    时值十月,已入寒秋,陈大山便召集众人在山上开垦荒地,种植麦种;随行当众有几位教书先生的,闲暇之余便教众人识文断字,山上六千多人也是其乐融融,生活的虽然艰苦,却也是乐在其中,就这样安安稳稳地在九亭山这个地方生活了五年。

    期间,钟离元多次进京打探消息,得知三位王爷虽一直被软禁,但性命无恙,后听说南汉鹘门上百名刺客几乎全部命丧汴梁城时,也是十分惊讶,纠缠了大半辈子的鹘门就这样消失了,老人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想来自己也已是将近七十的岁数,这把老骨头还不知道能够撑多久,只能期盼着小世子赶紧长大吧。

    小世子赵长安也已经五岁的年纪,王妃常婉月身体不太好,丫鬟小红也一直侍候在王妃身边,刚满二十岁的小红生的楚楚动人,王妃常婉月常常念叨,若是长安年纪大一些的,指定让他娶了小红。小红每次听到后也是小脸一红,“主子又开玩笑了,世子才五岁,等他长大,小红都是老太婆了。”

    赵长安此后白天便一直由薛林带着,每日大师兄长,大师兄短的,俩人相差十一岁,却是没有一点隔阂,经常在一起玩耍,习武。

    钟离元对两人异常的严苛,平时总是慈眉善目的,到了习武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常婉月常常看到浑身青肿的赵长安回到家中,小小年纪却是从来不曾有过抱怨,她望向东北方向,喃喃道:“夫君,你如何了?长安五岁了,能吃苦,和你一样。”

    五年后的寒冬腊月,如往常一样乔装出门的士兵回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李元祯亲率三十万大军征讨西蜀”,在陈大山的分析下,西蜀肯定抵抗不了如此庞大的燕国军队,在商讨了数日后,数千人告别了生活了五年之久的九亭山“桃源寨”,一路长途跋涉沿着西北边境一路北上。

    在数年的平稳生活中,陈大山和钟离元也一直在思考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如今这支庞大的队伍到底何去何从,两人看向那绘制的草图,同时指向一个地方,灵州。

    灵州地方偏远,靠近定难节度使李彝兴所在的夏州,虽然表面上李彝兴臣服燕国李元祯,背地里一直和周边党项羌族联系密切,与平南王赵显也是相识已久,关系甚好,而且灵州距离京都汴梁上千里,天高地远。灵州往西是党项羌族,往东便是定难节度使所辖夏州、银州、绥州,若有情况可以有两条退路,二人敲定后,一行六千余人的长队便开始徒步走向上百里灵州。

    建隆六年二月初二,龙抬头。

    历经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一行人终于到达了西北边境的灵州,同时,燕国三十万大军占领了西蜀的消息也随风吹到了灵州,众人面面相觑,望向那个曾经的“桃源寨”愣愣出神。

    灵州城他们是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进,便在西北靠近党项羌族的一个山林里安营扎寨,那里被党项人唤作“贺兰山”,山寨依旧取名“桃源寨”,接下来又是重复在九亭山的开耕农田,搭设房屋。西北土地贫瘠,水源匮乏,条件比起九亭山更加艰苦。

    也就是这个时候,王妃常婉月的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自从诞下世子赵长安后,整日担惊受怕,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后,又是在寒冬腊月长途跋涉两月有余。身体已经枯瘦的常婉月在这贫瘠的西北更加消瘦,或是已知时日不多,便经常独自陪伴着赵长安,看着他吃饭,睡觉,走路,看着他一天天成长……

    建隆六年三月二十三,平南王妃常婉月病逝,葬于贺兰山山巅,上书“平南王赵显之妻常婉月之墓”。

    时光飞逝,再回头看时,又是四年已经过去了,已经七十岁的邋遢老人正站在山巅,一块墓碑,一个年近十岁的少年跪在墓前。

    “娘,孩儿赵长安来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