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游原是丹道书 » 第九章:唐王不诚,西游释厄

第九章:唐王不诚,西游释厄

    “最后便是唐王”,

    小熊猫道:“唐王承诺了泾河龙王所求,最后却仍是让魏征斩龙;

    若是唐王守住了‘诚’,确实拖住了魏征,没有让魏征斩龙。

    哪怕泾河龙王后续被玉帝所派其他人给斩了,其龙魂可还会找唐王麻烦?

    这三人,都是因为没有守住‘诚’,才导致了后面的悲剧。

    而且这个故事,之所以被排列在唐僧取经之前,

    也正是为了借这个故事告知到,修行人在修行之前,就必须要遵守的一个规则,

    那就是‘诚’!”

    说道这里,小熊猫还特意看了秦逸一眼,

    “想当初,你在玄黄大陆的时候,不也是有‘诚’的么?

    每次你获得了新的功法和法宝,无一不是‘诚心足意’,

    都是将其研究透彻了,才出门再寻新机缘,

    从没有过一次是在半灌水的时候,就外出!

    这不就是‘诚’么?”

    听小熊猫所言,秦逸回想了一下那个故事,点了点头,又忽然惊觉有点问题,

    “不对啊,这个故事里,渔翁张稍和泾河龙王,这两个没有守住‘诚’还有的一说,唐王那个怎么算?

    他是有拖住魏征的啊,只不过唐王只是一介凡人,他也不知道魏征能梦中斩龙,这也能怪唐王不‘诚’?”

    “记得前面说过的么,‘诚’者,信也,‘诚’乃是天道特质,天道不会去和人商量。

    不自觉的放任理论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是大部分做事人的通病。

    理论上应该做到一百分的事情,但人总会用各种借口催眠自己,比如什么现实条件不允许,自己现在能力不足等等,

    一番自我劝慰之后,做事的人会接受八十分的预期,而最终,甚至会为了六十分的结果而庆幸。

    这种人,就是‘不诚’!

    理论上可以一百分的,天道只会接受一百分,

    任何借口、推脱,导致没有达到这个分数的,都是一种‘不诚’!

    道教虽然和道家不同,一者为宗教,一则为学术流派;

    但道门修行,亦是有延续道家的一部分理论特质,

    其中就有一点,那就是‘诚’!

    也就是如果做一件事,要么不做,要么做就做到最好,如果做不到最好,宁肯不做!

    那种半途而废,以及明明全力之下能做到一百分,

    却因为自己各种找借口宽慰自己,最后只得了六十分,还沾沾自喜的人,

    就是修道中最容易寸步难行,以及被心魔找上的人。

    换在泾河龙王的故事里,唐王承诺了泾河龙王,保他一命,

    若是唐王无论如何也没法阻止魏征斩龙,那么的确不能说唐王不诚;

    但是哪怕魏征梦中斩龙,理论上唐王也是可以拖住魏征的。

    你现在所言,唐王只是凡人,也不知道魏征可以梦中斩龙的这个理由,

    就像是那种临阵磨枪的士兵说,我也不知道今天会打仗的人一样!

    也像你之前,明知道若是此世不修行《西游释厄传》,要么就跟凡人一般,生老病死;

    要么就如同之前在玄黄大陆一般,无法超脱,会被天道各种流放,

    却还没有去贯彻‘诚’,《西游释厄传》里,明知有不少丹道名词不知其意,还不晓得问,

    非要等到别人考你,或者你修行不动的时候,才晓得出口么?

    这难倒可以算是‘诚’吗?”

    “对不起”

    听到这个解释,秦逸也明白了,的确是自己态度有问题,向小熊猫致歉道,

    “之前的确是我的态度不正,请见谅,以后再也不会了。”

    要说秦逸除去宅的一大特点,那就是有错就认,至于改不改,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小熊猫闻言,挥了挥粗短的小爪子,示意不介意,然后继续开口道:

    “有了‘诚’,才能有修行的开始,现在你既然已经了解了‘诚’,

    我也不妨就将《西游释厄传》之内丹法,先概括得讲于你听,让你有个大致的概念。”

    听到此节,秦逸立刻坐正身姿,一副好学的模样,听小熊猫如何说道。

    “《西游记》原名为《西游释厄传》,

    ‘西游’二字无需解释,乃是向西而游,

    若是结合原文内容,便是唐僧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至西天灵山取经的过程,可谓之‘西游’,

    那这‘释厄传’,你可知,该如何意会?”

    见小熊猫考校自己,秦逸也不得不发挥,自己早就丢失的语文理解能力,

    ‘释’,便是‘解放’‘解除’,

    ‘厄’,就是灾难、困苦,

    ‘传’,也就是传记了。

    所以‘释厄’,便是要‘解除灾厄’或者‘解开厄难’,

    连上之前的‘西游’二字,

    那《西游释厄传》这个书名,便是最直白的告知到

    唐僧师徒四人,向西而游,是为了解除某个灾厄?

    再结合原文看的话,

    唐僧西行取经,起因是唐王需要超度亡魂,开办水陆大会,

    然后在那大会上,观音说唐僧所念的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超生,

    唯有西天的三藏大乘佛法,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然后才有唐僧西行取经。

    “所以这《西游释厄传》的意思,”

    秦逸小心翼翼回道:

    “就是唐僧师徒四人,为了帮助唐太宗解脱大唐的亡者苦难,所以向西天取经?”

    这话一出口,秦逸就发现有问题,

    “那这不对啊,你之前不是说过,《西游记》是讲道门内丹修行之法的么?

    应该不会是指佛教的超度亡魂的吧。”

    本来听到秦逸说《西游释厄传》是讲佛门超度亡魂时,小熊猫就有点憋不住了,差点动爪,

    幸好后面秦逸又发觉不对,自己推翻了前面的论点。

    见秦逸犹豫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小熊猫也直接开口解释道:“这关于《西游释厄传》的书名,

    前半截你解释得倒还不错,

    西游是指向西而游,也就是唐僧师徒一行人西天取经的过程,

    关于‘释厄’的解释,也大差不差。

    唯独就是这个所谓的‘厄’具体是指什么,你还没有了解。”

    “请指教!”